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克服內心的恐懼感(1 / 2)

每一位西點學員都需要冒險,而冒險的首要前提就是克服內心的恐懼。風險愈高,人的情緒愈接近恐慌。要訓練自己在重要關頭處理恐慌的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控製的情境下練習克服恐懼。

一位在越南戰爭中失去一條腿的西點軍官說:“最恐怖的是眼睛看不見的敵人。跟眼睛看得見的敵人作戰,心中多少有些充實感。但在熱帶密林中作戰,看不見敵人,衝進去卻沒有抵抗,時間五分鍾、十分鍾地過去,靜謐中可怕至極,恐怖成了我們心中的敵人。”

為了克服內心的恐懼感,西點所有學員都必須接受體能訓練,參與相當危險的運動。男生要修拳擊和摔跤,而男、女生都要修體操、遊泳救生和肉搏自衛訓練的課程。此外運動競賽也是必修課程,而且學員至少有一季要參加團隊運動比賽,這些都是有可能受傷的劇烈運動。這些必修課程非常重要,它們不僅能鍛煉年輕士兵的體能,同時也教導他們另一項根本的管理技巧:勇敢地麵對危險。

如果你想有所作為就必須要有冒險精神,如果懼怕失敗,不冒風險,求穩怕亂,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雖然可靠,雖然平靜,但那真正是一個悲哀而無聊的人,一個懦夫。最可惜的是,你葬送了自己的潛能。本來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悅,可是你卻甘願把它放棄了。與其造成這樣的悔恨和遺憾,不如去勇敢地闖蕩和探索。與其平庸地過一生,不如做一個敢於冒險的英雄。

用“冒險”這個詞去概括西點軍人克服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品質,是再恰當不過的詞了。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敢冒險,缺乏膽量隻求穩妥,所以一事無成。所謂膽量,就是指做事時膽子要大一點,要克服隻求穩妥的弱點,要敢作敢為、勇於冒險,相信自己能展翅飛翔。有時膽子要大一點不是說要粗枝大葉、閉眼蠻幹,也不是談論隻求前進而不管實際,要分清楚哪個是敢作敢為,哪個是莽撞蠻幹。

西點學員考慮的是:在我們這一生中,在某些時候我們必須采取重大而勇敢的行動,但這隻是在仔細考慮這次行動具有較大的成功的可能性之後,才把膽子放大而采取行動的。

在麵對是否采取行動的問題上,特別是這種行動涉及冒險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猶豫不決、坐失良機;在這種情況中,是傳統的觀點在作怪,“不要魯莽行動,這裏很可能有危險,不要去嚐試”,這常常是明智的勸告。但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威廉?埃勒裏?查寧卻這樣說道:“有時,把膽子放大一點,敢作敢為最聰明。”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麥克阿瑟是遠征軍中勇敢無畏、特別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率領彩虹師自願參加了法國人的突擊隊,在戰鬥中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勇敢。戰鬥進行得非常激烈殘酷,約有六百名德國人被俘,其中一個德軍上校是他親手活捉的。麥克阿瑟因表現突出而獲得第一枚勳章——十字軍功章。後來,美國陸軍也因這次行動而授予他銀星章。提起麥克阿瑟非同一般的勇敢,他的師長說道:“在沒有懦夫的地方,他的勇敢精神還是顯得那麼突出。”有一次,在敵人炮擊期間,他還若無其事地坐在指揮所裏,大家都為他擔心,他卻幽默地說:“能打死我麥克阿瑟的炮彈,德國人還沒有造出來呢!”

彩虹第42師在洛林地區前線堅守了四個月之久,在這四個月中,幾乎一直不斷地進行戰鬥。麥克阿瑟雖然是專職參謀長,但他不斷深入前線,率領和激勵部隊勇敢作戰,同他父親在南北戰爭中所做的一模一樣。他因作戰英勇而獲得服務優異十字勳章。他曾“輕微中毒”,因此而獲得紫心勳章。該師於6月21日終於撤離前線時,軍團司令官——一位法國將軍,表彰了麥克阿瑟對彩虹第42師參謀部的出色指導。此時,該師已成為英勇善戰的部隊,麥克阿瑟也成為法國人盡皆知的美軍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