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憶織踏上前往太原的漫長旅途,每一步都似乎承載著對未知命運的探尋與對黃巢那模糊身影的追尋。
沿途的風景如畫卷般緩緩展開,卻又因藩鎮戰亂的陰霾而顯得格外蒼涼。
他穿梭於一個又一個村莊與市鎮之間,每到一處,便習慣性地停下腳步,向過往的路人打聽黃巢的消息。
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莊,夕陽如血,將天邊染成一片淒美。
曹憶織走進一家簡陋的茶棚,幾位村民正圍坐在一起,低聲交談著。
他找了個空位坐下,向老板娘要了一碗清水,隨即便側耳傾聽起村民們的對話。
“聽說了嗎?那位黃大俠,又在南邊兒的鎮子上教訓了一頓盧龍軍的兵痞。”
一位老漢用粗糙的手捋了捋胡須,眼神中既有敬佩也有幾分憂慮。
“是啊,聽說他那柄暗紅長劍,一出鞘便是風雲變色,那些兵痞子哪是對手?”旁邊一個年輕後生接過話茬,眼中閃爍著對英雄事跡的向往。
曹憶織輕輕抿了一口清水,心中暗自思量:“黃兄之名,竟已傳得如此之遠。”
他放下碗,故作隨意地問道:“幾位大哥,可否詳說一二?這位黃大俠,究竟是如何行俠仗義,打敗盧龍軍的?”
老漢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具體情形咱們這些平頭百姓哪能親眼得見,但聽逃難過來的人說,黃大俠單槍匹馬,闖入敵陣,如同猛虎下山,無人能擋。那些平日裏作威作福的兵痞子,在他手下根本不堪一擊。”
年輕後生補充道:“更絕的是,黃大俠從不濫殺無辜,隻對付那些欺壓百姓的惡霸。他還常常留下銀兩,幫助那些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家庭。”
說到這裏,茶棚內的氣氛變得有些沉重,幾位村民紛紛低頭,不再言語,似乎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段難以言說的故事。
曹憶織靜靜地聽著,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他既為黃巢的英勇事跡所折服,又為這亂世之中百姓的苦難而痛心。
他思索著:“在這亂世,英雄或許能救得了一時,卻救不了一世。真正的和平,又何時能降臨?”
夜幕降臨,茶棚外的風帶著幾分寒意。曹憶織起身結賬,準備繼續趕路。
臨行前,他向幾位村民深施一禮,以示感謝。
“多謝幾位大哥相告,黃大俠的事跡,曹某定當銘記於心。”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堅定。
離開茶棚,曹憶織縱馬踏上了夜色中的小路。
月光稀薄,隻能勉強照亮前方的路。
他邊走邊想:“黃兄,你究竟在何方?我這一路追尋,是否真的能找到你?又或者,即便找到你,又能如何?這亂世,又豈是一個人能夠改變的?”
坐下白馬的步伐堅定而沉重,每一步都似乎在與這黑暗的世界抗爭。
沿途的村莊與市鎮逐漸遠去,隻留下他孤獨的身影,在這漫長的旅途中漸行漸遠。
而關於黃巢的傳說,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他前行,卻又遙不可及。
曹憶織在夜色中繼續前行,心中對黃巢的敬仰與好奇如同被夜色中偶爾掠過的螢火蟲點亮,忽明忽暗。
每到一個新的歇腳點,他都不忘向當地人打聽黃巢的最新消息。
一日黃昏,他來到一個靠近山腳的小鎮,鎮上的氣氛比其他地方更為緊張。
鎮民們三五成群,低聲交談,眼中滿是對未知的恐懼。
曹憶織走進一家食肆,客棧內空蕩蕩的,隻有幾個神色慌張的客人坐在角落裏。
他找了個位置坐下,叫了一壺茶,便向旁邊的老叟問道:“老丈,可否告知在下,關於黃巢大俠的近況?”
老叟聞言,臉色微變,猶豫片刻後,壓低聲音說道:“年輕人,你打聽這個可是要小心啊。最近,黃巢大俠的行蹤成了眾矢之的,盧龍軍正四處追捕他,說是要斬草除根。”
曹憶織心中一凜,但表麵依舊鎮定:“哦?這是為何?黃大俠不是一直在為民除害嗎?”
老叟歎了口氣,搖了搖頭:“是啊,黃大俠確實是大好人,可盧龍軍哪管這些。他們害怕黃大俠的威望越來越高,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他。”
“那黃大俠現在何處?可有安全之地?”曹憶織急切地問道。
老叟搖了搖頭,神色更加憂慮:“這我就不知道了。隻聽說他最近在一次與盧龍軍的激戰中受了重傷,行蹤變得極為隱秘。有人說他躲進了深山老林,也有人說他北上投靠了其他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