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美麗是“吃”出來的(7)(1 / 3)

秋季天氣幹燥,又有些寒冷,水分缺乏,皮膚容易造成損傷,加之寒氣秋風的侵襲,使皮膚營養失調,血液循環欠佳,勞逸結合不當,睡眠不足,凡此種種,均會造成皮膚膠原蛋白、彈性纖維受損,由此而引起肌膚彈性降低,失去光澤,衰退老化,由此可見,加強肌膚的滋潤與保養工作不容忽視。

秋季的皮膚隨著天氣變化會呈現種種不同的狀態:初秋時,由於夏天紫外線的照射,皮膚會有黑斑或雀斑產生,這些色素沉積會在初秋時更加深重,皮膚會發幹、發粗;仲秋時,由於秋風的作用,皮膚會感到很幹澀,尤其是幹性皮膚的人,感覺到很不舒服;晚秋時,由於將要過冬,皮膚下的脂肪層會增厚,皮膚會有繃緊的感覺。

每天早晨起來飲半杯溫開水及服一兩片複合維生素B和一片50mg的維生素C,午餐喝點瓜菜湯或半碗稀飯,晚上可飲用一些果汁或稀釋的牛奶。這樣不僅對人體健康大為有益,而且對防止秋季機體衰退變化很有好處。

身體衰弱的女性在秋季可選用一些“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如大棗山藥粥、麥芽糖、糯米八寶粥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可以使用具有健補脾胃作用的蓮子、山藥、扁豆、紅棗等補品。

秋季容易出現口幹唇燥等“秋燥”等症候,應選食一些滋養潤燥的食物,以燕窩、銀耳最好。

按照中醫“春夏滋陰,冬秋養陰,四季調理,各有所重”的理論,秋日裏我們還應重於養陰護陽,一般來講,秋天最好選擇食用蓮子粥、枸杞粥、牛奶粥以及八寶粥等,也可多吃一些帶有溫補性的牛、羊、狗肉之類,以滋陰壯陽、溫補血氣、增強體質抵抗力,起到潤澤髒腑、養顏護膚的效果。

根據秋季氣候的特點,愛美的女性還可以選用以下的食療方法,幫助身體建成一個新的循環係統,使身體內部煥然一新。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你不但變得美麗了,而且氣色漸漸不錯,自我感覺也良好。

西紅柿玫瑰飲:西紅柿去皮,黃瓜洗淨,鮮玫瑰花適量。將它們碾碎後過濾,加入檸檬汁、蜂蜜,每日飲用。西紅柿、黃瓜富含穀胱甘肽和維生素C,能促進皮膚代謝,使沉著的色素減退,從而使肌膚細膩白嫩。

栗子燉白菜:栗子200g,去殼切成兩半,鴨湯適量,煨栗熟透,再加白菜200g及調味料適量,燉熟即可。滋陰補虛,栗子健脾腎,白菜補陰潤燥,常食可改善陰虛所致的麵色黑黃,並可以消除皮膚黑斑和黑眼圈。

醋泡黃豆:取新鮮黃豆250g,以醋浸泡15日後,每日取10粒左右嚼食,可使皮膚柔嫩,色素變淡。醋豆含有磷脂及多種氨基酸,能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並有降低膽固醇、改善肝功能及延緩衰老的作用。

香蕉奶糊:香蕉6個,鮮奶150g,麥片200g,葡萄幹100g,入鍋用文火煮好,再加點蜂蜜調味,早晚各吃100g。常食,能潤膚去皺。

冬季的美麗食用準則

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冬天可謂是一個“討厭”的季節,不僅要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曼妙的曲線、雪白的肌膚都給“包裹”了起來。更要命的是,冬天“討厭”的天氣對皮膚的傷害尤為嚴重,因為除了像秋天一樣幹燥之外,還有嚴寒和風雪的刺激,所以冬季美容必須格外當心。

中醫認為,寒為冬季主氣,人體麵部為“諸陽之會”,在寒邪侵襲時,麵部陽氣首先受損,失去溫煦功能,麵部顏色呈現蒼白或青紫,或紫紺,局部溫度偏低,還可發生凍瘡或寒冷性多形紅斑;此外,寒性凝滯,可使麵部血管發生攣縮影響麵部血供,進而影響美容;還有,寒主收引,可使人體氣機收斂,腠理、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人們常有這樣的感覺,冬天麵部皮膚緊繃,缺乏滋潤感,這與寒邪侵襲有關。所以,冬季皮膚保養關鍵是防寒保溫。

所以在飲食中應多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提高肌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尤其應考慮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鴨肉、雞蛋、魚、牛奶、豆類及其製品等。

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肌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了明顯變化,飲食中要及時補充維生素B2(核黃素)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發生,維生素B2主要存在於動物肝髒、雞蛋、牛奶以及豆類等食物中。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應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肝髒、胡蘿卜、南瓜、白薯等食物,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有助於皮膚滋潤、光澤、細膩、嬌嫩。此外,以下有美容作用的食物要多吃一點。

核桃仁:《開宣本草》說:“食之令人肥健、潤膚、黑須發”;著名營養學家孟詵認為,“常服令人能食,骨肉細膩光滑,須發黑澤,血脈通潤”。可見,桃仁可使粗糙、幹枯的皮膚變得潤澤、細膩、光滑、富有彈性。

花生:花生含蛋白質20%以上,脂肪40%-50%,無機鹽2%-4%,還含多種維生素,花生油中含“美容酸”。因此,多吃花生不僅可以使身體獲得多種營養素,還可使人皮膚潤澤、毛發秀麗。

魚子:魚子的美容是由於其內含大量的蛋白質、腦磷脂、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營養十分豐富,是人類大腦和骨髓的良好滋養劑,並具有良好的健膚烏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