第十五章 轉移(1 / 2)

第十五章轉移

網絡超市運營已經快兩個月了,前兩個月一直不錯,三月份營業額就達到八萬,扣除人工費及當月店租費用以外,約13。7%的利潤,淨利一萬,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數字。

而四月營業額同樣增加了,達到十四萬,同時利潤率也上漲至15。6%,淨利2。1萬。

這個利潤率相對比一其其它的實體店確實很低,不過有銷量衝高了利潤,至少幾個人都非常滿意。

這樣一算,再開一個分店的資金確實也能夠擠出來,因為他們一開始從批發商處進的貨三萬多塊錢也已經回本,而現在拿貨卻是月結款,所以四萬資金還是能夠擠出來。

既然如此,瀟湘學院內的網絡超市最後停止競爭,開始重心轉移。

很快網絡超市打出了“最後一天”的牌子,桃李滿園超市知道這是和他們對抗的這個小商家撐不住了跡象,頓時幾個管理露出會心的笑容,這一仗確實是他們打贏了,而且贏得很漂亮。

第二天開始,網絡超市大部份商品恢複原價,當然增加了一個每天特價,每天推出少量不同的商品折價出售,以維持對老用戶的持續吸引力,直接倒致的後果便是成交額直線下降,不少老用戶都對網絡超市頗有微辭,感到失望。不管在何時,價格和質量都是底層大眾追求的,同種質量比較下,價格便成了唯一籌碼。

瀟湘學院的網絡超市幾度承載著眾人的希望,就這樣將它放棄誰心裏難免都有疙瘩,滿是不舍。經過方栻的灌輸,幾人都知道,網絡時代,用戶才是最主要的資源,誰掌握了用戶,誰就掌握了未來。如騰訊,以大半中國人口的用戶為基礎,如今無比輝煌。

方栻的目地隻希望瀟湘學院內的網絡超市能夠平穩發展,維持現在的局麵,至少這次和桃李滿園的正麵衝突之後,用戶不會出現大規模流失的情況,暫時也不再想與桃李滿園再發生直接的對抗便心滿意足了,而贏利點便落在了幾個分店上,趁著現在沒有競爭盡可能的搶占地盤,培養用戶,然後不斷的發展壯大自己。

時間緊迫,必須趕在放假之前就將新店做出聲色,積累到一定的用戶,培養用戶的習慣,不然就是白費工夫。因為暑假隻有兩個月都不到的時間,那時所有店鋪將會休業。

如此,也就顧不得再多做調查和考慮該校區具體的因素,一切唯有盡早開業而已。就這樣,第二分店可以開始正式運營。

團隊的經營重心開始轉移,作為最大的持股人和全局掌控者,方栻直接負責運營第二分店的事務,何尚負責協助,並且調用部分第一分店的人員過來經營很快就建立好經營體係。

其實所謂的經營體係根本上看就隻是一個人管理,底下人執行而已,並不複雜。隻是與此同時,方栻也在思考,團隊不可能永遠是一個團隊,將來肯定會成立公司,向規模化發展。如何建立這個獨特的經營體係崗位製定?各部分人員如何劃分?如何保證帳目清晰、防止徇私?這些他都不懂,包括何尚,包括沈晨和劉彬也不懂。

沈晨與何尚都和他提過幾次,勸他注冊公司,隻是現在大家隻知道要成立公司,但成立公司後又該怎麼辦?還一頭霧水,對公司的事務一竅不通,又沒有熟人在一旁提點,這樣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