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亮好生奇怪,有這樣的酬謝方式嗎?不滿的說:“康老兄,正趕上飯點了,少說也得炒兩個菜,喝上二兩。你倒好,把車停在停車場裏,兩個人躲在車裏扯白話,搞得像是特務接頭似的。”
康清華說:“難道不是嗎?你放心,酒是有你喝的,但菜就免了。”說著返身從後排座上拿過一個口袋,袋子裏是兩瓶紅星二鍋頭,遞給沈士亮。
康清華說:“沈主任,多虧你們幫忙,伍朝輝上了大學,對此,伍書記是感激不盡,但考慮到影響,伍書記不便當麵致謝,就由我代表了。你有什麼要求,可以對我說,我負責轉達給伍書記,隻要在他的權力範圍內,他一定滿足你的要求。”
沈士亮明白了,伍書記不會有什麼物質上的酬謝,隻答應滿足他的某些要求。他想這樣也行,本來為領導效力,就不圖領導的酬謝,隻要能得到領導的關照,在人生道路上就會少奮鬥幾年,這麼一想,心裏就平衡了。
沈士亮說:“現在我最想的就是評上高級職稱。”評上了高級職稱工資也加上去了。但他忘記了,教師評職稱,有專門的評審機構,有嚴格的評審條件,這些條件都是公示於眾的,即便是伍書記利用權力,搞暗箱操作,也是不可能的。
“就這麼點要求,太小兒科了,你就不想當一把手?”
“當什麼一把手?”
“單位的一把手,學校校長。”
沈士亮想過當一中的校長,但覺得這是多年以後的事了,自己剛當上教務主任,椅子都還沒坐熱,就往上升,有點不切合實際。再說教務主任上麵還有副校長,根據步步登高的慣例,還得經過副校長這一級,才能當上校長,這是需要時間的。更主要的是一中資曆比他深,資格比他老的大有人在,不知要經過怎樣的廝殺,才能登上校長的寶座。雖有丁書懷的關照,可丁書懷已經關照過多次了,他跟丁書懷也就是一般的關係,沒有特殊的地方,動不動就找丁書懷,不知人家樂意不樂意?從某種意義上說,還不如同伍寶山的關係特殊。
從康清華的語氣中,沈士亮感覺到,作為酬謝,伍寶山可以幫助他登上一中校長的寶座,這讓他驚喜不已,他說:“這可能嗎?”
康清華說:“不說可能不可能,隻說你想不想當一把手?”
“當然想。”
“這就對了,在單位當官就要當一把手,一把手掌握著單位的財經權和人事權,權力大實惠多。”
沈士亮說出了自己的擔心,資曆淺起點低,當一中校長怕有點因難。康清華說:“這些都不是回事,現在正是機會,要大規模的調整幹部,把一批年富力強的年輕人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有伍書記的關照,你自己也要積極創造條件,達到合符提拔的要求。我們雙管齊下,當上一中的校長是可能的。”
創造條件達到合符提拔的要求,沈士亮覺得沒問題,他記得一句名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再加上伍書記鋪路,他立馬感到自己馬上就要當上一中的校長了。當了校長當然要有自己的一套人馬,就說:“我的那幾位兄弟呢?”這是指參與作弊的幾個人。
康清華說:“水漲船高,你當了校長,提拔他們就是你的事了。”
沈士亮想是這麼回事,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酬謝方式。他突然又想到了那套助考器,就是自己用不上,也可以交給別的人用,隻要給自己好處就行。便說:“老兄,伍朝輝也上了大學,你買的那套助考器就沒用了,能不能給我,我出錢買也行。”
康清華卻說:“你說什麼呀,你見我什麼時候買過助考器?我們兩個從來就不認識,根本就沒見過麵,你可不能亂說。沈主任,這麼說吧,你的要求我負責轉達給伍書記,路我們一定給你鋪好。這件事就算過去了,我們誰也別提,對大家都好。”
沈士亮明白了,關於考試作弊一事,是不能再談了,這件事隻能作為雙方的秘密,永遠埋藏在各自的心裏,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他與他們是做了一場利益的交換,伍朝輝考上了大學,我隻要能當上一中的校長就行了。
真實的情況是,助考器買來後,經供水公司供水公司一名技術員的調試妥當,也就是在出租屋裏擔任操作之人,是林飛越的下屬,他在電子技術上比較內行。林飛越做事很老誠,考試一結束,分數都沒公布,林飛越就把助考器銷毀了,不留任何證據。還叮囑康清華,說沒有跟沈士亮見過麵,至於吳石成,他不是國家工作人員,隻叮囑他把緊口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