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海戰先鋒潛水機器人 第四章 深海潛伏的未來海戰機器人
(一)緊急下潛:深海自主式機器人它是一種采用了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傳感器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水下機器人。
它潛入水中以後不依靠從水麵艦艇上發出控製指令引導它的行動,而是通過門身攜帶的傳感器感受周圍環境,測定自己在海底的位置,借助全球定位係統或其他導航設備引導自己的行動。
遇到障礙時可以測量它的大小、位置,確定如何避開障礙,沿著正確的航線繼續前進。
到達指定海域以後,根據預先設計的程序,完成賦予它的各項任務。
它的體形類似海豚,全長10.5米,寬1.83米,左右兩側各有1隻機械臂。
它的電源可用銀鋅電池或燃料電池。
控製艙內裝有高速計算機,運算速度達3000萬~1億次/秒。
傳感器艙可根據實際需要安裝不同儀器,可以裝雷達和電視攝像機,也可以裝聲納、磁場探測器,數字識別係統和編碼器等。
它還采用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可對多種航行路線、通信方式、目標類別、攻擊方式進行選擇。
行駛時,機器人通過高保密定向探測器對海底連續掃描,然後對反射回來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明海底地形變化狀況和行走路線。
目前采用的是全頻譜通信體製,可與岸上指揮中心保持按時雙向聯係。
今後計劃用藍色激光通信係統,可向空中發射激光,與通信衛星保持聯係。
它可以每小時20海裏的速度在海底行走。
用燃料電池驅動內燃機工作時,可以提高速度2倍以上。
用巡航速度行駛時,最大活動半徑2800千米,如增加副油箱,作用距離還可以增加一倍,可在8000米深的海底潛伏3個月,平時可以用軍艦或商船將它部署在近海海域擔任巡邏、警戒,發生戰爭時可以派它到深海區執行各種戰鬥任務。
根據攻擊目標性質的不同,可以給它配備不同的武器裝備。
在執行掃雷任務時,可以利用前艙或機械臂上的掃雷工具。
用做水下攻擊武器時,可以攜帶一枚魚雷或者一個戰鬥部。
發現目標後發射魚雷實施攻擊。
也可以發射潛射導彈攻擊水麵艦艇或岸上目標。
如果敵艦艇采用的是螺旋槳推進裝置,可以發射一種特殊的戰鬥部,該戰鬥部命中目標後施放出大團高強度線繩,纏繞到螺旋槳上使它無法正常旋轉。
對大麵積海域進行警戒時,可以派出一支機器人隊伍,各個機器人之間相隔200海裏進行監視。
在敵人控製的海域作戰時,可通過人造衛星、空中預警機對其實施遙控。
(二)聲東擊西:超小型智能深海機器人它的外形十分像烏龜,身長隻有3.5米,體寬0.9米。
它通過CCD電荷耦合式攝像機、電視圖像增強器和精度傳聲導航係統,以及專門設計的三維空間解算係統,可以精確測定海底物體的位置,拍攝清晰的圖像。
必要時可以穿越敵國海域潛入北極冰層底下拍攝海圖,搜集情報並存入存儲器。
在它身上可以安裝分級式實時控製係統,從而使一個控製指令經過信息處理機處理後,把控製指令迅速傳遞給潛水器的發動機、傳動機構和轉換器。
各種傳感器獲得的信息也並入程序處理,把從海底現場獲得的圖像與預編程序輸入的信號進行對比分析,對出現的偏差進行修正,使機器人循著準確的航路前進。
還可以采用更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一專家係統,不但使它進一步提高獨立思維的能力,而且使各個機器人之間可以聯網工作,各種傳感器獲得的信息使所有機器人都能成果共享,最終使它能夠像一支艦隊的旗艦一樣,率領一支潛水機器人部隊,去完成各種戰略任務或戰役戰術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