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崔穎眉梢一挑。
在宮外風雨欲來的敏感時刻,楊國忠和楊錡終於還是走到一起了。兩人聯袂而來,這是要代表楊家表達訴求了?
崔穎心裏暗暗道。
她定了定神,望向了同樣一臉複雜之色的皇妃楊三姐兒。而楊玉蓮則很少拋頭露麵,幽居深宮,教養女兒。
楊三姐懷裏抱著幼女,身旁還有兩個如花似玉的雙胞胎女兒,連生三女對楊三姐來說無比的鬱悶,但這並不能妨礙若然、含嫣兩個小公主成為宮裏的寶貝疙瘩。
兩三歲左右的如若明珠花露一般的女孩兒,是最可愛的時節。無論是張瑄的女人們,還是宮女,以及宮外的皇族,都對若然和含嫣寵愛有加,視若珍寶。這多少讓楊三姐的心情有些平衡起來。
見崔穎目光投射過來,若然和含嫣挓挲著小手顫巍巍跑過來,脆生生道,“皇後阿娘,抱抱!”
“含嫣也要抱抱!”
崔穎眼眸中閃過一抹柔色。她憐惜地俯身下去,一手一個抱起若然和含嫣,向楊三姐笑道,“三姐,你陪我見見楊國忠和楊錡?”
楊三姐點點頭,施禮道,“但憑皇後妹妹做主。”
皇後的中宮門外,戒備森嚴。
麵色肅然的宮禁宿衛列成兩排,楊國忠和楊錡身穿官袍,神色極其凝重。這一次,楊錡是被楊國忠拖了來,本非他的自願。
但在目下這種時刻,楊錡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因為他覺得楊國忠說得有理,他們作為楊家人應該捆綁起來,團結力量大嘛。
楊國忠果然沒有見李倓。李倓心裏在想什麼,楊國忠比誰都清楚。但楊國忠卻堅決抵製複辟回李唐時代,因為他本是叛唐之人,與李亨父子關係較為惡劣。一旦李唐複國,他的利用價值失去,李倓第一個拿下的就是他楊國忠。
楊國忠心裏很明白這一點。他在中華朝廷還能站住腳,是因為宮裏有兩位姓楊的女人。
楊國忠並無真正的反叛之意,他是想趁亂起勢,趁郭子儀還未返京,聯絡諸臣,擁立小皇子張乾為帝,然後以首輔大臣和顧命大臣的名義監國,號令天下。從而因此取代郭子儀和陳希烈在朝中的地位。
楊國忠確信皇帝是戰死在了與大食人交戰的戰場上。他在軍中也有暗哨,傳回來的信息表明,當日皇帝親自率軍壓陣,結果數十萬人慘烈作戰的戰場上,平白地失去了皇帝的蹤跡。郭子儀再三派人尋覓未果,這才會同諸將壓製消息,率軍班師凱旋。
一旦讓郭子儀統軍回返,由郭子儀擁立小皇子張乾登基即位,郭子儀的地位就無人可以撼動。既然如此,楊國忠就要先行一步,搶在郭子儀的前麵。
他跟楊錡把話挑明,指出了這是楊家人起事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楊錡終於還是動心了,他也想趁機再進一步,將權勢鞏固到一個巔峰。
至於李倓等人在背後的蠢蠢欲動,楊國忠嗤之以鼻。不過,他也沒有抵製,覺得不妨讓李倓等人鬧一鬧,這樣會給宮裏的幾位增添一點壓力。
“兩位楊大人,皇後娘娘有請。”
禁衛出宮來報。
楊國忠和楊錡定了定神,互相對視一眼,大步流星地走進了中宮。
正殿。
皇後崔穎鳳冠霞帔麵色凜然端坐其上,楊三姐則坐在她的一側,穿著華麗的宮裙。
楊國忠和楊錡拜了下去,“臣楊國忠(楊錡)拜見皇後娘娘,拜見麗貴妃娘娘!”
崔穎笑了笑,“兩位楊大人請起。不知兩位進宮來見本宮所為何事?”
崔穎不準備跟楊國忠廢話了,直接就捅破了窗戶紙。
“娘娘,最近朝野上下紛雜混亂,天下動蕩……天下不可一日無主,臣以為,為天下計,當立即讓小皇子張乾即皇帝位,號令朝廷,以安天下。否則,必生禍端!”
楊國忠斟酌著言辭,恭謹道。
崔穎皺眉不語,卻是掃了楊三姐一眼。
楊三姐勃然色變斥責道,“楊國忠,楊錡,你們好大的膽子!陛下西征尚未返京,這天下之主永為陛下,小皇子尚還年幼,如何能繼承皇位?”
楊國忠毫不畏懼地抬頭望著楊三姐,竟然涕淚交集,跪拜在地哭號道,“麗貴妃娘娘,陛下遭遇不測,駕崩於戰場之中,郭子儀隱瞞不報,必有異心。而此刻,李唐故舊蠢蠢欲動,朝廷上下動蕩不安。若是再不擁立皇子稱帝,我朝危矣啊!請皇後娘娘和麗貴妃娘娘三思啊!”
楊錡也哭號起來,拜倒在地,“娘娘,臣受陛下隆恩,當此危難關頭,必誓死以報陛下!皇子雖然年幼,但有我等老臣在,天下何愁不能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