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霈的生父、祖母和舅舅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認為他們雖從未給予蕭雲霈什麼關愛,但想當皇帝的人,基本上都得給自己安排個好點的祖宗,弄些清白的名聲,麵子上方能過得去。何況蕭雲霈的身世天下皆知,無從遮掩呢?這世道便是如此,“孝”字大旗壓下來,他不服也得服。如此一來,蕭雲霈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千裏江山,可不就為東嶽做了嫁衣麼?
這幾人養尊處優,被人捧著,以上位者的角度思考慣了,加之顧明憲所在的世界的確推崇孝道,甚至到了一種近乎愚孝的程度。哪怕長輩萬般不是,你也輕易動他不得,否則便會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這種社會現狀,讓這幾人狂妄到有些分不清現實,不清楚此子的魄力,還在做著江山攬懷的美夢,卻不知他們的舉止,已然觸犯大梁諸多臣子的利益。
蕭雲霈的部下之所以跟著他出生入死,原因很多,有折服於他人格魅力的,感念他知遇之恩的,還有政治投機的。這些人聚攏在蕭雲霈的周圍,眼看大梁一日強過一日,躊躇滿誌,想做個開國功臣。如今因著“孝道”二字,竟生生要將大好江山送人,給東嶽的世家宗親摘桃子?這等觸犯到根本利益的事情,哪怕是親爹老子也不能忍,何況不是?雖說這種涉及到主君家庭隱私的事情,做臣子的最好別幹涉,省得將自己的性命折進去,但食君之祿,分君之憂,也是臣子們的必備課不是?
正因為如此,大梁的文臣武將們輪番上陣,將東嶽噴了個體無完膚,若非顧忌蕭雲霈的心情,東嶽皇帝在他們嘴裏簡直能變成天下第一大惡棍。而百姓呢,也最喜愛聽這種大人物的隱私,不消數日,市井之間就流傳起了諸多段子,隱去人物姓名,隻說是某某前朝,聽者卻無人不曉說得乃是東嶽、大梁的兩位皇帝。
按照常理,蕭雲霈不認生父的確站不住腳,隻可惜他這生父自己立身也十分不正。世人好男方的畢竟少,還是覺得陰陽人倫方為正道,一聽說某某將男作女,免不得擠眉弄眼一番,將對方劃為異類。東嶽皇帝為個男人貶斥發妻,發作臣子,已招了許多不好聽的名聲。更奈何這個男人還是發妻的嫡親弟弟,為臣子,身為孌寵而逼迫皇後;為兄弟,身為幼弟而羞辱長姐。哪怕他長得再好,智謀再出眾,大家也會說,這人的人品實在太差,何況他雖有才,卻並非經天緯地,也會出錯,也焦急。因著與皇帝的不正當關係,他的官位本就躥得快,旁人心中嫉妒,在他權勢煊赫的時候,尚且時不時要說上兩句酸話,何況現在?再說了,東嶽皇帝培養顧明憲親妹妹顧明宣的兒子為太子,身為太子生母的顧明宣卻跑到外甥蕭雲霈那邊,施施然地嫁人生子,連嫡親的兒子都不認,豈不讓人想入非非?
顧明宣本就不忿於這幾人給自己帶來的半世痛苦,放出一二消息,如硬逼著妹妹借腹生子之類,讓人瞠目結舌。左右大梁處於優勢,世人也知趨利避害,哪怕心中覺得雙方都不對,口中還得說,的確是東嶽皇帝有錯在先,大梁皇帝的所作所為情有可原。這一來二去,輿論攻勢沒起到半點效果,東嶽仍舊亡了國。
東嶽既亡,龍子鳳孫們自然一並被擒,在如何處理生父的問題上,蕭雲霈又犯了難。
他從未將東嶽皇帝當做父親,自然不樂意給對方什麼特殊對待,按照他的意思,東嶽皇帝就像別國投降的皇帝一樣,給個侯爺爵位,保他榮華富貴,出行限定範圍,就這麼過一生。偏偏朝廷上又分成兩派,有些覺得臣子覺得那到底是你爹,還是對他好一點,莫要和別的國君一概而論,顯得你冷漠薄情。無論如何,名聲還是要保住一些的,不能肆意糟蹋啊!但另一些機靈點的揣摩顧明憲和蕭雲霈的心意,總覺他們母子恨透了東嶽皇帝,存心要踩對方一踩,好表忠心,當真是唇槍舌劍,攪得蕭雲霈好生頭疼。
人心如何,他最明白不過,若不給予生父點優待,自然有些目光短淺的人為阿諛奉承,百般踐踏對方。但給優待吧……他可沒忘記這人對他無半分父子之心,唯有滿腔的嫌棄和利用,這時候做出的仁愛模樣,除了讓他作嘔之外就沒別的感受,加上生母的沉默,小姨的反對,這話他自己都說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