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送人一頂“高帽子”

成功金言:

人人都需要一頂“高帽”,但並不是所有的“高帽”都是一種形式。隻有既好看又不會被風刮倒的“高帽”,才能有市場。

包德文鐵路機車工廠總經理華克倫,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能得到一個人的敬重,並且對他的某種能力表示欽佩的話,你就能指導這個人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假定對方擁有你所看重的品質,給他一個美好的名譽。那麼,他盡其所能,也不願意使你感到失望的。

人人都需要一頂“高帽”,但並不是所有的“高帽”都是一種形式。隻有既好看又不會被風刮倒的“高帽”,才能有市場。

卡耐基的朋友琴德太太,住在紐約白利斯德路。她剛雇了一個女傭,告訴她下星期一來工作。在這位女傭到來之前,琴德太太打電話給那女傭以前的女主人,向她了解情況。那位太太指責說,這個女傭不夠誠實,人也懶惰。然而,當那女傭來上班的時候,琴德太太卻說;“妮莉,前天我打電話給你以前做事的那家太太。她說你誠實可靠,會做菜,會照顧孩子,不過她說你平時很隨便,總不能將房間整理幹淨。我相信她的話是沒有根據的,你穿得很整潔,這是誰都可以看得出來的。我可以打賭,你收拾的房間,一定同你的人一樣整潔幹淨。我也相信,我們一定會相處得很好。”

是的,她們果然相處得非常好,妮莉不得不顧全她的名譽,琴德太太所講的,她真的做到了。她把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寧願自己多費些時間,辛苦些,也不願意破壞琴德太太對她的好印象。

在現實的交往中,大凡向別人敬獻諂媚之詞的人,總是抱著一定的投機心理,他們自信不足而自卑有餘,無法通過名正言順的方式博取對方的賞識,表現自己的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隻好采取一種不花力氣又有效果的途徑--諂媚。

誰知,恭維別人也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所謂的“拍馬屁”、“阿諛”、“諂媚”,都是技藝拙劣的“高帽工廠”加工的“偽劣產品”,因為它們不符合讚美和恭維的標準。

運用“多送高帽子”的辦法不是沒有風險的:送的時機對不對?“帽子”大小合不合適?等等,都可能導致無法預料的後果。常言說,伴君如伴虎。晚唐時,沙陀部落酋長李克用,出生時即瞎了一隻眼睛,他生性殘酷,人稱“獨眼龍”。一天,他叫一位名叫孫源的畫家替他畫一幅肖像。畫家想了想,畫成一幅右臂執弓,左手撚箭,歪著頭,閉著一隻眼,好像正在檢查箭杆彎直的樣子。這張畫一則表現了他威武的神情,二則掩蓋了他一隻瞎眼的缺陷。由此可見,送高帽者必須學會腦筋急轉彎,必須有應變之才。隻有這種人才能把“多送高帽子”的計策發揮得淋漓盡致。

有人認為送高帽子不嫌多,但厚黑學家李宗吾認為這隻說對了一半。這樣做是在進行一種人情鋪墊,在為說話辦事埋設伏筆,所以說才可能“終得馬騎”。但是使用這一計策還有一情況需要特別注意,即在關鍵時刻對症下藥地送上一頂規格得當的“高帽子”,可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唐貞觀八年劍南道巡查大使李大亮出巡,發現一個叫李義府的人才學出眾。於是舉薦其才,對策中第,補為門下典儀,由此,李義府便躋身於朝廷。在此期間,又得到黃門侍郎劉洎和侍禦史馬周的賞識,此二人又合力向唐太宗舉薦。唐太宗召見他,令他當場以“詠鳥”為題,賦詩一首。李義府脫口吟道:“日裏揚朝彩,琴中聞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李義府的詠鳥濤充分流露出他想做朝官的急切心情。唐太宗聽後頗愛其才,便說:“與卿全樹,何止一枝!”授予他監察禦史,並侍晉王李治。晉王立為太子,他又被授予太子舍人。因其文翰不凡,與太子司儀郎來濟被時人並稱為“來、李”。李義府曾寫《承華箴》上獻,文中規勸太子“勿輕小善,積小而名自聞。勿輕微行,累微而身自正。”還說:“佞諛有類,邪巧多方,其萌不絕,其害必彰。”

看來,李義府正是一個厚黑大師,自己本就是一個佞邪之輩,卻能大義凜然地發表一篇宏論,這正是在自己的“黑心”上蒙一層仁義道德的做法。太子將此箴上奏,太宗很欣賞,下詔賜予李義府帛四十匹,並令其參與撰寫《晉書》。其實這是一種最高明的“捧”,因為這裏隱藏著這樣一種邏輯,我是一個正人君子,主子非常敬重我這樣的正人君子,那麼,你的德行修養自然也很高了。

太子李治繼帝位,李義府升為中書舍人。後兼修國史,加弘文館學士。李義府的青雲直上,頗引起朝臣們的注意,特別是他由劉洎、馬周引薦而來,又與許敬宗等相聯結,虛美引惡,曲意逢迎,長孫無忌奏請高宗貶他到壁州做司馬。詔令尚未下達,李義府已有所聞,急忙向中書舍人王德儉問計。王德儉是許敬宗的外甥,其貌不揚,詭計多端,善揣人意。他向李腑獻計說:“武昭儀方有寵,上欲立為後,畏宰相議,未有以發之。君能建白,轉禍於福也。”於是,李義府馬上行動,當王德儉在中書省值宿時,李義府代替王德儉值夜,立即上表高宗,謊稱立武昭儀為皇後是眾望所歸,請廢王皇後,立武昭儀為後,高宗聞後正合心意,馬上召見了李義府,不僅賜給他寶珠一鬥,還將原來貶斥到壁州的詔令停止不發,留居原職。武昭儀也秘密派人向他表示感謝。不久,李義府與許敬宗、崔義玄、袁公輸等人結為武昭儀的心腹。是年七月,李義府又超升為中書侍郎;十月,王皇後廢為庶人,立武昭儀為皇後,十一月,李義府又自中書侍郎拜為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並賜爵廣平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