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內部評定職稱 (2)(1 / 2)

張鎮說:難是肯定的。可不整改,肯定過不了關,市裏也肯定饒不了我們。我們得有這個思想準備!老李,整改靠你去落實,從現在開始,所有的廣告收入,一律實打實地正規入賬;所有的開支,也按實際記賬。吳廣,你著手起草一個檢查報告,如實承認審計組查出的問題,責任算到我頭上。寫明:雖然記賬辦法是過去的慣性和延續,但是張鎮沒有製止和糾正,隻看電視台小團體利益,而忽視了全市大局,然後再寫上整改措施和決心,最後要求市委嚴肅處理。另外呢,再替我寫一份個人檢查,大體也是這個意思。

吳廣一邊點頭,一邊飛快地記錄著。趙小文說:別隻寫台長一個人的責任,也寫上我!

張鎮苦笑一下,說:沒必要,不要牽涉其他同誌。

小會一散,張鎮立即給劉書記打了個電話。張鎮上來就說:老領導,我犯錯誤了!劉書記吃了一驚,忙問犯啥錯誤了?張鎮就把審計情況彙報了。劉書記那邊稍一沉默,說:查出了問題,你做為一把手自然要負一定的責任!張鎮口氣無奈地說:給我處分,我會接受的。可我擔心胡市長借機會狠整我!劉書記那邊又沉默了,過了一會兒才說:不要亂說!處理幹部是市委的事情嘛!市委還沒聽取有關情況嘛!你先安心工作吧!說完就掛了電話。張鎮聽出了劉書記話裏的意思,是說,胡海三想狠整你,他也沒那麼大的權力。想到市委研究時,劉書記會幫著說話,張鎮心情略微輕鬆了一些。他想著是否該私下去拜訪一下審計局長......

全市審計工作告一段落。情況也很快彙總起來,其中,查出有問題的單位二十多家。問題最嚴重的是公安、公路、交通、水利、教育、建委這些單位。雖然審計組大都被事先暗地裏告知手下留情,但是在這些單位依舊查出了顯而易見的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隱瞞執法收入,誇大工程預決算,截留挪用資金。有的單位還查出了單位負責人和財務人員合謀私設小金庫中飽私囊的問題。雖然電視台也屬於有問題的單位,但那點問題相對那些有執法收入權和大型工程項目的單位來說,隻是小巫見大巫了。

既然查出了這些單位的問題,審計局自然首先要拿出個初步處理意見,然後報市政府。可審計局又像往年一樣為難起來。假若真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憑那些單位的問題嚴重程度,除卻對單位的經濟處罰外,那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都得卷鋪蓋滾蛋回家甚至蹲監獄。所以,這些單位的負責人像熱鍋裏的螞蟻一般,找審計局長,找市領導,乞求高抬貴手,放人一馬。當然,審計局長也不敢把問題如實朝市政府端,更不敢對那些有權勢的單位真舉處罰的寶劍。每次大審計,最多是對那些問題嚴重的單位通報批評一下,再看哪個單位的一把手後台不硬,或經市領導授意,揀三兩個倒黴蛋,對單位主要負責人提出警告、記過或記大過處分。這些年,極少有過

撤職查處的情形。

而對這次審計結果,審計局長再次犯愁了。坐在辦公室裏他正躊躇,那去電視台審計的劉副局長進來了。劉副局長一看局長的神態,便笑了說:局長在犯愁呢!

局長一指那些資料說:他們都一腚屎明顯擺那裏了,怎麼給市政府報啊!

劉副局長說:還是老辦法嘛!吃柿子揀軟的捏吧!

這局長心中還有些正義,說:其實咱最明白,真認真查起來,問題還要大,甚至嚇死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查出了這麼多問題,沒點處分怎麼說得過去啊!

劉副局長說:當然得給他們點處分,不然也顯得咱太軟弱了,也太叫他們瞧不起咱了!

局長歎了口氣說:說是依法審計啊,其實咱是糊塗著審計,糊塗著處理。

劉副局長說:那今年就真格地動一兩個嘛!

局長問:你想動誰?

劉副局長說:公安局、水利局、電視台!

局長看了看電視台的資料,搖頭說:電視台的問題和那幾個大家夥比,是個芝麻嘛!

劉副局長說:西瓜不好動,動個芝麻也好嘛!

局長想了想說:我看,咱還是老辦法,隻提問題,不提處理意見。動誰,還是叫市政府去說吧。

劉副局長說:也好。

其實,張鎮私下裏找了審計局長。這審計局長知道張鎮和劉書記的關係,當然沒把張鎮看作軟柿子。何況有那麼多比電視台問題大的單位呢!

審計工作報告呈報到了市政府,又很快擺到了胡海三麵前。胡海三翻了翻,特別留意了一下被查出問題的那些單位情況。這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中,有一些和他是友好的、對他尊重的,自然需要保護過關,最多給於責令上繳一部分款子和通報批評以示懲處。而有那麼幾個單位的一把手,對他一直不冷不熱,給他添過麻煩,甚至違拗過他,像公安局長、水利局長、電視台長,都使他感覺難以控製,並且使他心裏產生了恨意和除之而後快的念頭。那麼,按他的本意,憑借抓住的這些違法事實,對他們自然需要嚴肅法紀,嚴厲懲處了!當然他也清楚,處分幹部不是他這個暫時主持市政府工作的副市長的權力,可他可以向市委提出證據充分的處分建議。於是胡海三又朝後翻,想看看審計局擬定的處分意見,但是沒有。隻有一句:如何處理,請市政府決定。胡海三立即不高興了,摸起內線電話就打秘書長,叫通知審計局長馬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