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石星書記上任(2 / 3)

杜海卻沒有這麼深層次的理解,他說:“解放前的女匪首多,而且漂亮,像《獨立縱隊》中的火鳳凰,《紅娘子》中的白牡丹,《大西南巢匪記》中的鄭幺妹,個個青春靚麗,我要是早出生幾十年,也上山去當土匪。”

他們不是在批評電視劇的粗製濫造,他們知道這些虛假的東西純粹是為了“逗你玩”,是娛樂,當不得真,隻不過是這了打發坐車的無聊時光而已,石星當然也是與以後的共事者拉近距離。不過,石星卻在考慮一個問題,國人真的要生活在這種虛假的文化氛圍中?這對國人的心理素質會產生一種什麼影響?他記得有這麼一則新聞報導,一隊男女青年20多人,身穿日本兵軍裝,打著膏藥旗,在公園裏遊山玩水,真不知這是一種什麼心態,難道你們也是在演抗戰神劇不成,怪不得杜海想上山當土匪了。但轉念一想,杞人憂天,一個七品芝麻官,管得著嗎?

徐誌華看到了路邊的標牌,說:“石書記,普陽縣快到了。”

“寶馬”下了高速,繞了一個大圈,就到了收費站,杜海搖下車窗玻璃,向高高在上又被關在玻璃亭子裏的收費員交納過路費,徐誌華說,出了收費站就到了棚戶區。“寶馬”出了收費站,掉了個頭,由西往東開,徐誌華又說,我們現在是在環城公路上,左邊就是北門棚戶區。

石星坐在右邊,扭頭向左看,什麼也沒看到,後排座的車窗玻璃是茶色的,不透明,而且車窗玻璃的開啟是由前麵的司機控製,他想要杜海搖下車窗玻璃,可一想,車窗玻璃搖下來了,寒風就灌了進來,直接吹到馬笑天的臉上,還是算了,別把馬笑天給凍著了。

徐誌華又說,我們到了迎賓北路。石星感覺到小車向左拐了一個90度的彎,速度也減慢下來,他通過前麵的擋風玻璃看到,路上的車輛較多,小車不得不減慢速度。馬笑天告訴石星前麵的人民廣場,車更多行人也更多。

“寶馬”在斑馬線前停了下來,石星看到上方紅燈閃亮的數字是“69”,也就是說,他們將要在此起碼要停留一分鍾。馬笑天說,這裏就是人民廣場。石星要杜海放下後排座右邊的車窗玻璃,杜海按了電紐,車窗玻璃放下來了,石星把頭伸了出去,杜海立即大聲喊道:“石書記,不要把頭和手伸出車外,危險!”

石星朝後看了看,車輛都停著,沒有超車的,說:“沒關係,我看看人民廣場。”說著朝前看去,首先看到的是廣場右邊聳立的兩棟高樓,馬笑天告訴石星,近處的是霞天服務大樓,遠處的是電訊大樓,左邊也有兩棟,是佳惠購物中心和晶鑫大廈,都是18層,是普陽縣最高的建築,由香港的一個財團投資修建,然後賣給國內的幾家公司,由他們經營,是普陽縣引進外資的主要成績。

馬笑天說:“到了晚上,大樓上的霓虹燈亮了,最好看。”

石星從高處往下看,看到了不少行人不等綠燈亮,就從行駛的車輛中橫穿馬路,徐誌華笑著說,中國式過馬路。既然是中國式過馬路,就說明這種不遵守交通規則,橫穿馬路的現象普遍存在,普陽縣也不例外。要根除這種不良行為,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但要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也要從道路和紅綠燈的設製上科學的規劃。比如說紅燈亮起的時間是69秒,是為車輛考慮的,盡量讓車輛通過,沒有從行人的角度考慮,行人等不了這麼久,橫向穿馬路的事自然也就發生了。

綠燈亮了,杜海關上車窗玻璃,推上檔輕踩油門,駛過人民廣場。徐誌華說,這是迎賓中路,一直到前麵的寶溪河大橋,是縣城最擁堵的地帶,過了寶溪河大橋就好了。石星看到他們的小車跟前麵的一輛車,相距不到兩米,就像是貼著前麵一輛車的車尾在行駛。

過了寶溪河大橋,馬路寬了,車輛分道行駛,道路鬆動,杜海加大了油門,快速地駛過迎賓南路,右轉彎駛入建新西路,不一會就到了普陽縣縣委大院。杜海說:“我提前到達,一路平安。”

馬笑天說:“就在這裏下車,讓石書記看看縣委大院,你把車開進去。”

寶馬在南大門口停下,石星、馬笑天和徐誌華下了車,一起往裏走,杜海開著寶馬沿圍牆邊的車道駛入停車場。縣委大院占地50多畝,主建築是一棟14層的辦公大樓,連地下停車場算在內是15層,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很是氣派。縣委、政府、人大和政協都在這棟樓裏辦公,隻是不同的樓層罷了;這裏是普陽縣的政治中心。

辦公大樓前是一塊很大的地坪,中間是一條用花崗石鋪成寬闊的人行道,直達辦公大樓前,人行道兩邊有草坪、樹木,假山、水池,豎立著景觀燈,就像是一座園林。馬笑天說,這裏也叫市民廣場,每天早晚都有市民在這裏晨練,現在上是班時間,市民也就散去了。石星知道,這是用納稅人的錢修建的,市民有權在這裏享受生活。

踏上高高的台階,進了辦公樓的大門,是一個寬大的過廳,大理石的地麵,能照出人的影子。一樓很安靜,馬笑天說,一樓沒有辦公室,有兩個會議室、接待室和門衛值班室,還有堆放雜物的房間。

馬笑天問石星,是不是先上去跟大家見個麵?說:“快到下班時間了,就不打擾領導們的工作,反正都要去食堂的,我就先去辦公室看看。你就告之領導們一聲,說我已經來了。”

三人進了電梯,書記的辦公室都在頂層,徐誌華打開了書記辦公室的門,書記的辦公室與市委潘書記的辦公室相似,也是裏外兩間,隻是牆上少了一幅字畫。

徐誌華向石星介紹了書櫃裏文件資料擺放的情況,又從櫃子裏拿出了一個小盒子,說:“石書記,這是給你配備的工作手機,已經開通了,號碼就寫在在盒子上。” 石星打開盒子一看,是部蘋果手機,估計得四五千元;石星用的是普通的智能手機,1000元左右,用這麼貴的手機,這還是第一次。坐的是寶馬車,用的是蘋果手機,豪華的辦公室,是不是有點超標?這個上級沒有硬性規定,也不好說是與非。普陽縣剛剛脫貧,在這樣的辦公室裏工作,石星有一種高高在上和奢華的感覺,也有點不自在。

下班的鈴聲響了,馬笑天進來說,現在電梯裏人多,我們還等一下再去食堂;張縣長說,他們先去了,要我們慢一點到。隻要是開會,主要領導是最慢到達會場的。

走出辦公大樓,又經過大院的北大門,就到了北大院生活區,北大院有四棟房子,三棟是宿舍樓,一棟是綜合樓,下麵是商店,上麵是機關食堂和住房。機關食堂有大小食堂之分,大食堂是一個大廳,擺放有固定的長條形餐桌,在這裏吃飯的主要是一般工作人員,要自帶碗筷,吃完後還得自己洗碗,夥食標準要低一點。大廳裏麵有一間小會議室大小的房間,這是小食堂,在這裏用餐的主要是領導幹部,無須自帶碗筷,吃完後你拍屁股走人就是,夥食標準相對要高一些。現在這種情況也發生了變化,已經不是身份的差別了,你想吃得好一點,就去小食堂,你想節約一點就去大食堂。

石星來到小食堂時,裏麵南十字星似的擺了四張圓桌,桌上擺放了酒水和菜肴,與會者也都已入座。馬笑天帶領石星到首席,這一席坐的是縣委七個常委,還有人大政協的一把手。

石星是馬笑天和徐誌華陪著進來的,不用介紹,人們就知道是新任的縣委書記,就一起站起來鼓掌,石星連忙揮手致謝,說:“大家請坐。”

馬笑天把在座的主要領導對石星一一作了介紹,副書記兼縣長張成山,分管工農業生產的副書記嶽平,政法委書記江躍進。分管財經貿易的副書記龍雲飛,分管文教體衛和宣傳的副書記穀書懷,馬笑天就不用介紹了。在普陽縣七個縣委常委中,除了政法委書記江躍進年齡較大外,其餘六個都是70後,40出頭。江躍進,一聽名字就知道是1958年出生的,已經58歲,馬上就要退休。石星記得潘書記對他說過,江躍進是營級轉業幹部,比較正直,還保留著部隊幹部的一點本色,是從鄉黨委書記一步一步提拔上來的,對這樣的老同誌,石星多了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