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服從分配(1 / 3)

1990年的8月20號,一個消息在普陽縣城裏不脛而走,並通過無線電波傳到了鄉下。教育局公布了大中專師範院校畢業生的分配名單,昨天下班前都沒有公布,今天一早就出現在了教育局的公布欄裏,顯然是昨天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公布的。不禁讓人想起了白色恐怖的年代,地下工作者在張貼革命標語。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包分配的政策,畢業也就是就業,至於工作單位的好壞,就取決於你就讀的學校和專業,還有你有無社會背景。師範院校的主要任務是為各類學校培養合格的中學教師,然而學校也有所不同,有城區學校和鄉鎮學校,有重點學校和一般學校,而畢業生都鄉進城區學校,進重點學校。

在重點中學教書,好處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名氣好,一個地區的重點中學,是集中了這個地區的最好的生源,學生的考試成績也就優秀,升學率也高,而升學率是衡量一所中學優劣的唯一的客觀標準,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成果優劣的唯一的客觀標準,故社會上視重點中學的老師為名師。名師出高徒的年代已經結束,進入了一個高徒出名師的歲月。再次是重點中學的福利待遇優厚,重點中學規模大,生源充足,學校的財政狀況良好,老師們所獲得的收益,自然也水漲船高; 所有師範院校的畢業生,都想進重點中學。

沈士亮並沒有接到誰的電話,他是估計這幾天分配名單要公布了,所以一大早就往縣城趕。沈士亮畢業於南平師專數學專業,他對自己的專業很滿意,現在是數學的時代,數學專業要優於其他專業,數學專業的人也要高人一等。他理想的工作單位,是他曾經就讀過的一中,一中是市重點中學,普陽縣的最高學府。

教育局前院大門邊是公布欄,公布欄前有少數幾個人在觀看,大多數人已經看過走了。 沈士亮站在公布欄前,看到了公布的分配名單,是用幾張普通的材料紙,用很粗的鋼筆手寫成的,內容極其簡單,前麵是姓名,後麵是學校名,再無其他。

沈士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分配的學校是“七中”,這個結果在他的意料之中,因為六月底他拿著派遣單到縣教育局報到時,人事科長陳國棟就說了,畢業生一律到鄉下鍛煉兩年。但他心裏還是涼了半截,進一中的希望落空了,分配到了鄉下。

突然聽到有人叫他,他覺得這聲音很熟悉,扭頭看去,原來是張玉珍。張玉珍是沈士亮的初戀情人,準確的說是沈士亮的單戀情人。在讀高中時,沈士亮就聽說了,考大學難,讀大學容易,讀大學的學習壓力不大,這就為學子們談戀愛,提供了方便,就像南平師專,出雙入比的比比皆是,隨處可見。

校園裏鮮花朵朵,沈士亮也有心采摘一朵,英語專業的女生最多,沈士亮有事沒事就往英語專業那邊跑,跟女生搭訕,向女生獻殷勤,還真結交了一位女生,就是張玉珍,也是普陽縣人,他們是在同鄉會上認識的。

春節過後返校,沈士亮趕到汽車站買車票,正值春運時期,買票的人很多,隊伍都排到了售票廳外。沈士亮看到了排在隊伍後麵的張玉珍,過去打了個招呼。張玉珍說,不知還要排多久才能買到票?沈士亮為在異性麵前表現能耐,見沒有車站的工作人員維持秩序,就跑到售票窗口前,不管排隊的人怎樣的謾罵,怎樣的推搡,硬是插隊買了兩張車票,與張玉珍同車返回了學校。從此倆人也就有了往來,一起散過步逛過街,進過電影院吃過大排檔,都是沈士亮買的單,倆人相處得還不錯。當沈士亮正式向張玉珍表白時,卻遭到了拒絕,說隻能作一般朋友,不能作男女朋友。沈士亮問為什麼?張玉珍直言不諱的說,海拔低了,門麵也不光鮮。意思是說沈士亮個子矮,長相也欠佳。

張玉珍是外貌協會會員,她的擇偶標準主要看外表,即“英俊高大,體格健壯”的八字方針。其實,張玉珍的長相也一般,看起來順眼,但回頭率不高。人總是這樣,要求對方是最好的,自己差點沒關係。

張玉珍拒絕沈士亮,不單單是沈士亮的外表,不符合她的八字方針,主要原因是她已經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對象,是體育專業的學生,1.8米的個頭,長得有點像《西遊記》中飾演唐僧的演員,卻又比“唐僧”多了幾分陽剛之氣。酷愛打籃球,每場比賽,都是赤膊上陣,向觀看球賽的大男大女們展示他的塊塊胸肌和腹肌,令男生們嫉妒,女生們心跳,追求者自然不少,其中有不少的美女。

長相平平的張玉珍,又是如何擊敗眾多的對手,讓體育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原來張玉珍不矯情,交往中沒有那麼多的浪漫,多的是毫無保留的付出,一下子就把體育生給套住了。張玉珍感到特別滿足,認為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當然,這些沈士亮是後來才知道的。

遭到拒絕,沈士亮很沮喪,他知道自己的個子矮,隻有1.64米,對於男人來說是矮了點。至於說到長相欠佳,沈士亮不服氣了,他跑回寢室,拿出一麵巴掌大的鏡子,反複察看自己的尊容,有鼻子有眼,一樣也不缺,也沒有錯位,怎麼欠佳了?當然他也發現了不足之處,顴骨有點高,使得兩頰凹了下去,又襯托了嘴的突出,說白了就是有點尖嘴猴腮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