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棚戶區改造工程重新啟動(3 / 3)

回到縣委大院,已經過了下班時間,領導們也就散了。石星叫住徐誌華和杜海,一起去小食堂吃飯。徐誌華說:“書記真的請我們?”

石星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人要有誠信,說過的話一定要算數,說請你們,就一定請你們,隻要小食堂裏有,酒菜隨你們點,我買單。”

徐誌華說:“石書記,不勤儉過日子了?”

石星說:“政策要講原則性,策略要有靈活性,該省的就要省,該花的就要花。”

三人進了小食堂,杜海到廚房去點菜,等了一會,食堂的承包者周武生和杜海就上菜了,三葷兩素一湯,還要了一瓶稻花香酒,徐誌華說:“杜海,你吃大戶呀!”

周武生說:“石書記,你們盡管吃,這頓飯我請了。”說著在石星對麵坐下,像是彙報工作似的對石星說,“石書記,我們機關食堂不對外經營,隻服務機關幹部,我們不講利潤,隻計成本,隻要保住開支,略有節餘就行了。到機關食堂吃飯還是很劃得來,早餐中餐吃飯的人多,晚餐有的幹部回去了,吃飯的人要少一些。石書記想吃什麼,盡管對我說,我給你做,保管不會比招待所的大廚師差。”

石星說:“不行,不行,這是在搞特權。”

周武生說:“吃餐飯算什麼搞特權,石書記,你放心吃,你要不吃,就是看不起我。”

杜海說:“石書記,你不吃就不親民了。”

石星隻好說:“下不為例。”

縣委書記和他的秘書、司機共進晚餐,席間沒有談與工作有關的事,石星主要問了杜海的情況。

杜海是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父親原來是縣委後勤處的副主任,為了兒子,提前辦理了退休,托了關係,讓兒子頂了他的職,當了小車司機。是個帥哥,人也活泛,開車的技術好,後來專門為縣委書記開車,已經有四年的駕齡了。

石星問杜海結婚沒有?杜海說沒有。石星又問談了女朋友沒有?杜海說談了,也定下來了,可以叫未婚妻。石星說,準備什麼時候結婚?杜海說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徐誌華說,婚是沒結,睡是早睡過了。石星說是不是女方的家長不同意?杜海說::“不是,是沒有婚房。”

杜海告訴石星,女方沒有別的要求,隻要一套新房,結婚以後小倆口過二人世界。他說:“現在就是買一套70平米的兩居室,也得20萬,裝修和買家俱電器,又得10多萬,我參加工作不久,是工人編製,工資低,基本上是月光族,哪有這麼多錢?現在賴在家裏跟父母擠在一起。”

石星說:“家裏不支援一點?”

杜海說:“我爸答應給10萬,這也不夠,女方家庭經濟不是很好,拿不出錢來,婚期就這麼拖著,什麼時候有了新房,就什麼時候結婚。”

石星說:“你爸不能多支援一點?”

杜海說:“我爸退休早,退休工資不高,這十年又沒漲工資,物價倒是漲了好幾倍,生活成本提高了,他也拿不出多少錢來。”

石星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婚後單過,這也合情合理,兩代人有代溝,住在一起會有磨擦。他們想要有一套新房,開始他們的幸福生活,這要求一點也不過分;問題是他們的經濟能力,還滿足不了他們對幸福的追求。

石星問徐誌華:“你的住房是怎麼解決的?”

徐誌華說:“我買了一套小三居的商品房,我們家付的首付,我們倆口子付月供,我們兩個加起來每月三千塊,月供就要一千多,剩下不到兩千元,就是我們一家三口的生活費,現在養一個孩子很要錢,不瞞書記說,我的經濟也是壓力山大。”他告訴石星,他愛人叫李若蘭,是初中教師,收入也不高。

房價、物價和收入是個很敏感的問題,不便談下去,就轉移了話題,說:“你的情況比小杜要好。小杜,我給你提個意見,供你參考,你給領導開車,空閑時間比較多,能不能利用這些空閑時間深造?”

杜海給石星開車,石星辦事,杜海隻能坐等,辦事的時間長,他坐等的時間也長,石星沒有外出辦事,杜海就在辦公大樓的門衛室耗著,空閑的時間就更多了。小杜還隻有20多歲,正是讀書的時候,所以想到了要小杜深造。

小杜說:“深造什麼?我現在開車蠻好的。”

石星說:“深造什麼要看你的愛好,多學點知識,充實自己,自考也好,函授也好,弄個文憑,起點就高了,或許能轉幹,工資也會加上來,生活質量不也就提高了。”

杜海說,我不是讀書的料。徐誌華說,讀多少算多少,多讀點書隻有好處。杜海說,我考慮考慮。

石星說:“你考慮考慮也好;今晚你就不要把車開回去,你喝了酒,不能開車;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已經是法規。以後也不要把車開回去,現在正在抓公車私用的事,我不想你成為典型,對你不好,對我也不好。” 徐誌華算是服了石書記,隨便抓住一件事,就能做你的思想工作,而且讓你口服心服。

杜海點了點頭,表示接受,說“今晚我不開車,酒要讓我喝個盡興,這總可以吧。”

石星說,可以。三人就開懷暢飲,酒足飯飽,也就散去,各回各家。

石星的生活很有規律,6:20起床,像所有的晨練者一樣,穿上運動服,來到市民廣場,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清早起來作運動。7:00回到宿舍,洗漱換衣,整理物件,即往食堂早餐,他是在大食堂吃飯而不用自帶碗筷的唯一的人,周武生跟他準備好了;大約在7:40就到了辦公室。

石星是第一個上班的,他之所以這麼早上班,是為了避免電梯裏的擁擠,大樓隻有兩部電梯,幾百工作人員趕點上班,電梯裏的擁擠也是可想而知的。石星趕在別人上班前搭乘電梯,不僅避免了擁擠,也避免了在電梯裏下屬們爭先恐後地和與他握手,恭敬地和他打招呼。下屬們主動示好,這無可非議,隻是在一棟樓裏上班,天天見麵,這種過分熱情的示好,反倒讓他不舒服。

下班後,石星又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大樓的,在食堂吃過晚飯,就信步走出縣委大院,沿建新路往東走,看看市容市貌,走到叉路口再打轉,回到宿舍天也黑了。進屋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首先是寫工作記錄,記錄下當天發生的大小事情,然後查看新聞,查閱資料。忙乎下來也就到了晚十點,燒水洗漱,上床睡覺,一天過得很充實。

這種有規律的生活也不是一成不變,如開會出差,下鄉辦事,還有天氣等原因,很自然就打破了這個規律。今天也打破了,視察北門棚戶區很順利,晚餐很豐盛,與兩位年輕人談得也很投機,石星不免多喝了兩杯,在食堂裏不覺得有醉意,走出食堂,冷風一吹,打了個寒顫,胃水直往上翻,他知道醉了,趕忙回到宿舍,蹲在廁所裏嘔吐了一陣,稍稍好一點,趕緊燒水泡茶,灌了幾杯熱茶,才覺舒坦,也懶得洗嗽,上床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