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棚戶區拆遷擱置的原因(1 / 3)

第二天,石星就正式上班了,他來到張成山的辦公室,張成山的辦公室跟石星的一樣,倆人在沙發上坐下後,石星開門見山的說:“老張,我是上任了,但以後的工作還得靠你老兄,情況我沒有你熟悉,不敢盲人騎瞎馬亂撞,給普陽縣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熟悉情況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普陽縣的擔子還得靠你來挑。我不是推卸責任,凡是集體研究決定的事,不管我經沒經手,我都負主要責任,因為我是縣委書記,你放心大膽地工作。過年隻有20多天了,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北門棚戶區和製藥廠這兩件事上,爭取這兩項工程早點啟動,改善普陽縣經濟狀況。”他之所以主動承擔這兩件事,因為這是兩塊難啃的硬骨頭,自己是一把手,理當來啃硬骨頭。

石星的這番話和他昨天在歡迎會上說的意思差不多,昨天說這番話如果是官場的套話,今天說這番話讓人感到的是真誠的表露。在赴任前,穀幽蘭跟他分析過,你雖然是一把手,大權在握,但你畢竟是外地人,情況不熟悉,人際關係幾乎是零,在這方麵跟你共事同的同事們,比你有優勢,自古就有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說法,這話放在今天也許不正確,但他們要是不很好的配合,你的工作就落不到實處,甚至會被架空。所以你上任後,為人處事要低調,注意處理好與同事們的關係,用官場的一句話說,是團結好黨委一班人,共同奮鬥。石星雖覺得穀幽蘭的叮囑有點多餘,用得著一個教書匠來告誡縣委書記嗎?但也不無道理。

張成山說:“石書記,謙虛了,普陽縣的事還得以你為核心,我們一起來挑普陽縣的擔子,踏踏實實地幹好工作,幹出成績來,爭取到市裏開會時也好坐到前排去。”因為普陽縣的經濟沒搞上去,又出了些亂子,所以,普陽縣的領導去市裏開會,很有自知之明,自覺地坐到了後排,免得市委書記點名時,也好躲避批評的目光。

石星很是感動,握住張成山的手,說:“非常感謝同誌們的合作,隻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坐到前排去的。”

1月18日,星期五,徐誌華走進辦公室,把一份文件交給石星說:“石書記,這是《關於禁止請客送禮公款吃喝的規定》,馬主任請你批閱一下,馬上發下去。”

這份文件是石星上任後,在常委會上討論製定的,旨在改進工作作風,杜絕鋪張浪費,密切聯係群眾,過一個勤儉的春節。石星接過文件說:“小徐,你給我打個電話到城建局,跟城建局長王長庚聯係一下,我要去城建局具體了解北門社區棚戶區改造的有關事宜。”王長庚就是上一次拆遷時,改造工程的總指揮,他負責抓拆遷的事。

徐誌華電話聯係後告訴石星,王長庚在辦公室坐等,又說:“要不要叫杜海?”他是在提醒石星,叫杜海開車送去。

石星問,城建局遠不遠?徐誌華說,城建局在新城區的江濱路,說遠也不遠,說不遠也遠。石星說,有公交車沒有?徐誌華說,公交車是有,但很擠。石星說,那就坐公交車去吧。說著把簽了字的文件交給徐誌華,又說:“你也不要跟著去了,我去了解情況,時間可能比較長,你就在家替我接待一下來訪者,有事就記錄下來,等我回來處理。”

石星走出縣委大院,南大門外有一個公交車的停靠站,沒有站台,隻是在路邊的一根電杆中間懸掛著公交車的站牌名,告訴人們這裏可以上下公交車。公交車已經停在站牌下,石星上了車,這裏是始發站,上車的人不多,石星在車廂後排找到了個座位。

車開動了,不一會就到了建新路和迎賓南路的叉路口,公交車停下,車門“嘩啦”一聲打開,下車的不多上車的不少,車上的座位坐滿了,還有不少乘客站在過道裏。車又開動了,石星看到,他前麵不遠處站著一位老者,一手抓著吊環,一手用拐杖撐著地麵,但身子還是不停地晃來晃去,很難受的樣子。

石星正要站起來,去把老者扶到自己的座位上,老者旁邊站起一個半大的小孩,說:“老爺爺,您到這裏坐。”說著攙扶著老者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者說了聲“謝謝”,也就坐下了,小孩就站在了老者的身邊。石星見了心有感慨,孩子都是可愛的,他們長大後還會這麼可愛嗎?

這時,石星前麵的一位乘客抽起了煙,冬天公交車的門窗是關閉的,空氣本來就不流通,一人抽煙,狹小的車廂內立刻就充滿了煙味,一位女乘客嗆得咳起來,說:“莫抽煙,嗆死了。”

抽煙的乘客置若罔聞,還使勁地抽了兩口,吐出幾口濃濃的青煙。石星看不下去了,他輕輕地拍了拍前麵乘客的肩膀,說:“同誌,請不要抽煙。”說著指了指擋風玻璃上方張貼的禁止抽煙的標誌。

抽煙的乘客卻凶狠地說:“你算什麼東西!司機都沒說,要你來說,你以為你是誰?你是縣委書記!縣委書記也管不了我抽煙。”

石星還真是縣委書記,可是縣委書記又能怎樣,真管不了他抽煙。石星說:“這是公共場所,我們要有點公德心;這樣吧,你把煙掐了,我賠你一支煙,等你下了車再抽,這總可以了吧。”說著遞了一支煙過去。

抽煙的乘客一見香煙的牌子,馬上接了,把手中的香煙扔到地上,用腳踩滅。石星抽的也不是什麼好煙,不過出門辦事,口袋裏要裝上一包好煙,這是麵子問題,別人敬你一支好煙,你回敬人家的煙總不能太差,這就有看不起對方的嫌疑,不符合當今的社交禮儀。抽煙的乘客見了好煙,當然樂意掐掉自己的差煙。

抽煙的事剛過去,車廂裏就有人發牢騷了,說:“現在的縣委書記都是半文盲,隻曉得拆房子建房子,也不曉得多開通幾趟公交車,20多萬人的縣城,這麼幾趟公交車,搭一回車就擠得像窖蘿卜似的。”車廂裏也有人附合,說縣委書記有小車坐,他才不管你擠不擠。

石星不想被他的子民罵成了半文盲,好在這些人不知道他就是縣委書記,不然的話,他將情何以堪。當然,如果他們知道自己是縣委書記,是絕對不會罵的,國人仇官更為怕官,他們當麵會百般地恭維你,背後再任意地謾罵你。

石星如坐針氈似的總算到了城建局,隻好把這些不愉快拋開,他是縣委書記,他的權限解決不了市民們提出的所有問題。城建局的伸縮門開了一道三尺寬的口子,石星一步就跨了進去,前麵是一塊不大的地坪,停放了幾輛小車,地坪的前麵是一棟七層的辦公樓,大門敞開著,進了大門,是一個過廳,過廳兩邊的牆上,一邊是辦公樓層的示意圖,另一邊牆上是一排排的照片,是城建局全體工作人員,下麵寫明他們的職務。第一位就是王長庚,昨天他就了解到了,王長庚已經50歲了,是80年代土木建築係畢業的大學生,擔任城建局長也有10多年的曆史,是位專業人士。

城建局的辦公樓沒有電梯,過廳對麵是樓梯間,石星就一級一級地往上爬,也許是冬天關了門的緣故,大樓裏很安靜,沒有碰到一個人。爬到了七樓,領導的辦公室都是在最高層;根椐門框上的標牌,很快就找到了局長辦公室。

石星敲了敲門,王長庚已經接到了電話通知,知道是新任縣委書記要來,連忙把門打開,說:“石書記,有事打個電話,我跑一趟,何勞書記親自跑來。”

石星也沒見過王長庚,但很快與牆上的照片聯係上了,說:“你是長者,怎麼能要你跑一趟,我反正要熟悉環境,了解一下民聲,跑一跑有好處。”

王長庚請石星在沙發上坐下,忙給石星泡茶,石星打量了一下辦公室,比自己的辦公室要小要簡陋,是城建局長的辦公室,牆上自然掛的是普陽縣的行政圖和城區圖,比石星在潘書記那裏拿的要大四倍,上麵還作了很多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