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棚戶區改造工程重新啟動(1 / 3)

1月30日,星期三,徐誌華到達辦公室時,石星已經在裏麵工作了,他站在石星的辦公桌前,說:“石書記,你天天來得這麼早,我感到壓力山大,書記都上班了,秘書還未到,會有人說我工作吊兒郎當。”

跟石星已經20多天,徐誌華對石書記的為人多少有點了解,看起來他工作嚴謹,不言苟笑,好像是拒人於千裏之外,實際上待人隨和,不擺官架子,既使在緊張工作的間隙裏,也跟你嘮幾句家常,說兩句雷人雷語,開幾句善意的玩笑,但這絕對是很短的時間,點到為止,絕不無休止地跟你嘮叨下去,徐誌華在石星麵前也就很放鬆,說話也就沒有顧忌,

石星說:“各人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我一個人,沒有家務事拖累,上班早已經習慣了。你有家有室,家裏多少有點事,不要求你也這麼早,隻要不遲到就行了。”

徐誌華看著工作記錄本,說:“石書記,今天去北門棚戶區視察,陪同視察的有改造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和指揮部成員,具體安排是,上午八點半視察成員在縣委大院裏集合,九點準時出發,大約九點半到達北門社區,向鎮政府領導和北門社區居委會傳達關於拆遷決定和補償辦法,成立拆遷辦公室,中午就在北門社區開餐,下午一點,視察棚戶區,跟棚戶區的居民代表進行交流,聽取民意,解答有關政策等問題。”

石星見徐誌華拿起搖控器要開空調,說:“小徐,空調就不要開了,等房間熱了,我們也該走了。”

徐誌華放下搖控器,說:“根椐常委會議的決定,到北門棚戶區的視察,也是你的公開亮相,縣電視台全程跟蹤報導,其意義不僅僅是向全縣人民宣布,新的縣委書記到任,同時也宣布北門區棚戶區的改造工作將重新啟動。”

石星到任已經20多天,他處事很低調,沒有召開幹部大會宣布他的到來,也沒有在電視上亮個相;就是在這棟大樓裏,也有不少人不認識石星,他處理事情就有點不方便,所以公開亮出身份就很有必要,但他又不同意召開與工作無關的會議,所以常委會議決定,把這兩件事安排到一起。

石星和徐誌華走出辦公大樓,太陽從雲層中鑽了出來,人們見到了久違的陽光。元旦後,一直是陰沉沉的天,持續了20天之久,其間還下了一場小雪,今天總算是晴了。

徐誌華說:“天氣預報還真準。” 辦公大樓前的地坪裏,停了一溜的小車,石星向自己的“寶馬”走去,石星說:“我還是坐前麵。”說著拉開副駕駛座的門,坐了進去,徐誌華隻好坐後麵。

石星要坐前麵,是因為他想看看棚戶區的外貌。上任的那天,因為坐的位置不對,他沒有看到,這次他坐在副駕駛室,搖下車窗玻璃,就能清楚地看到棚戶區。

去北門社區視察的車隊,準時從縣委大院依次出發了,前麵是一輛警車開道,中間是六輛領導的小車,最後是縣電視台的新聞采訪車,最後還有一輛警車殿後,浩浩蕩蕩,經建新西路轉迎賓南路,過寶溪河大橋,進入迎賓中路,駛過人民廣場,進入迎賓北路,上環城路向東行駛。杜海說,石書記,棚戶區到了。

石星連忙要杜海放下車窗玻璃,一陣涼風吹進來,讓人感到還有些涼意。石星迎風向右看去,公路邊是一片櫛比鱗次雜亂無章黑乎乎的瓦麵,看不出這裏麵有多少房屋,是怎樣一個排列法,很像一幅描繪古代民居的水墨畫。車隊經過高速公路的進出口,再向南走一小段坑坑窪窪的毛坯路,停下了,路邊有一棟三層的小洋樓,樓前的一塊地坪,這裏就是北門社區居委會。此時已過上班高峰期,沿途沒有堵車,不足十公裏的路程,也行駛了半個小時。

車隊在地坪停下後,領導紛紛下車,城關鎮和北門社區居委會的幹部早就在等候了。鎮長餘輝上前握住張成山的手,連聲說,歡迎領導的到來。張成山把手抽出來,指著石星說:“這是新來的縣委書記石星同誌。”

鎮長有點尷尬,但馬上反應過來,雙手握住石星的手,笑容可掬,說:“石書記,我們早就盼你來了,你來了,我們工作心裏就有底了。”

石星和鎮委社區領導一一握手,便一起進入會議室。會議室在一樓,一個普通教室大小,有一個不大的主席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是工程改造領導小組成員,正中的是石星,左邊是張成山,依次是江躍進,縣財政局長方國維;右邊是龍雲飛,縣城建局長王長庚,還有餘輝。台下擺放著一把把長椅,在台下就座的除工程改造指揮部成員外,還有鎮委社區的有關幹部,動遷員若幹人。會議室沒有什麼布置,隻是在主席台上方的牆上,懸掛了一條用紅紙寫的橫幅,“北門棚戶區改造工程動員大會”。

張成山首先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石星,全場鼓掌表示歡迎,石星站起來向全場鞠躬答謝。張成山又說,希望全縣人民在以石星同誌為首的縣委領導下,出色地完成棚戶區的改造工程,讓北門社區的人民生活上一個新的台階。

石星看到,有一個高個子的記者,扛著攝像機,像是扛著迫擊炮似的對著自己,他知道他的形象今晚或明天要上電視了,向全縣人民宣布,他石星是普陽縣的縣委書記,普陽縣的最高領導者,最高權力擁有者,也是普陽縣的父母官。

張成山宣布了成立工程改造領導小組,由石星任組長,決定改造工程的重大事情。還成立了改造工程指揮部,由王長庚任總指揮,具體處理改造的各種事項;指揮部下設宣傳組,負責改造工程的宣傳工作;設立動遷辦,負責拆遷與拆遷戶重新簽訂拆遷協議,動員拆遷戶按時搬遷;設立工程組,負責與開發商修改開發協議,監督施工等工作。指揮部的辦公地點就設在北門社區居委會,從即日起正式開始工作。

張成山又說了時間的安排。關於動遷的時間問題,用一年的時間來完成動遷,也就是說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動遷,把工地交給開發商。

江躍進也發了言,他的發言好像與改造工程無關,他說北門棚戶區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居民大多是個體商販,沒有正式的單位,雖有片組的劃分,但房屋亂七八糟,片組的劃分不十分明確,管轄起來有困難。一些居民出租房屋,那些爛房子租金很便宜,也招來了很多的外來人口,更不好管理;還有小偷盜賊吸毒者也把這裏當成藏身之地,嚴重地影響了社會治安,所以北門棚戶區一定要加以改造。到底是政法委書記,三句不離本行,凡是與法律有關的事,他都要抓住機會講述一番,還是沒有離開改造工程的主題。

最後由石星講話,這是慣例,職務最高的領導作會議總結;高個子記者又扛著攝像機對準了石星。石星說:“剛才張縣長已經說得很全麵了,我也沒有什麼補充的,隻談談動遷,動遷是整個改造工程的關鍵,動遷工作沒完成,以後的工作都無法進行。用11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動遷,時間是緊迫了一點, 1100戶人家,每家都要心甘情願地重新簽好動遷協議,還要核實好每家的房屋麵積,很麻煩,這就要辛苦動遷員了。不過,我們也要看到有利條件,上次就搞過一次動遷,那些材料和協議應該還在,找出來,這就為動遷員省去了大量的時間。我聽說,上次拆遷時,拆遷戶都簽了協議,說明他們是願意拆遷的,因為房價的問題產生了矛盾,導致這項工程擱淺。現在,我們提高了補償標準,拆遷戶絕對不會虧,我認為拆遷的阻力不大。當然,不能說一點阻力也沒有,這就要靠我們加大宣傳力度,動遷員要勤邁腿多動嘴,心誠所至,金石為開,有阻力也是能夠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