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海戰先鋒潛水機器人 第四章 深海潛伏的未來海戰機器人(3 / 3)

如果能納入海軍的潛艇技術計劃,“蝠鱝”潛水機器人可望在2010年投入使用。

美國的海軍研究人員預計,將來一艘潛艇可嵌入4個“蝠鱝”潛水機器人而不影響潛艇外形。

“蝠鱝”嵌入潛艇內時,艇內人員可使用其探測器和武器,當它被釋放出去後,可對其進行遙控。

研製“蝠鱝”潛水機器人需要繼續研究的關鍵技術主要是:①結構。

釋放和回收時與潛艇的連接方式,貯能和電推進技術,外掛武器的貯存與發射,潛水器消聲係統設計。

②通信。

如何保證水下通信安全,如何接收來自衛星的高數據率通信。

③傳感器。

敵我識別技術,鑲嵌在潛水機器人上用於測量聲信號的探測器,自動化、非聲學、信息管理和數據融合技術等。

④武器。

先進的定向能武器和超高速水下武器的研製技術。

(七)雄才大略:“近、遠朔水雷偵察係統”美國“從海到陸”戰略需要一種適應淺水作戰的特殊傳感器,而利用潛水機器人在淺水中偵察是它的一種選擇方案。

美國為發展更先進的潛水機器人還在利用XP-21潛水機器人試驗如下幾方麵技術:能源係統、推進係統、傳感器、信號處理、通信、精確導航、自動控製和聲特征減少以及對艇的整體優化設計。

美國海軍正在研製“近期水雷偵察係統”(NMRS)和“遠期水雷偵察係統”(LMRS)兩種潛水機器人。

NMRS係統設計已於1996財年初完成,已於1998財年成為攻擊型核潛艇的製式裝備。

NMRS的直徑為533毫米(與大型魚雷的直徑相同),總長5230毫米;它將裝載前視聲納、側視聲納、尋的和對接聲納等先進傳感器;能在深水和12米深的淺水中工作;航速4~7節,光纜長56千米;任務持續時間4~5小時;全部探測數據傳送到母艦處理。

預計15年內花15億美元采購10~12艘。

LMRS係統,由於采用了更為先進的傳感器和高能量密度的推進係統,其偵察與反雷能力將比NMRS係統有很大提高。

另一種由潛艇攜帶用於搜索水雷的潛水機器人,它裝有側掃描聲納和全球定位導航係統,能從潛艇的魚雷管中發射,已於1996財年進行演示,遠期計劃中的潛水機器人到2004年以後才能服役。

為使核動力帶艇能布放與回收潛水機器人,美國計劃改裝SSN-688和“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正在設計的新型核潛艇也將也有這種能力。

美國“21世紀水麵艦”上也搭載2艘遙控獵雷機器人和2艘潛水機器人。

(八)攻防尖兵:遙控潛水機器人遙控潛水機器人(ROV)與炸藥相結合組成的獵雷係統已成為美歐許多國家獵雷艦艇的主要裝備。

法國已向14個國家的海軍出售了近350個ROV獵雷係統。

該係統由母艦布放,被操作至被懷疑目標附近,利用電視攝像機或高分辨聲納識別目標,一旦確認為水雷,便投放炸彈,迅速返回母艦,隨後,從母艦擲出手榴彈或發聲編碼信號引爆炸彈,炸毀水雷。

對於錨雷,獵雷具則用切割器切斷雷索,待水雷漂浮水麵時再給予摧毀。

目前,國外ROV獵雷具達到的技術水平為總重90~1320千克,離母艦最大距離為250~1000米,最大下潛深度為100~300米,最大航速3.5~6節,續航力0.25~6小時(自備能源)或無限(母艦經動力電纜供電),工作條件為海況小於等於4級,海流小於等於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