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內部評定職稱 (1)(1 / 2)

張鎮說:我們的中層幹部都實行內部聘任了,職稱怎麼不可以?

趙小文說:是啊!我們的好幾個科長連幹部身份都不是呢!我們一樣聘任嘛!

內部暫時聘任這事,當場就定了下來。其後的幾天裏,經過民意投票推薦和台裏研究,最後聘任了兩名高級、四名副高、十五名中級。這下,全台職工情緒都很高漲,都說張鎮給職工實實在在地解決了一個老大難問題。可張鎮心情並不痛快,憑多年官場的經驗教訓,他感覺到,胡海三決意報複的魔手,正朝他逼來......

一年一度的全市審計工作又開始了。對事業單位的審計項目主要是:實際收入情況;支出是否合理;有無偷逃稅款、有無貪汙挪用私借等行為。雖說電視台這樣的事業單位,政府財政不再撥款,可按規定,電視台的收入依舊是政府的預算外資金,還納入政府財政管理範圍。所謂支出是否合理,主要就是限製多發獎金、非生產開支過大。因為這幾年市政府一直要求事業單位,獎金福利不準發放過多,必須和機關和收入少的事業單位保持相對的平衡。所以,電視台職工的獎金,這幾年一直沒有突破平均每人每月三百五十元的水平。電視台既然有廣告經營,自然要繳納稅款。往年的審計,審計組到電視台來,都是認認真真地走過場,電視台都是順利過關。所以,對今年的審計,從財務科長到趙小文到張鎮都沒怎麼在意。張鎮給辦公室和財務科的要求是:熱情接待,積極配合,順利過關。

過了兩天,審計組進駐電視台。組長是市審計局的一名劉副局長,組員來自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共有六人。審計組一到,就當麵宣布:根據市政府規定,嚴格審計,謝絕宴請,不走過場。張鎮本來已叫吳廣安排了酒席,一看陣勢,感覺不對勁,便沒說出中午吃飯的話,隻是表態說:歡迎審計,積極配合!見完麵,張鎮給市委辦公室的一個熟人打了個電話,問那審計局劉副局長的背景。熟人告訴他,那劉副局長是胡海三的一個親戚。張鎮立即明白了,胡海三要對自己下手了!

審計組占據了電視台小會議室,要求李紅勝把電視台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所有收入支出賬本以及原始憑證都抱來,然後一人一攤子拉開了戰場。這幾名審計人員都是經驗豐富的查賬高手,一個個板著麵孔全神貫注,一份份原始憑證地看,一筆筆資金賬目地算,算盤子打得嘩嘩響,感覺是問題的一一標記出來,彙總到了那審計局劉副局長手上。這劉副局長又把有問題的單據賬本統一保存到文件袋裏,一條條地記錄到小本本上。

檢查組每天早來晚走,節奏很緊張,狀態很神秘。這期間,張鎮過去表示慰問,提出搞點水果來,被那劉副局長堅決謝絕。李紅勝幾次幫助打開水,暖瓶一放下,便被那劉副局長以"你去忙吧!"為辭趕走。

李紅勝有個預感,感覺這次審計要出點什麼事。就對張鎮說了:張台,這次審計,和往年不同呢,好像故意找出什麼事呢!

張鎮心理上早有了準備,說:胡海三授意的!

李紅勝慌了神,說:這肯定查出我們問題的啊!

張鎮倒冷靜,問:會有什麼問題被查出?

李紅勝想了半天,說:真查的話,有這樣幾項,把廣告說成了讚助,和播出單對不上號,臨時工人數太多了,節目的非設備支出太大了。這三個問題,直接帶出我們隱瞞收入、誇大支出、偷逃稅款。

張鎮聽了,倒吸一口氣。這三個問題,確實是核心問題。可張鎮也明白,這三個問題,所有事業企業單位都存在。因為隻有如此做,才可最大限度地少繳稅。電視台和地稅局幾年來關係一直搞得不錯,雖然電視台年實際收入達到了一千兩百萬元以上,可報給地稅局依舊是七百萬元左右,自然,定的營業稅一直沒有突破三十萬元;因每年報的成本中,臨時工工資多和節目投入大,所以,實際交納的所得稅也很少。地稅局的同誌雖然不相信電視台報的賬,可因為友好,也不去揭開。現在審計組按照胡海三的旨意真戲真唱,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肯定被抖摟出來。臨時改賬自然沒了機會,暗地通融審計組也為時已晚,並且還會引火燒身。

李紅勝神情焦急,問:張台,怎麼辦呢?

張鎮依舊冷靜,說:查就查吧!要處理就處理我!

李紅勝忽然說:這些問題真查出來,和你無關!

張鎮說:怎麼沒關係呢?我是單位一把啊!

李紅勝說:您沒有授意我們做什麼!財務上隻是按過去的辦法慣性下來的。因為那些賬目,都和去年一樣。真查出來,處理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