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海戰先鋒潛水機器人 第五章 未來新星提升海戰力(1 / 2)

第四卷 海戰先鋒潛水機器人 第五章 未來新星提升海戰力

冷戰結束,世界各國的軍事戰略普遍進行了調整,海軍作戰區域的重點開始轉向沿海。

未來海軍武器係統的發展必將隨之變化,發展有效和更加隱蔽的裝備是明顯的趨勢。

這一方麵是為了海軍在海岸附近行動時免遭陸基飛機、遠程導彈、水雷、柴電潛艇的攻擊,同時也是應付國防開支縮減的一條有效途徑。

潛水機器人以其隱蔽、機動、靈活的性能和低廉的造價,以及它在近海作戰中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受到軍事大國的重視,也得到一些瀕海發展中國家的青睞。

預計,潛水機器人將是海戰場上無人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潛水機器人(無人潛水器)問世於60年代,最先用於搜索、偵察與打撈任務。

如1966年華國海軍用CURVI潛水器偵察並參與打撈沉入地中海870米深處的8枚氫彈;1974年美國用“探險”號潛水器參與打撈1968年沉沒在夏威夷附近海域的前蘇聯潛艇。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證實海戰麵臨著最大威脅是水雷戰和反水雷戰、潛艇戰和反潛艇戰。

戰後,激發了人們對新一代潛水機器人的研究,並賦予其新的使命,使之成為未來海戰場上一種“新星”水中兵器。

潛水機器人(UUV)是一種水下的智能化裝置。

它可依附在潛艇和水麵艦艇上,並能從艇上布放和回收,有的還可由飛機或岸上設備布放。

攜帶多種傳感器,專用機械設備或武器(如:滅雷具、魚雷、水雷及炸藥),遙控或自主航行。

執行偵察與搜索,監視與跟蹤,警戒與誘騙,探雷與滅雷以及中繼通信等多種任務。

潛水機器人尺寸小,在型式設計和選材上都考慮了隱蔽性,所以其聲、磁和雷達特征很難被搜索到,有的甚至做到了隱身。

由於它的航速低噪聲小,所以其被動聲納的探測距離甚至能與大型潛艇相比。

潛水機器人根據需要有的還裝有紅外熱線裝置、激光測距儀以及電子對抗設備。

它的使用特點是往往會意想不到地出現在敵艦隊中,完成任務後悄無聲息地離外。

另外,潛水機器人是確保戰鬥人員傷亡降到最低程度的有效途徑。

因為它不存在人傷亡和被俘的危險,並且能完成有人潛水器無法完成的那些最富風險性的作戰任務。

比如清掃雷場,為人部隊排雷,誘惑敵人魚雷或敵潛艇遠離母艦等。

潛水機器人在未來海戰中具有特殊用途,因而被稱為海軍力量的倍增器。

未來局部戰爭的戰場環境十分嚴峻,信息戰(含電子戰)、導彈戰、空襲戰、機動戰、水雷戰,甚至核生化戰都可能同時並存,各種高技術武器裝備充斥戰場,命中精度高,機動性強,射程遠,殺傷威力大。

這對交戰雙方都構成極大的威脅,如何以最小的傷亡取得最大的戰果,這是各國軍界都十分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