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會議就結束了,接著吃中飯,一輛三輪摩托車停在地坪裏,上麵裝著用泡沫飯盒盛的盒飯,與會者每人一盒,外加一瓶礦泉水,與會者捧著盒飯隨便找個地方,或站或坐就吃。徐誌華拿了兩份盒飯,給了一盒給石星,倆人在主席台的桌上吃起來。不一會,杜海也捧著盒飯進來了,對石星說:“石書記,我們中午就吃盒飯?”
石星說:“盒飯很好嘛,方便快捷,味道也不錯。”
杜海說:“還味道不錯,幾片臘肉炒幹辣椒,一點鮮味都沒有,還有煮白菜,清湯寡水,打發農民工呀。這個餘鎮長也真是,也就這麼三四十個人,不說吃大餐,四菜一湯的工作餐也招待不起,又不是要他私人出錢。”因為會議是在城關鎮管轄的北門社區召開,中餐就由城關鎮開支了,常委會決定就吃盒飯,不僅是為了省錢,還考慮到公款吃喝的問題。
徐誌華替石星解釋:“不是招待不起,這裏沒有飯店,正式吃飯還要到城裏餐館裏去,這麼多人這麼多車,影響不好。”
石星說:“小杜,中午就委屈一下,晚餐我請你倆。”
縣委書記請他的司機秘書吃飯,這恐怕是沒有過的事,亂了章法,說說而已。司機秘書要知趣,就婉言拒絕,雙方都有台階下,都保留了麵子。可杜海不懂味,馬上順竿爬,說:“好哇,到霞天大樓去, 那裏的飯菜味道不錯。回去時,我把車就停在霞天大樓的停車坪裏。”
石星說:“霞天大樓好是好,隻是環境太嘈雜,還是回機關食堂吃吧。”
徐誌華說:“石書記,就請我們吃一菜一湯,也算請客?”他知道石星是在大食堂吃飯,每餐就是一菜一湯,很節省。他勸過石星說:“還是去小食堂,多花不了幾個錢,你在大食堂吃,別人都不敢到小食堂吃了。”
石星明白徐誌華說的意思,在大食堂吃飯,有損縣委書記的形象,他似乎不大注重形象,說:“別人在哪裏吃我管不著,這不是工作,每個人都有他選擇的自由。我是縣委書記,也就是一個國家工作人員,倆口子工作,收入不低,但負擔也不輕,雙方都有父母,他們都是農民,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供我們讀書,現在是我們回報他們的時候了,我們節省一點,他們就會過得好一點。”更多地為父母著想,這恐怕是70後與80後的一個不同點。
石星說:“我到小食堂裏請你們,小食堂的菜不錯,你們想吃什麼,隨便點。”
餘輝過來了,手裏拿了一瓶酒和一碟花生米,說,石書記,喝一口。石星說,工作時間不能喝酒。杜海說,我不工作,我喝。石星說,你開車就更不能喝酒,我們幾個人的性命就掌握在你的手中。杜海說:“少喝一點,等你們到棚戶區打個轉,那點酒早就醒了。”說著擰開瓶蓋,又說,“餘鎮長,你請書記喝酒,杯子也不拿一個,分明是不想要書記喝,虛情假意。”
餘輝忙說:“該死,我忘了拿杯子,這就去拿。”說完走了。
徐誌華說杜海,是你要喝酒,打著書記的幌子,拿著雞毛當令箭。杜海說:“我們為書記開車,別的好處撈不到,能夠蹭幾餐飯,得幾包煙,間或還可以得個紅包。”
石星倒很喜歡杜海的直爽,說:“今天就沒有紅包。”
杜海說:“不但今天沒有紅包,以前也沒有過。自我把你接來,20多天了,出過幾回車,沒出車哪來的紅包。書記,你說我虧不虧。”
石星說:“沒有虧,我們有份工資,隻是沒有賺而已。”
杜海說:“我們開車的就那麼點工資,現在物價這麼高,東西這麼貴,不賺點外塊,生活質量就無法提高。”
徐誌華也說,現在的物價真的太高了,讓人有點接受不了,每個月不足兩千元的工資,隻夠維護持基本生活。石星說:“你們說的情況我能理解,我也有同感,這是大環境決定的,我這個縣委書記也沒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儉過日子。”
下午視察棚戶區,橫過坑坑窪窪的毛坯路,就進入了棚戶區,棚戶區懸掛了巨型橫幅:“實行統一拆遷,建設美麗城區,保持標準一致,確保項目進行。”與會成員成一字長蛇陣,石星打頭,便衣警察帶路,城關鎮和居委會幹部兩邊陪同,電視台的記者跑前跑後跟蹤拍攝,鏡頭大多是對準石星。棚戶區裏麵雜亂無章地擁擠著許許多多低矮的破舊房屋,有木板房,也有磚瓦房,黑黝黝的,給人一種滄桑的時代感。有的木板房已經傾斜了,用幾根木柱子支撐著,石星問:“這樣的房子還能住人?不怕它散架倒下來?”
餘輝說:“這些老房子都是過去修的,過去修的房子比現在的房子榫得緊,一時半會倒不了。”
房屋大多關門落鎖,看不到居民,也許他們上班去了不在家,也有個別的居民,依靠在門前,用一種敵視的眼光看著視察的一行人。這裏沒有街道,隻有一些彎彎曲曲的巷子,錯綜複雜,就像是進了迷宮一樣。小巷的地麵幹幹淨淨,看得出是剛剛打掃過。巷子狹小,機動車完全進不來,這裏沒有超市商場,隻有一些賣雜貨的小商店,無疑是現代的貧民窟,與現代化城市很不協調。
一行人在棚戶區走了一陣,來到一塊小坪,地坪上長著一棵梧桐樹,粗大的樹幹,光禿禿的枝條,季節未到,梧桐樹還沒有長出碧綠的樹葉。樹下坐著有十多個人,看到領導來了,連忙站走來,笑容可掬地上前迎接。餘輝說,這是棚戶區的居民代表,是來與領導座談拆遷的。代表們馬上搬來凳子,請領導坐下。石星沒有坐,站著與代表交談,問他們對拆遷有什麼意見?
代表們發言很積極,內容也大同小異。他們很讚成拆遷,誰都想住樓房,幹幹淨淨,住樓房的最大好處就是屋裏有廁所,上廁所方便;現在這樣的爛房子,不好拖地板,不好打掃衛生,上個廁所還要跑到公共廁所去,下雨下雪還得打傘,要是內急了,還沒跑到公共廁所就拉了出來。還有,經常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這裏穿來穿去,小偷呀,盜賊呀,吸毒的,什麼人都有,好像棚戶區是一個藏汙納垢的地方。沒有保安,沒人管理,大白天都要留人看家,晚上睡覺也得心吊膽,沒有安全感。還說,消防也是個問題,這麼多舊房子擠在一起,東西亂七八糟的堆放,萬一哪家起火了,一燒就是一大片,消防車也進不來,隻有看著它燒。他們還說,這裏早就應該拆遷了;言外之意,棚戶區沒有拆遷重建,完全是縣委領導的責任,工作上的失職。讓石星有點啼笑皆非,總的來說,座談進行得很順利,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