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籌建製藥廠(1 / 3)

第二天,石星上班時,對徐誌華說:“你昨晚沒喝醉吧?”

徐誌華說:“有點醉了。”

“沒吐吧?”

“還好沒吐,隻是很興奮,話多,被老婆罵了好一陣。書記,你呢?”

“我醉了,吐了,現在頭還有點發脹。”

“你沒事吧?”

“沒事,你打個電話問問杜海,看他醉了沒有?”

徐誌華給杜海打電話,接電話的是個女人,無疑是杜海的女朋友,徐誌華說:“要杜海接電話。”

女人沒好氣地說:“杜海昨晚不曉得跟哪些狐朋狗友喝酒,醉得一塌糊塗,現在還癱在床上沒醒來。”

徐誌華如實地告訴了石星,石星笑了,說:“我們成了狐朋狗友;讓他睡吧。”他停了一會說,“我們三個大男人,隻喝了一瓶白酒,怎麼都醉了呢?”

徐誌華說,他酒量不行,頂多喝了二兩。石星說,我也隻有三兩的量。也就是說,杜海一人喝了半斤;而且酒的度數超過了50度。石星說:“以後喝酒要先看清度數,心裏先有底,免得糊裏糊塗的喝醉了。”

徐誌華說:“石書記,今天8:30在小會議室召開常委會,文件資料我都給你準備好了。”

石星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石星的計劃是在陰曆年前,要把改造棚戶區和製藥廠的事落實好,昨天北門棚戶區改造工程順利啟動了,當時就和張成山說,今天研究製藥廠的事,因為馬上就要放春節長假了。

辦公大樓的頂層,除了幾個書記的辦公室外,還有一個小會議室,小會議室是個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平時都是鎖著的,隻有召開常委會或者上級領導來了才打開;它就像是清朝的軍機處,一切“軍國大事”和政令決策都是從這裏傳出的。

七個領導全部到齊,先由嶽平介紹基本情況,當時是他具體負責此事,嶽平說的跟潘書記說的差不多,增加的內容是說了港商的姓名,叫葉方舟,在香港開辦了一家慈愛生物醫藥總公司,規模大,經營的範圍比較廣,經濟實力雄厚,在普陽縣開辦製藥廠隻是他企業的一部分。

石星事先看到了普陽縣政府與慈愛生物醫藥總公司簽訂的合作意向書,在網上也查到了這家公司的基本情況,從這些情況來看,葉方舟是有意在普陽投資建廠的。

嶽平補充的第二個內容,就是製藥廠的廠址,跟港商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後,縣裏決定把廠址放在新城區的銅鑼村,銅鑼村沒有規劃到城市建設裏,村民少,征地容易。但港商的資金沒到位,地還是原封不動地擺在那裏,沒有開發利用。

石星問:“合作意向書簽訂好後,港商為什麼不來聯係了?”

嶽平說:“到底是什麼原因不清楚,聽說是普陽縣沒有了縣委書記,沒有人當家作主。好像製藥廠是伍寶山的,他隻和伍寶山打交道。”

石星說:“沒有縣委書記有縣長,有縣政府;你們跟港商聯係過沒有?比如說發個電子郵件。”

嶽平很幹脆地說:“沒有。”

石星說:“為什麼不聯係?”

嶽平說:“他不來還好些,來了我也不伺候。”

嶽平說起了上次港商來考察的事,來了五個人,他們的考察倒很仔細,跑了好多個鄉鎮,也認為我們縣有辦製藥廠的條件,這一點我還是佩服他們。隻是他們的架子太大,好像他們是救世主,是來施舍我們的,我們要像對待皇帝老子一樣的侍候他們。住的是招待所的貴賓房,嫌我們招待所的服務員太土,不漂亮,不養眼;伍寶山就指示從省城雇禮儀小姐來侍候他們,要明星的臉蛋,模特的身材,還要會說粵語。人是弄來了,我看也就是這麼回事,跟我們普陽的女人差不多,不過是衣服穿得少些,肉露得多些,粵語說得比我們普陽土話還難聽。每天是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地招待他們,他們還不滿意,說不喜歡鹹辣,要吃粵菜,清淡的甜食,氣得大廚師扔了菜勺不幹了。還要給他們送禮,他們離開時,是裝了幾箱子的土特產,是些什麼,我也沒看,縣裏用專車把他們送到機場。他們有幾個錢就了不起了,我們就應該當孫子。還有伍寶山親自作陪,天天花天酒地,我也看不慣,他們在這裏考察了一個多月,我們花出的招待費上百萬之多,換來的就是一紙沒有法律效率的合作意向書,我們是虧大了。”

江躍進也氣憤地說:“是太不像話了,我們堂堂的共產黨,給資本家當孫子,這也欺人太甚!”

張成山趕緊說:“我們不把問題扯遠了,製藥廠是一定要辦,意義就不用我說了,我們爭取到這個項目也不容易,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和港商取得聯係,把他請回來,把製藥廠建起來。不然前功盡棄,花出100多萬的招待費,不能全扔到水裏去了。”

石星說:“張縣長說的對,接待上的事我們以後再說,當務之急是和港商取得聯係,把這個項目搞下去。”

龍雲飛說:“要不我們派人去趟香港?”

嶽平反對,說:“我們派人到香港去,又是一筆大花費,要是把人請來了還好說,沒請來,又是一筆錢扔到水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