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簇馬聽笙歌(1 / 3)

黃巢與曹憶織在客棧內的小室裏,三日時光如細水般緩緩流淌,每一寸光陰都似乎被溫柔地包裹在纏綿的情愫之中。

晨光初破曉,一縷淡金色的光線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二人的身影上,打破了這短暫的寧靜。

曹憶織輕撫著黃巢的衣襟,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她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不舍:“舉天,我們今日欲再赴王家,我心中實有千般不願。那晚宴之上,王鐸言語間對你多有輕慢,分明未將你視為同儕。你何須再屈尊降貴,與他共赴那未知的長安之路?我們自行前往,憑你的才學,定能闖出一番天地。’”

黃巢聞言,輕輕握住曹憶織的手,目光深邃而複雜。

他沉吟片刻,緩緩道出心聲:“憶織,你言之有理,王鐸那日的態度,我亦非全然無感。但他出身士族,自幼被門第之見所困,難免有些高傲。我雖出身微寒,商販之家,卻也知人各有命,不可強求。我欲借他之力,非是貪戀權勢,而是盼能借此階梯,一窺科舉之門,實現胸中抱負。你我相知,應知我心誌所在,非為一時之氣。”

曹憶織聞言,目光微動,她深知黃巢胸懷大誌,卻也心疼他需承受此等委屈。

她輕輕歎了口氣,柔聲道:“舉天,你之心意,我自然明了。隻是這世道艱難,人心複雜,我怕你這一去,非但未能如願,反受其害。你我二人,若能相守,即便粗茶淡飯,亦是幸福。”

黃巢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輕將曹憶織擁入懷中,感受著她的體溫與心跳,心中暗自思量:“想我黃巢,雖出身低微,卻也有淩雲之誌。王鐸雖高傲,但其家族在朝中頗有勢力,若能得其助力,或許真能助我一臂之力,跨過科舉這道難關。隻是,憶織的擔憂亦非無因,這世間,又有多少事能盡如人意呢?”

他輕輕拍打著曹憶織的背,以示安慰,同時也似乎在為自己打氣。

“憶織,你且放心,我黃巢非是任人欺淩之輩。此番我們前往王家,我自會小心行事,不讓他人看輕。我們跟著此人共赴那繁花似錦的長安城,待科舉有成,我定不負你所望。’”

曹憶織抬頭,望著黃巢堅定的眼神,心中雖有萬般不願,卻也知無法阻攔。

她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既有擔憂,也有信任:“舉天,我信你。”

黃巢心中一陣感動,他深知這份深情厚意,此生難報。

他緊緊握住曹憶織的手,仿佛要將這份溫暖永遠鐫刻在心間。

“憶織,走吧。”

說罷,他拉起曹憶織的手,轉身走向門外。

門外,晨光已盛,客棧的喧囂逐漸蘇醒。

黃巢與曹憶織共騎一騎的身影逐漸消失在晨光之中。

曹憶織依然男裝打扮,靠在黃巢的胸前。

她的心中,既有對未來的不確定,也有對黃巢深深的期盼與祝福。

在這場即將展開的旅途中,她所能做的,唯有等待,以及無盡的祈禱。

黃巢與曹憶織緩緩步入王家府邸,門外已是一片喧囂,人聲鼎沸,仿佛春日裏不慎驚擾的蜂群。

陽光斑駁地灑在眾人肩頭,映照著十多名書僮一張張或期待、或焦慮的臉龐。

書僮們各自牽著馬匹,馬兒偶爾發出低沉的嘶鳴,行囊在鞍上輕輕搖晃,發出細微卻不容忽視的聲響,如同即將啟程的預兆。

“這王家,倒真是門庭若市啊。”黃巢輕聲對身旁的曹憶織說道,語氣中難掩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

曹憶織微微一笑,眼神中卻透露出幾分淡然與審視,她輕輕點頭,未置一詞,但那份默契已足以讓黃巢感受到她的心思。

兩人步入院中,隻見一群學子或站或聚,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他們衣著各異,有的華麗,有的簡樸,但無一例外地都懷揣著對功名的渴望與向往。

曹憶織見黃巢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暗忖:“舉天還一門心思以為和王鐸是好兄弟,兩人一起赴京趕考呢,沒想到啊,這王鐸居然叫了這麼多人一起去!”

黃巢逐一與眾人寒暄,從他們的言談中,不難感受到那份對王鐸才學的敬仰與攀附之意。

“這位兄台,你們也是陪王家郎君去長安趕考的麼?”一位麵白無須的書生上前搭話,眼神中帶著幾分熱絡與打探。

“是啊,聽聞王兄即將啟程赴京,特來一同前往。”黃巢回以微笑,話語間不失禮貌卻也透著幾分疏離。

眾人繼續等待,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