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斲窗誰赴救(2 / 3)

張直方輕輕推開門,腳步輕盈地走進房間,手中端著一盞溫熱的茶,臉上掛著關切的笑容。

“黃兄,夜深了,還未休息嗎?”他邊說邊將茶遞到黃巢手中。

黃巢接過茶杯,輕抿一口,暖意逐漸滲透心底,卻未能驅散他心中的陰霾。

“盧龍軍的事,已經不可挽回了吧?”他的聲音低沉而沉重,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

張直方聞言,神色一凜,點了點頭。“是的,父親剛剛得到消息,陳行泰果然發動了兵變,史元忠節度使已經……遇害了。”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哀愁,但很快又被堅決所取代。

“不過黃兄,你不必過於自責,世事難料,誰能料到陳行泰會如此急不可耐。”

黃巢苦笑,將茶杯重重放在桌上,發出“砰”的一聲響。

“若是我能早些回去,或許還能阻止這一切。那些無辜的百姓,本不該承受這樣的苦難。”

他雙唇緊閉,臉色鐵青,周身散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壓迫感,隻覺心中一股怒火難以平息。

“哦?黃兄,此話怎講?”

黃巢凝神看了看張直方,說道:“賢弟,你知道嗎?我此前救你,正是從刺殺節度使史元忠的路上返回陳行泰處複命的。”

“刺殺史元忠?那好啊!可是史元忠並未死於你手吧?”

黃巢疑惑地看了看張直方,點了點頭:“怎的便好了?本來我已經把劍都架到節度使大人的脖子上了,還好我了解了真相,否則,真的要鑄下大錯。”

張直方不覺動容:“黃兄,我剛從營中回來,聽到很多關於你的傳說,你,你,你不會真的就是時常懲戒劫掠百姓的盧龍軍兵痞的黃大俠吧?”

黃巢略一沉吟,微微點頭:“不錯,正是黃某,不過,我沒能救得了史元忠大人,也沒有及時殺了陳行泰,大俠二字,愧不敢當!”

“黃兄,你有所不知,你在民間早已是聲名遠播的黃大俠,那些盧龍軍兵痞的惡行,多虧有你出手製止,百姓們才得以稍得安寧。”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敬佩與感激。

“哦?”黃巢聞言,微微一愣,隨即釋然一笑,“原來如此,我原以為自己做的一切微不足道,未曾想竟能影響到如此多人。”

張直方得到黃巢的承認,興奮地將黃巢的事跡告知了父親張仲武。

不久,張仲武親自來到黃巢的房中,目光中滿是探究與欣賞。

“黃壯士,直方所言非虛,你在民間的聲望極高,實乃我輩楷模。”

黃巢謙遜地搖了搖頭,“張將軍過譽了,在下不過是一介草莽,所做之事皆是出於本心,未曾想過會有如此影響。”

張仲武見黃巢悶悶不樂,淡淡一笑,緩緩道:“黃大俠不必過於自責。史元忠雖為一方藩鎮節度使,但行事卻甚為凶殘。他向來利用盧龍軍欺壓百姓,以求鞏固自身地位。而陳行泰卻更為狠辣,他不僅繼承了史元忠的惡行,更變本加厲,企圖借此嫁禍於史元忠,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黃巢聞言,心中感慨萬千,但表麵上卻未露聲色。

他暗忖:“原來,我大唐遠比我想象中複雜,每個權貴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計、爭鬥。而我,又能改變什麼呢?”

黃巢的心情逐漸好轉,想道:“其實史元忠也好,陳行泰也好,都是不惜以百姓的福祉為賭注的利欲熏心之徒,以求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已。”

這樣想通此節,黃巢心中便也釋然了。

雖然沒有手刃此兩名惡吏,但至少已經盡自己所能,為那些無辜的百姓爭取了一絲光明與希望,這份認知讓他感到一絲慰藉。

不覺便思念起曹憶織來。

此前前往刺殺史元忠,便將曹憶織托付給了陳行泰。

但如今自己刺殺未果,陳行泰冒險發動兵變,想來會遷怒於自己,不知會對曹憶織如何。

想到此處,心如刀割,終於,他緩緩開口:“張將軍,我有一事相求。”

張仲武聞言,抬頭望向黃巢,眼神中透露出幾分詢問。“黃壯士但說無妨。”

“我需知曉一人下落——我的好友曹憶織,他應該已被陳行泰所擄。”

黃巢的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悲痛,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透露出他對曹憶織安危的深切關懷。

張仲武聞言,神色微變,隨即沉思片刻後道:“曹先生之事,我亦有所耳聞。據可靠消息,她確被陳行泰囚於幽州城內,作為籌碼,意圖牽製於你。”

黃巢聞言,緊握的雙拳微微顫抖,心中的怒火如同被點燃的幹柴,瞬間熊熊燃燒。

“陳行泰,他竟敢如此!”他猛然站起,大步流星地走向門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我必須立刻前往幽州,救她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