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開業大吉——店主的商圈分析學(3 / 3)

在每年發行的新歌中,音樂愛好者下載量比較大的流行歌曲占據了大約19%,剩下81%的歌曲一年以後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公司現有的50多名職工中,有管理層身份的為10多人,雖然這也計算了車間主任、執勤隊長等職務,管理層隊伍大約占據了公司全體職工的20%。

公司每年發放的工資中,技術工程師、高級管理層和其他公司骨幹占據了大約70%,剩下30%左右的工資支付給了最底層的工人。

在所有員工中,有觸犯公司規定經曆(上班遲到也算)的員工人數大約有40人,占員工總人數的80%左右。

研發部80%的科研成果和工程進度大多都是在20%的時間加班加點攻關出來的。

……

周總深知所謂的行業80/20法則,雖然這次數據統計耗費了一些時間,但是作為這個小作坊的總經理,周總覺得很有必要知道自身企業的一些情況,這對於以後的資源分配和重大決策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故事案例中所闡述的就是著名的80/20法則。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在研究英國人的收入分配問題時發現,大部分財富流向小部分人一邊;某一部分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與這一部分人所擁有財富的份額,具有比較確定的不平衡的數量關係。帕累托的研究結果是:20%的人口享有80%的財富。這就是後來聲名遠揚的“帕累托80/20法則”。

帕累托80/20法則的典型表現是:80%的產出,來自20%的投入;80%的成績,歸功於20%的努力;80%的結果,歸結於20%的起因。它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即在投入與產出、努力與收獲、原因與結果之間普遍存在著不平衡關係。少的投入,可以獲得多的產出;小的努力,可以獲得大的成績;關鍵的少數,往往是決定整個組織的效率、產出、盈虧和成敗的主要因素。這實際上反駁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強調的是“一分耕耘多分收獲”。

80/20法則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在全世界的各種企業、政府、組織和個人生活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驗證:

——20%的品牌占有80%的市場份額;

——20%的產品和20%的顧客,承擔了企業約80%的營業額;

——20%的產品和20%的顧客,通常帶來80%的企業利潤;

——20%的公務員承擔了80%以上的政府工作;

——20%的論壇作者發表了80%以上的精品文章;

——20%的高校教師領走了80%以上的教學科研津貼;

——20%炒股者賺的錢是80%的炒股者虧的錢,等等。

在商業世界裏,存在很多20/80的情況,例如,20%的產品或20%的客戶,大約涵蓋了80%的銷售額;20%的產品或者顧客,通常占該企業組織約80%的獲利。在社會裏,20%的罪犯占據了所有罪行的大約80%;20%的汽車狂人,占據了大約80%的交通事故;20%的已婚者,占據了離婚人口的80%。

作為哪怕是一個小店且隻有3名手下的老板,你和80/20法則都脫不了幹係。運用80/20法則管理你的小公司,就必須首先弄清楚公司在哪些方麵是盈利的,哪些方麵是虧損的。理出盈利的部分,從而製定出一套有利於公司成長的策略。其次要搞清楚什麼部門業績平平,什麼部門創造了較高利潤,什麼部門帶來嚴重赤字,通過比較分析就會發現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獲利的項目是少數,要給予更多的關注。80/20法則同樣適用於人力資源管理,一個組織的生產效率和未來發展往往取決於少數關鍵性的人物,這些人可以幫助企業獲取大部分的利潤。多數人為企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們看起來非常忙碌,但並沒有為公司的發展創造什麼價值。找到關鍵性的少數人,要建立有效的收益分配機製,防止關鍵人員流失。要理清20%的骨幹力量、20%的重點產品、20%的重點客戶、20%的重點信息以及20%的重點項目到底是哪些?然後將精力集中到這20%上,采取有效的跟進措施。

2002年,山西財經大學畢業生孫雨田創辦孔夫子舊書網,它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中文舊書網,去年其成交額突破2億元。這個基於C2C模式經營舊書的網站成為了繼當當、淘寶後的又一大圖書網站。對於舊書買賣,誰會想到它能創造網絡奇跡?

2002年,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孫雨田做了一個名為“孔夫子”的網站。起先將網站主攻方向定為校園二手書。然而,對於舊書網站來說,僅有學生書籍一類遠遠不夠。

2002年5月,孫雨田特地去北京地壇書市碰運氣,看能否找到合作的舊書店,但當時所有的二手書店都回絕了他。

2002年10月,孫雨田在天涯上結識了一個名叫“胡同”的網友,這個網友建議他做古董書籍的專業舊書網,“胡同”是北京舊書圈裏的老手。不僅如此,他和孫雨田每天都要進行幾個小時的商量和溝通,籌劃孔網的升級和未來。

孫雨田分析,經營新書的網站早已有當當網等,它們從出版社拿書、送書上門這兩個過程都是傳統的,吸引讀者的是打折手段。而且這些網站隻不過是傳統渠道的一個分支,如果沒有這些網站,讀者照樣可以在實體書店買到書。但舊書網站就不一樣,購買舊書的讀者是分散的,一般隻能通過舊書市場交易,費時費力而且局限於本地,買舊書非常不易,這就使得舊書網店有了很大的存在空間。此外,在網上舊書賣家不需打折,書憑借珍貴稀少就能賣出個好價格,舊書的長尾潛力顯現。

買舊書的人一般在30歲左右,學曆較高,對古籍善本等最有興趣,而且對舊書網的忠誠度很高。在“胡同”等網友的協力下,孫雨田根據購買舊書的人群為孔網設置了相關欄目。2003年的“非典”為很多電子商務網站帶來了生機,由於網絡書店不斷加盟,“孔夫子”的銷售量居然超過了中國所有書店的總和。

不過,“燒錢”的網站餓著肚子生存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孫雨田想要開拓盈利空間。

2006年11月8日,免費運行近5年的孔夫子舊書網開始對“書店聯盟”實行自願繳費。孫雨田分析,憑熱情、僅靠個人投入搞網站無法長久,而賣廣告對一個專注於書籍交易的網站並不是什麼好辦法,隻有通過收費,才是長遠之計。

最開始,新開通的書店、一星級書店、二星級書店每年會費100元,三星級書店、四星級書店、五星級書店每年會費200元。網站通過對書店的星級認證,會對他們實行不同程度的擔保,讀者可以根據星級標準確定書店的誠信度;而且網站實行的是實名注冊,隻有注冊者才可以交易,參加交易的人,完全建立在自願基礎上。

拍賣傭金是孔網的另一大盈利板塊。2007年,孔夫子舊書網在線拍賣板塊開始盈利;2008年初,“孔夫子”又對在線拍賣進行收費,按照成交額抽取8‰傭金,即成交1 000元收取8元費用。目前,其在線拍賣區每天成交額約為25萬元,每天傭金費用能達2萬元。此外,孫雨田還提高了書店聯盟收費標準,將以前的100~200元會費提高到100~600元,現在已經吸引到了4 000多家書店會員。

據孫雨田的統計,現在“孔夫子”擁有了4 000多家聯盟書店、1 600萬種新舊書籍和70多萬會員,拍賣區每天成交額達30萬元。

事實數據證明,繼馬雲和李國慶、俞渝夫婦之後,孫雨田發現了另一個真正的“寶藏”。他利用的還是“長尾效應”。

上一節談到80/20法則,這一節就不得不提到長尾理論。長尾理論是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新理論,由美國人克裏斯·安德森提出,他將集中了人們需求的流行市場稱為“頭部”,而有些需求是小量的、零散的、個性化的,這部分需求所形成的非流行市場就是“尾巴”。長尾效應的意義在於將所有非流行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比流行市場還大的市場,這就是“長尾理論”。“長尾理論”描述了這樣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數乘以一個非常大的數字等於一個大數,許許多多小市場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大市場。“長尾理論”誕生後,人們不再隻是關心20%擁有80%的財富的那一群人了,因為80%的那群人占有的市場份額與20%的人占有的市場份額有時候是相同的。

在日常經濟生活中常有一些頗有趣味的商業現象可以用“長尾理論”來解釋。一家大型書店通常可擺放10萬本書,在網上書店當當網的銷量中,暢銷書的銷量並沒有占據所謂的80%,有接近30%的銷售額來自排名10萬以後的書籍。這些“冷門”書籍的銷售比例正以高速成長,預估未來可占整個書市的一半。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麵對無限的選擇時,真正想要的東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現了重大的變化。

結合長尾理論,我們似乎可看到一個顛覆了80/20法則的網絡經濟世界。與原來的思路完全不同,這個世界中,經營的主要思路是關注數量巨大的小客戶——而這一部分按照80/20法則應該是要放棄的無價值部分。一個關注20%的頭,一個關注80%的尾,這就是顛覆之說的原因了。

實際上,這兩條法則之間並不存在矛盾,而是因為研究的市場性質和渠道模式不一樣而已,80/20法則主要研究實體產業,長尾理論主要研究新興的互聯網市場,兩者其實是互相補充的。

這一變化,表現在現實中的解釋就是:

(1)網絡強大的溝通能力,擴展了我們的視野,發現了市場中更多隱藏的小客戶,甚至將更多潛在的小客戶拉入了市場之中,從而擴展了我們所能見到的市場總容量。

(2)網絡消除了地域的限製,將市場擴展到了全球領域,同時將以往因地域劃分開的客戶整合到了一起。

(3)網絡極大地降低了企業與客戶、客戶與客戶之間交流、合作的運營成本,這就保證了將數量眾多的小客戶整合起來的經濟可行性。

(4)由於網絡經濟的特點,對於大多數沒有實體載體的網絡產品而言,直接利用網絡空間,就保證了其存儲和流通的渠道足夠大。

因此可以說明,80/20法則和長尾理論相互補充。作為一個小企業哪怕是小店鋪的老板,在市場中定位你的企業時,要學會正確使用80/20法則和長尾理論,這不僅能避免你走很多彎路,有時候甚至還能發現新的廣闊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