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奇異詭譎的UFO(中)(1 / 3)

裏巴諾一聽自己的名字,驚訝地大聲喊:“誰在那邊?”

對方沒有回答,隻是反問道:“你是裏巴諾嗎?”

“我是!”裏巴諾老實地回答,“你們究竟是誰?”

對方還是沒有回應,隻是在門口竊竊私語了一會兒。突然,裏巴諾感到非常害怕,他鑽進被子裏,開始小聲祈禱起來。

終於,窗外漸漸明亮起來。窗外的馬廄裏傳來一陣陣馬的嘶鳴聲。萊姆特仍舊對淩晨時發生的事心有餘悸,害怕得不敢出門,可他的工作就是把馬牽到野外,沒辦法逃避。於是,他隻好硬著頭皮走下了樓。

就在萊姆特打開門的一瞬間,眼前出現了不可思議的景象—兩個圓形的物體懸浮在離地2米高的位置,距離萊姆特不足3米遠。

萊姆特睜大眼睛盯著這兩個奇怪的物體,驚恐地喊叫著:“爸爸!爸爸!”裏巴諾跑過來,一把摟住萊姆特,把他保護在身後。這時,裏巴諾仔細地觀察起兩個物體:它們的上部都有像天線一樣的東西,還有火焰從底部的孔洞中噴射而出,看起來像是某種機械裝置。此外,這兩個物體的顏色一個是全黑色,一個是黑白相間。

裏巴諾讓兒子留在原地,自己則小心翼翼地朝怪物靠近。這時,更加恐怖的事情發生了:隻見剛剛還是分開的兩個物體瞬間靠在一起,重疊成一個巨大的球體,體積則是剛才的兩倍。緊接著,從巨大球體的底部噴出黃煙,一邊發著刺耳的聲響,一邊向裏巴諾移動。當裏巴諾感到自己身處險境時,他已經完全被黃煙包圍了。

“爸爸!”萊姆特不顧危險闖進黃煙中,那裏麵煙霧嗆鼻,刺痛眼睛。萊姆特堅持著找尋父親,卻始終沒有找到。不一會兒,怪物發出一陣刺耳的聲音,不見了。黃煙也很快散開了,但萊姆特再沒有找到父親。

事後,裏斯波亞警長跟著萊姆特到現場進行了調查。警長發現,地上有一個直徑約6米的圓形痕跡,從外表可以判斷出,圓圈內的土地曾承受過重壓。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線索。

就在案情陷入僵局時,裏巴諾的工友為裏斯波亞警長提供了一條有價值的線索。據說,裏巴諾曾向他的工友透露過自己在某天黃昏的奇怪經曆。

那天,裏巴諾在穿過一片森林時,看到兩個矮人在挖洞。他們很快發現了裏巴諾的存在,便回頭朝他這邊看過來。這時,裏巴諾發現,他們的眼睛大如鋼球,眼神蒼白而銳利。緊接著,兩個矮人抬起箱子,漸漸消失在叢林中。不一會兒,從遠處傳來一陣機械聲,一個奇怪的物體緩緩上升。

裏巴諾所形容的矮人樣貌,讓裏斯波亞警長立刻聯想到了外星人。難道是裏巴諾在無意中發現了外星人的行蹤,給自己引來了災禍嗎?警方仍舊繼續調查,但至今為止,裏巴諾的下落仍舊是個謎。

客機遭遇UFO進犯

1967年2月2日,秘魯航空公司的一架DC-4客機遭到了不明飛行物的跟蹤,全程長達300千米。事後,40歲的機長奧斯瓦爾多·桑比蒂接受了當地媒體的采訪,並詳細敘述了整個過程。

2月2日18點整,客機從秘魯皮烏拉起飛,目的地是首都利馬。半小時後,飛機到達了奇克拉約的上空,飛行高度為2千米。這時,飛機的右側突然出現了一個發光物體。奧斯瓦爾多吃驚地向物體望去,隻見它看起來像倒置的錐體,正放射出極其強烈的光芒。

當時,飛機離UFO幾千米遠。奇怪的是,UFO始終與飛機保持同樣的高度,而且航速、航向也相同,像是在監視著飛機一樣。但沒過多久,UFO突然改變了速度,像是表演雜技似的,做著奇怪的動作。它一會兒垂直升上天空,一會兒猛地下降到原來的位置。

UFO的怪異舉動立即引起了機組人員的高度重視。同時,奧斯瓦爾多命令機組人員將這件事情通報給了全體乘客。當時飛機上共有59人—52位乘客以及7位機組人員。很快,所有人得知了自己可能正被UFO監視的消息。一時間,緊張的氣氛充滿了整個機艙。

但令人感到幸運的是,UFO雖然不停地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卻始終在飛機右側並列而行,似乎並沒有敵意。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令所有人目瞪口呆,隻見UFO猛地一轉方向,直接衝著飛機飛了過來,它就像支離弦的箭般瞬間掠過了飛機頭頂。

這時,奧斯瓦爾多注意到,UFO一直散發著彩色的光芒:上部發出淡藍色的光,下部則是紅色的光,當它稍微升高一些從飛機上方掠過時,上部的藍光變成了紅光,下部則由紅色光變成了橙色光。奧斯瓦爾多還發現,UFO的底部就像漏鬥一樣。據目測,UFO上部最寬的部分直徑足有70米。UFO從飛機上方掠過後,便一直在飛機左側飛行,距離保持在3千米左右。

奧斯瓦爾多試圖同利馬機場的地麵控製塔台取得聯係,卻發現無線電裝備失靈了,機艙內的燈光也變得十分微弱。奧斯瓦爾多想試著修理好無線電收發機,但始終沒什麼效果。這期間,UFO一直跟蹤著飛機,時間竟然長達1小時之久。夜幕四合時,它才突然離去。

當奧斯瓦爾多走到客艙時,發現乘客們都嚇得麵如土色,幾位女士甚至號啕大哭起來。UFO消失後,奧斯瓦爾多又一次打開無線電收發機。這次,無線電收發機終於恢複了正常。奧斯瓦爾多立刻與利馬地麵控製塔台取得了聯係。這時,機艙內的燈光也恢複到了正常狀態。

正當奧斯瓦爾多向地麵導航人員報告這件事時,UFO再次飛了回來,並且它的旁邊還有另一個不明飛行物,它們一同朝飛機的方向飛來。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的神經再次緊繃,但出人意料的是,當UFO剛接近飛機就眨眼間飛逝而去,便再也沒有出現。

UFO終於消失了,但經曆這一恐怖過程的人仍舊沉浸在忐忑的情緒中,久久難以平靜。令人疑惑不解的是,UFO為什麼始終跟蹤著飛機呢?難道有人在觀察、監視飛機的一舉一動嗎?他們這樣做又有什麼樣的目的呢?由於缺乏更多的可靠資料,這件事也伴隨著UFO的消失成了永遠的謎團。

來意難測的神秘天體

1991年底,一個神秘天體的出現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高度重視。這一天體看上去像一顆小行星,並不斷向地球靠近,不過它最終未對地球構成威脅,而是與地球擦肩而過。一時間,“如何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成為當時熱門的天文話題。在這一神秘天體墜入深深的宇宙空間之前,天文學家們都感到驚訝而不安。他們將該神秘天體命名為“1991VG”。可時至今日,也沒有人知道它究竟是小行星,還是外星智能生命製造的飛船。

1991年11月6日,美國天文學家吉姆·斯科蒂首先發現了“1991VG”。最初,吉姆認為這是一個NEO(近地物體)。吉姆稱,這極有可能是個小行星。實際上,類似的小行星在太空中還有許多,它們周期性地飛臨地球,但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所以多數公眾對小行星的行蹤不感興趣。

1994年,“1991VG”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了,連媒體都很少提及它。但在1995年4月,英國知名天文學家鄧肯·斯蒂爾的一篇文章再次將“1991VG”推進了人們的視野。

鄧肯·斯蒂爾當時任職於英國索爾福德大學,他大膽指出,這個神秘天體不是近地物體,而有可能是其他星球派來的飛船。

斯蒂爾認為:“我們可以在掌握材料的基礎上對不明飛行物的身份提出各種猜想。”斯蒂爾隨後提出了三種可能:“第一,‘1991VG’是一顆小行星;第二,它是一艘人造飛船,即一個被廢棄的火箭助推器或者早期發射到太陽軌道上的探測器;第三,它可能是外星人的飛船。”那麼,這個神秘的天體究竟是什麼身份呢?

斯蒂爾通過研究地球的早期發射記錄發現,1958~1960年間,人類發射了7個無人探測飛船, 包括“開拓者”探測器1號、3號、4號和5號,“月球”探測器1號、2號和3號。這一範圍非常小,顯然沒有足夠的數據能證明“1991VG”是人造飛船。另外,這些探測器通常都是體積較小的物體,有的已經返回了地球,而未返回的“月球”2號探測器已經在月球上墜毀了。

當然,太空中還有1974年12月發射的“太陽神”1號以及1975年6月發射的“金星”9號探測器。但斯蒂爾稱,它們分別被發射到太陽軌道及金星軌道,除非有外力影響探測器及其助推器的飛行軌道,否則它們不會變成“1991VG”。而從發射時間上分析,“1991VG”也不可能是載人的“阿波羅”號係列探測器的助推器,因為“阿波羅”號的發射時間在1968年10月和1972年12月之間。斯蒂爾由此得出結論:所有已知的人類發射的探測器都不可能是“1991VG”。

排除了探測器的可能性之後,斯蒂爾把他的研究重點轉移到了“自然天體”方麵,例如小行星,但這種推斷很快被推翻了。因為“1991VG”會發出規則的閃光,說明它不可能是普通的小行星。同時,如果是自然天體的話,由於近地軌道地心引力的影響,“1991VG”會最終進入一個不穩定的軌道,但事實上“1991VG”的軌道非常穩定。因此,斯蒂爾自信地斷言,“1991VG”不是小行星。

前兩種可能都被推翻了,那麼,“1991VG”是外星人的飛船嗎?有人猜測,外星人為了探究宇宙空間的奧秘,將這一物體“放逐”於茫茫宇宙間,去完成某項特定的勘察或研究任務,而它卻誤打誤撞地闖進了地球的“領域”。但最終,由於缺乏材料支持,這一猜想還是無法成立,“1991VG”的身份成了永遠的謎團。

令人眩暈的詭異圓盤

在眾多目擊UFO事件的報告中,有相當一部分目擊者曾近距離接觸過飛碟。據他們觀察,飛碟有時整體極速旋轉,有時是某一部分自轉。於是,人們不禁產生疑問:飛碟為什麼要這樣運動呢?這樣的運動方式又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呢?有人認為,旋轉的運動方式能有效抵禦空氣對飛行物的阻力,如果這一技術能夠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勢必將引起一場新的技術變革。

當然,飛碟不是持續旋轉的。起飛時,有的飛碟會出現上半部分開始旋轉的現象;升離地麵時,飛碟的旋轉速度逐漸加大,並最終達到極高值;而當它飛到空中時,有的則會一直旋轉,有的則時而旋轉時而靜止不動。

大量目擊報告表明,旋轉是飛碟的共同特點之一,同飛碟類型並無關係。同時人們還發現,會旋轉的飛碟有球形、卵形、圓盤狀等等。但無論哪一種飛碟,都同地球的飛行設備有著明顯差異,甚至連發出的聲音都毫不相似。

不難設想,無論是整體旋轉還是某部分旋轉,其目的都是為了保證飛碟在空中的高度穩定性。而科學家們通過大量實驗性研究發現,高度旋轉的確有助於維持物體在高空的穩定。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如果能令坐在飛碟中的乘員平安無事,飛碟的旋轉部分就隻能是它的表層部分。因此,人們隻能作出這樣的推斷:飛碟的外部機構與內部機構之間設有某種連接裝置。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飛碟外殼上的舷窗就會隨飛碟外殼不停轉動,每當飛碟乘員需要向外望時,飛碟就會停止旋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飛碟有時會從旋轉狀態變為靜止。

站在科學的角度來看,旋轉的方式是非常先進的技術水平,但在目擊者的眼中,這種極速的旋轉卻顯得詭異而恐怖。

1962年的一天晚上,一位美國農場主驅車行駛在野外,當他不經意間抬頭時,發現一個物體從天空中墜落下來。農場主原以為這隻是一顆“隕星”。突然,這顆“隕星”一下子懸停在了附近的山腰。這時農場主才看清,這個物體根本不是隕星,而是一架正在旋轉的圓盤狀飛碟。農場主緊張地向飛碟方向張望著,他發現飛碟上隻有一個舷窗。出於好奇,農場主用汽車燈光向飛碟發出了幾次光信號。忽然,令人意外的事發生了:圓盤停止了旋轉,飛碟上唯一的舷窗對準農場主的方向一動不動。飛碟的這一動作令農場主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飛碟突然停止旋轉,是要發動攻擊嗎?一瞬間,農場主由好奇變為了極度的恐慌。幸運的是,飛碟並沒有進行攻擊,而是靜止懸浮了一會兒便飛走了。離開時,飛碟又恢複了旋轉。

這段經曆雖然短暫,卻給農場主留下了難以抹去的恐怖記憶。飛碟從旋轉到靜止,將舷窗對準了自己的方向,這是否說明,飛碟裏的人已經發現了他,所以才會透過舷窗向這個方向張望呢?

同這位農場主有過相同經曆的目擊者還有很多。大量的事實和研究證明,旋轉並不是飛碟飛行時的一個固定屬性。那麼,飛碟的旋轉究竟取決於什麼因素呢?也許要等到人類掌握了這種技術,這一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美國再現外星人殘骸

如果說外星人真的存在並且登陸過地球,那麼最直接的證據便是將外星人的圖片甚至是外星人遺骸展示在世人麵前。據稱,在著名的“羅斯韋爾事件”之後,美國又發現了外星人,並掌握了圖片和精確的分析結果,讓此事提高了可信度。

披露這宗奇案的是美國著名UFO研究專家威涵博士。他一直相信外星人在不斷造訪地球,有的甚至因飛碟墜落而失去了生命。威涵博士曾努力收集相關信息,並掌握了約15000份政府的公文。據稱,這些公文記載了許多不明飛行物在美國境內失事的案例。威涵博士還稱自己曾親眼目睹過外星人的屍體,幾位檢驗過外星人屍體的驗屍官願意為此事作證。

此外,威涵博士還獲得了一批外星人屍體的照片,這些照片均由美國海軍攝影官員拍攝而成。兩家非常有聲譽的攝影實驗所使用化學方法對照片進行了檢驗,並證實它們不是贗品—照片年代確實,沒有疊影、塗改、縮影等跡象。

威涵博士向人們展示這批外星人屍體的照片時,講述了這一事件的發生經過。1948年7月的一天夜晚,美國空軍雷達網上突然出現了一個高速飛行的物體。最終,不明飛行物在墨西哥境內墜毀,墜毀現場位於得克薩斯州拉列多鎮以南48千米的地方。

事件發生後,墨西哥政府立即封鎖現場,並通知了美國政府。美國政府當即派出一批官員和專家趕往現場。同行者中有一位海軍的攝影官,而威涵博士展示的照片正是出自這位攝影官之手。另外,有軍官作證說:“墜落的不明飛行物爆炸焚燒,剩下的殘骸和兩具外星人屍體均被送到了俄亥俄州的賴特派遜美國空軍基地進行檢驗。”據披露,被燒死的外星人身穿太空服,頭戴太空盔,身高僅1.4米,男性,頭部比地球人略大。

一位從事UFO研究30餘年的專家史稱飛說,他收集了許多地球人接觸外星人的目擊報告,從這些報告中可知,常見的外星人身高一般為1~1.5米,就像未發育的少年,但他們的頭部非常大,呈梨狀;沒有眉毛、上眼皮和鼻子,隻有鼻孔;全身沒有毛發,也沒有頭發;他們臂長過膝,手指間有鴨蹼似的薄膜;很多外星人穿著太空裝,因此皮膚看起來呈灰白色。另外,多數外星人可以用心電感應的方式同人類交流。

而在威涵博士所展示的照片中,外星人屍體的特征與史稱飛所描述的基本吻合。難道,外星人屍體是確有其事嗎?現場照片、軍官證詞都讓這件事變得非常可信。但遺憾的是,這件事並未得到官方證實,因而直到現在,它還是一個懸而未解的謎。

人類直升機不敵UFO

1978年10月18日,勞倫斯·科因中尉駕駛一架美軍直升機飛往克裏夫蘭,同行的還有三名機組人員。

他們從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出發40分鍾後,抵達了曼斯菲爾德上空,當時的飛行高度為750米。這時,機組人員發現,一個閃著紅光的物體出現在飛機東方,並高速靠近。為避免相撞,科因中尉當即將飛機高度下降到510米。

當距離飛機大約150米遠的時候,不明飛行物突然停了下來。科因中尉這才看清,這是一個巨大的灰色金屬飛船,長約18米。它前部邊緣閃著紅色的光,後部則閃著綠燈,中間有圓形的蓋子。突然,不明飛行物上的一盞綠燈旋轉了起來,緊接著,整個飛機的座艙都被綠色的燈光照亮了。科因立即用無線電向地麵控製塔台發出求救信號,但無線電設備竟莫名其妙地失靈了。這時,更恐怖的事情發生了,科因發現,儀器盤和氣表盤顯示直升機正在極速上升。

這怎麼可能呢?難道直升機突然失去了控製嗎?“我簡直不敢相信,”科因事後回憶說,“當時的高度已經達到了1000米,但我並沒有拉升操縱杆。控製係統似乎被某種力量設定為上升20度,在幾秒鍾裏我們就從510米爬到了1000米,卻沒有感到壓抑或呼吸困難,也沒有噪聲,這太令人費解了。”一個輕微彈跳之後,不明飛行物便呈“之”字形向西北飛去了。7分鍾後,直升機上的無線電設備又恢複了正常。

無線電設備失靈,瞬間上升了490米,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UFO控製了直升機嗎?UFO這樣做是在同直升機開玩笑,還是在向地球的航空航天技術挑釁呢?UFO的目的無從知曉,但如果直升機確實遭到了UFO 的控製,無疑,UFO擁有著遠超於直升機的製造水平。事實上,科因的經曆並非偶然,直升機在空中遭遇UFO的報告還有許多,但在很多情況下,直升機的性能都比不過U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