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穎長出了一口氣,與楊三姐交換了一個眼神。、
崔穎本來以為楊國忠兩人進宮是有逼宮嫌疑,準備策應李唐複辟,卻不料楊國忠是抱著擁立小皇子自己當顧命大臣的心思。這種心思雖然也有野心和私心,但終歸還不是反叛。
楊三姐又斥責道,“放肆!楊國忠,楊錡,爾等敢詛咒陛下!陛下不日即將返京,爾等再不退下,再要胡言亂語,小心爾等的腦袋!”
崔穎淡淡一笑道,“楊國忠,楊錡,本宮看在爾等兩人對社稷江山、對陛下尚有幾分忠誠的份上,今天的話就權當沒有聽見。爾等退下吧!”
楊國忠咬了咬牙,沉聲道,“娘娘有所不知,李倓如今串通罪臣程千裏,串聯諸多李唐故舊,甚至還外通範陽藩鎮張同,意欲複辟李唐,如今情勢萬分危急,若是娘娘再不決斷,悔之晚矣!”
崔穎臉色一變,猛然揮了揮手道,“楊國忠,你這是再威脅本宮嗎?”
楊國忠抱拳躬身道,“臣不敢。臣隻是實話實說而已。”
“你退下吧。無論如何,陛下尚在,小皇子登位之說大逆不道,且不可再提。”崔穎冷冷道,霍然起身,怒視著楊國忠。
楊國忠還待要說什麼,楊錡悄然扯了扯他的衣襟。
……
……
“皇後妹妹,楊國忠和楊錡不可靠,以奴家看,不如……”楊三姐輕輕道。
崔穎搖頭歎息,“一切還是得等陛下回來再說。也不知道陛下是何居心,搞了這麼一出,讓中京城動蕩不安,咱們在宮裏也不得安生。”
楊三姐幽幽一歎,“誰知道呢。對了,皇後妹妹,剛才楊國忠說了,李倓那些人蠢蠢欲動,還勾結了範陽的張同?他們會不會……”
楊三姐的臉上微微有些擔憂。
崔穎清秀的臉上浮起一抹鎮定和從容來,她輕輕道,“三姐你放心吧。張同會不會背叛陛下,我拿不準。但縱然是張同有了野心,李倓這些人也是瞎折騰一場。中京和河南有顏真卿的十萬大軍在,固若金湯。”
“顏真卿兩次進宮來,我隱隱都覺得他話裏有話……”
楊三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道:搞不好這小冤家早就給了顏真卿的準信兒,準備借顏真卿的手去做一些事情。
其實以崔穎和楊三姐的才智,大概都猜出了自己皇帝丈夫的真實心思。他是想讓有些人鬧騰起來,讓一些潛在的隱患暴露出來,然後趁勢下刀為中華朝廷做做手術。
李倓等人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悲劇的命運。而楊國忠及楊家,會不會也在皇帝的清洗範圍之內,楊三姐沒有把握。
其實,張瑄這就相當於設下了一個必死之局。李倓明知陷阱還是往裏跳進來,然後一些對新朝擁有異心的潛在毒瘤,就會因此爭相恐後地冒出來。
張瑄的做法是最簡單的甚至有些低級,但效果卻是最明顯的。
沒有人想到皇帝會“開這種玩笑”,更沒有人想到,當漫天的皇帝駕崩的謠言傳播天下時,郭子儀竟敢不站出來澄清,這可是死罪。
出了宮,楊國忠的臉色有些陰沉。
楊錡皺著眉頭望著他,默然不語。
良久,楊國忠才冷笑道,“等李倓那些人逼到宮裏,看她怎麼辦!現在的當口,不如老夫給李倓加把火!”
楊錡眉頭更加緊皺,他壓低聲音道,“三哥,京裏有顏真卿在,他的十萬大軍守住中京和河南,就算是李倓能拉攏到張同,恐怕也難成氣候。郭子儀已經進了關,大軍不日即至,張同敢不敢從賊,還很難說。”
“張同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張同雖然對皇帝有些忠心,但張家那些人卻對皇帝恨之入骨。張家這些人都跟李倓攪和在了一起,為了保住家族,張同也隻有上李倓的賊船了。”
楊國忠陰狠地跺了跺腳,“還記得那個張良娣嗎?老夫得到消息,張良娣脫去道袍,又去了唐王府,與李亨言歸於好了。”
“這一次,李倓肯定是要破釜沉舟了,張同坐擁範陽,接渤海之地,縱然京裏大事不成,李倓也會借助張同的力量,割據範陽,自行複唐。”
“我們怎麼辦?”楊錡嘴角哆嗦了一下。
“靜觀其變,渾水摸魚。李倓想要拿下中京,可能性不大。老夫聽聞他正在串聯朝臣,上書複唐,可顏真卿是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因此,李倓肯定會提前逃亡範陽,待李倓逃離中京,我等再進宮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