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算卦(1 / 2)

雍城位於神州大陸的西部,雖然地處偏隅,但卻是大陸諸座大城之一,大概因為它扼守大陸龍脈,雍城往西,是綿延無盡的昆侖山脈,雍城向東,是峰巒疊嶂的太白雲麓,雍城向南,便是巍峨險峻,秀甲天下的蜀山。處在這三山相交,三大道門玄宗勢力範圍彙聚的地方,數千年來,雍城一直是貿易不絕、商賈無數,城內茶樓酒肆、集市花坊,一派繁華景象。

西邊的城門入口處,一少年儼然道童模樣,跟在一算命的老道身後,不時叫罵著:“死老道,臭老道”。走在前麵的老道左手拄著一竹竿子,竹竿頂上掛著一麵八卦旗子,右手端著一寫滿複雜梵文的龜殼,背上背著一竹背簍,裏麵盡是些周易玄黃的物事,活脫脫一個江湖術士,這老道不是別人,正是那日官道上的老頭子。

話說那日老頭子和那少年二人興致高昂的趕往雍城,已經是夜幕降臨,戊時時分了。眼瞅著趕在城門關閉之前到了地方,可奈何城門口的守衛嚴查,所有進城的人都被搜了身,端的在老頭子這裏搜出了一包銀錠子,負責守衛的軍官看著這一老一少,衣衫襤褸,料想也不會有這麼多財物,心下起了貪念,就將這一老一少私自扣押起來。經過那位值守軍官的一番威逼利誘,這爺倆也隻能破財消災,一邊是牢獄之災,銀錠子充公,一邊是不能進城,銀錠子給那位軍爺,這爺倆很明智選擇了後者。接下來的兩天,這對爺倆可就過了好一番苦日子,在城外遠處盤桓遊蕩,白天沿路乞食,夜晚露宿林邊。

今兒一大早,遠遠瞧著西城門值守換崗,想必進城的時候到了吧,爺倆興致勃勃的起身準備進城。才沒走幾步就又為這一身行頭犯起了難,這一身乞丐裝挺難混進城去的。真是人一瞌睡了就來枕頭,想攔著也攔不住,遠遠望見一道士和道童走來,老頭子耍了兩下把戲,一番坑蒙拐騙之下,終於將這一身道士行頭弄到了手。臨走時,那位正牌道士還對這老頭子感激涕林,欲想拜師學藝不成。

老少倆走到城門口,在守城軍士的一番盤查下,總算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一劫,順利的進了城門。城門內,寬闊的青石路,路邊林立的酒肆客棧、雜店商鋪數不勝數,街邊小攤上各種售賣的物品玲琅滿目,少年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震驚到了。自打記事起,那少年就在一小村落裏生活,也不知道父母姓甚名誰,不知道父母是生是死。從小就吃百家飯長大,好在村民們都淳樸善良,每頓飯對誰家來說也就是多雙筷子的事兒。不過小孩子們天真無邪,說話口無遮攔,時間久了和少年一起玩耍的小孩子們總會問起少年父母親的事情,漸漸地都會說他是無父無母的野孩子。也就是從那時起,少年開始變得孤僻起來了,還好後來遇到了老頭子,帶著他離開了那村子,過著四處流浪的生活,至今已經快有四個年頭了。

“臭小子,老頭子不騙你吧,這不就帶你來這大城逛逛了”,老道士毫不客氣在小道士頭上用龜殼敲了兩個響瓜子兒。小道士此時早就被這大城裏的繁華迷住了,哪還有心思和老道士還嘴。爺倆就這樣在城裏麵逛遊著,逛遊了一上午,臨近中午爺倆找了一處街角,正好有個樹蔭,就在那擺起攤子做起“知無不知,知遍上下五千年;算無不算,算盡紅塵億萬客”的算命營生。那二十二個字,還是那小道士費勁心思,琢磨了一上午才琢磨出的,剛一說給老道士聽,老道士立馬就在一個寫楹聯的地攤上賒賬請人做了一個大幅字,掛在了八卦旗子下麵。雖然嘴上說的小道士給的對聯不過爾爾,豎子的水平,不過老道士的行動還是暴露了他自己的水平,不論別人想不想得到,老道士自己是萬萬想不到的。

吃了點從那正牌道士那裏忽悠來的一點幹糧,這一老一小兩道士就在這樹蔭裏過起了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悠哉日子,等著第一隻大魚的上鉤。果不其然,這霸氣的楹聯掛出去沒多久,就有一個落魄的官人模樣的胖子走了過來,遠遠瞧過去,這不正是老道士那天下手的那個倒黴蛋麼,看著來人,老道士心裏還是有些發虛。隻見那胖官人一下子扔了一錠銀子,粗魯的說道:“你這道士,這幾個字口氣還真不小,老爺我還真不信你這邪,今天要是給老爺我算不滿意,老爺我就給你砸了這破攤子”。老道士慢悠悠的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乃是更古不變的常理,小老兒再怎麼算,也終究算不過天道循環,算不過世事無常,算盡天下,不過是黃口小兒信口胡鄒的罷了”。那胖官人還是不依不饒地說道:“不管怎樣,你今天就是算得準也得算,算不準也得算,我就是看一看你們這些江湖騙子的鬼把戲”。老道士一看來者不善,隻好先接過這一單再說,“請問這位官人要算什麼呢,凶吉、財運、官運、桃花運”,老道士接著問道。胖官人說道:“就算凶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