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玫瑰和麵包的嫁接——生意的特色何來(1 / 3)

要有這樣堅定的自信和責任感:如果我不從事這種銷售,社會就不能圓滿活動。

生意是為社會大眾貢獻服務的,因此,利潤是它應得到的合理報酬。

絕大多數的創新都來源於模仿。因此,學習、創新、超越是與同行競爭的三部曲。

——生意名言

阿俊是一家麵包店的小老板,原本生意還算不錯,但隨著附近超市、便利店,以及台灣蛋糕連鎖店的興起,阿俊的麵包店無論從產品樣式還是價格水平上,都越來越失去競爭力了。眼見著店麵越來越冷清,平時的店租、成本等卻沒少,阿俊很是犯愁……

阿俊老板的小麵包店開在市裏最好的大學門口,主要顧客當然都是大學裏的學生。在阿俊的老主顧當中,有一個本分老實的小夥子,每天早晨都捧著幾支玫瑰,到阿俊麵包店來買一對麵包。

在與小夥子日複一日熟悉起來之後,阿俊了解到,小夥子的女朋友是一個天真單純又追求浪漫的女孩子。小夥子每天早晨都要去花店買幾朵女朋友最愛的玫瑰,然後再到阿俊的店裏來買好當天的早點,到女生宿舍樓送上貼心的早餐,開始和女朋友甜蜜的一天。

“小夥子,又買玫瑰了啊?”

“嗯,女朋友喜歡嘛……”

“每天買花,這開銷也不小啊……”

“是啊……但是沒辦法,她就喜歡玫瑰花,看著玫瑰就能開心……”

“嗯,天底下哪個女孩子不愛玫瑰啊!阿俊我哪天賣麵包賣不下去了,就去賣玫瑰花去!”

“阿俊老板可一直要生意興隆啊!我女朋友最愛吃你店裏的麵包啦!”

小夥子買完麵包向女生宿舍走去。阿俊卻開始在店裏尋思起來了,女孩子愛吃香甜可口的麵包,也愛日日新鮮的玫瑰花,這兩者可否合二為一呢?

阿俊也溜達到附近的花店買了一支玫瑰,忽然靈機一動——“對!我何不將麵包做成玫瑰的樣子,開發出‘玫瑰麵包’呢?這樣,既能讓女生們喜歡花的樣子,又能夠吃到香甜可口的麵包。這樣,當然女生喜歡,男生愛買咯!”

第二天,阿俊麵包店就推出了新產品——玫瑰麵包。在同學們口碑推廣的效用下,很快阿俊的小店又顧客盈門。那個每日光顧的小夥子高興極了,說以後再也不用老早起來跑老遠去買玫瑰花了,而隻要到阿俊店裏買上幾“朵”玫瑰麵包——玫瑰表達愛意,麵包表達忠心,真是一舉兩得。

阿俊老板在充分了解顧客需求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小店的產品特色,開發出了適合熱戀中的大學生情侶的“玫瑰麵包”。阿俊老板此舉的成功,得益於其對產品優勢的把握,以及對目標客戶群體需求的了解,在這一基礎上,對新產品作出了準確定位,自然想不成功都難。

結合新產品開發的七種市場定位因素,我們能找到阿俊成功的合理解釋:麵包設計成玫瑰花樣,這是“特色定位”;滿足男生表達愛意和忠心的需求,這是“利益定位”;有些男生要求買一些大一號的玫瑰花麵包,這是“使用/申請定位”;玫瑰花麵包專賣給男生,這是“使用人定位”;為了和另外一家麵包店區分開來,特意推出“情人節”麵包,這是“競爭定位”;將玫瑰花麵包起名為“最愛”,屬於“情感類”麵包,這是“產品類別定位”;麵包成本是1元,售價1元1角,價格相當低,這種“低價銷售”是以麵包的質量價值比為主要依據的“質量/價格定位”。

我們常常認為,開發新產品總是大公司的事情,小本生意都是做些一成不變的簡單小產品,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其實不然,越小的商店,反而越能夠體現老板的智慧,體現區別於其他小店的個性化。從營銷學的角度看,開發新產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開展。

1. 改良“第二代”產品

對於現有產品進行改進,好產品推出更佳的改進係列,不好的產品進行完善與改良,開發“升級版”、“第二代”,等等。

2. 捕捉新的流行趨勢

了解消費者需求,捕捉顧客喜好的最新動向,並結合自身生產能力與優勢,提供緊跟流行的產品。

3. 聯想分析

促使頭腦以一種新的獨特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在平常看來毫無關係的事物之間發現聯係——玫瑰和麵包發生聯係,於是有了“玫瑰麵包”。

小店老板在與顧客的頻繁接觸中,總會發現,不管自認為我們的產品有多優秀,總有一部分顧客對你的產品不滿意。作為一個明智的老板,你應當充分利用與顧客麵對麵接觸的機會,了解他們對產品的看法,從而對產品作出改進。正如故事中的小夥子,如果不是阿俊與他在長期的了解與溝通中,了解到小夥子的故事與想法,怎麼能夠有日後大賣的“玫瑰麵包”呢?

阿華雖然歲數不大,可是幹理發這行也已經十幾個年頭了。當年開第一家店的時候,他也沒有太多的想法,隻是揣著自己攢下加借來的兩萬塊錢,開起了第一家店。然而,從最初隻求一時謀生的小店,到如今,阿華已經成為大街小巷響當當的“剪刀手”,其中奧秘,就在於他對於理發店的準確定位。

阿華的理發店坐落在S市的一條並不熱鬧的小街上。說是“理發店”,倒不如大多數熟客們俗稱的“板寸店”更適合這家小店。阿華的這家小店,隻理一種發型——而且是最簡單的板寸頭。阿華的小店隻有屈屈20多平方米,客人多的時候,不管是做什麼行業的,一律在馬路邊的小凳上等著。然而,這樣一家隻剪板寸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店,卻因為阿華的手藝而遠近聞名,甚至有的老外也到他的店裏來理發。

其實阿華十幾年前開始經營理發店的時候,並沒有太明晰的想法,隻是憑借自己的兩把剪刀什麼都幹點,後來也不知怎麼著,阿華發現自己擅長理板寸,理出來的板寸總是讓顧客很滿意。而且阿華還發現,理板寸的顧客,總是非常執著,隻要一次理得滿意,以後就會常來。

於是,阿華的店改成專門理板寸的店。沒人的時候他也沒閑著,琢磨什麼樣的人適合理什麼樣的板寸,慢慢地還真就琢磨出點門道來了,時間一長,他的手藝也就越來越熟練了,客人也越來越多。他喜歡和客人聊天,有時候什麼都聊,聊共同的愛好,聊共同認識的朋友。他覺得和顧客聊天不僅能讓顧客覺得來到店裏如同到家一樣,同時也能了解顧客的喜好,對發型的意見,等等。

阿華的店雖然隻有20多平方米,但這家簡陋的小店始終保持著絕對幹淨。另外,對於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客人,或者是照顧他生意十幾年的老客人,阿華還送給他們每人一個專用的工具箱,專人專用。雖然有的客人跟他很熟,有的客人不認識,或是有的客人在社會上很有名氣,甚至有的客人還是很有些來頭的,隻要到他店裏來,就都是客人。後來阿華收了幾個小徒弟,也是這樣要求的。

阿華的生意經其實很簡單,就是專注於做板寸,並做好,這實際上就是對市場進行明確細分的結果。阿華有意無意地將理發市場以“發型”為標準細分為板寸以及其他種類,自己將營業目標定位為其中的“板寸”市場,並在這個市場上做到最好。

正如營銷大師科特勒所說,“每一種品牌應該在其選擇的利益方麵成為‘第一名’。‘第一名’的定位包括‘最好的質量’、‘最佳的服務’、‘最好的設計’、‘最安全的’、‘最快的’、‘最顧客化的’、‘最創新的’、‘最可靠的’或是‘最著名的’、‘最低的價格’、‘最高的價值’。如果一家公司堅持不懈地反複強調某一定位,並且令人信服地進行傳播,它就可能出名,並取得優勢。”

通俗地說,定位就是確定公司或產品在顧客或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這個形象和地位應該是與眾不同的。但是,對於如何定位,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絕大多數人認為,定位是給產品定位。

不過,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營銷競爭實踐表明,僅有產品定位已經不夠了,必須從產品定位擴展至營銷定位。營銷定位需要解決三個問題:滿足誰的需要?滿足誰的什麼需要?如何滿足這些需要?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三步營銷定位法。

第一步,找位:滿足誰的需要?即選擇目標市場的過程。

在市場分化的今天,任何一家商店和任何一種產品的目標顧客都不可能是所有的人,同時也不是每位顧客都能為我們帶來正價值。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在不會帶來價值的顧客身上浪費太多的資金和人力。因此,每一位店主都需要確定與篩選我們的目標顧客,裁減顧客就是裁減我們的成本。

第二步,定位:滿足誰的什麼需要?即產品定位的過程。

產品定位過程是細分目標市場並進行子市場選擇的過程。這裏的細分目標市場與選擇目標市場之前的細分市場不同,之前是細分整體市場,選擇目標市場,而在定位階段,是對選擇後的目標市場進行細分,再選擇一個或幾個目標子市場的過程。也就是阿華在確定理發市場之後,將自己定位在“板寸”子市場的過程。

第三步,到位:如何滿足需要?即進行營銷定位的過程。

在確定滿足目標顧客的需要之後,我們需要設計一個營銷組合方案並實施這個方案,使定位到位。這也就是產品價格、渠道策略和溝通策略有機組合的過程。可見,整個營銷過程,就是定位和到位的過程,到位也應該成為廣義定位的內容之一。

實際上,到位過程也就是一個再定位的過程。因為如今產品差異化已經很難實現,必須通過營銷的差異化來定位。我們都知道,目前市場上同質化的產品很多,但營銷的差異化要比產品模仿難得多。而小商販正是負責產品營銷的關鍵環節,需要充分發揮我們的創造性,推動我們的營銷。

有一家剛開業不久的超市,它的店址不在繁華商業區,附近也無大的居民區,更沒有固定的客戶群。然而,這家看起來沒有任何盈利資本的超市,卻靠新穎的營銷手段打開了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