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離恨天上,想起賈府那般忙亂熱鬧景象,還有寶玉持刀弄杖之模樣,賈母坐地痛哭之神情,絳珠與小玉女忽而捧腹大笑起來。絳珠笑道:“我原本出去了未曾見得,原來竟是這般模樣兒,怪道後來無人再提此事。便是對我,亦未曾怎樣,興許是難以啟齒吧。”

小玉女比劃著道:“心肝兒呀,你不會有事的,你看看我,我是你老祖宗呀。若是生氣,要打罵人都容易,何苦跟自己過不去,還要來嚇唬我們呀。玉兒……”絳珠比劃著道:“你讓我去死罷,死了幹淨,我幹淨你也幹淨。你看得我一時,還能看得住我一世?”天尊笑喝道:“孽障,你陽壽未盡,修行無果,便想躲懶,擔心我將你貶入輪回,看你還死不死了。”

菩薩笑道:“南無解冤孽菩薩,若是有何冤屈,盡管道來,又何必尋死覓活的,擔心違了天意。自尋短見可是要入饑餓廠與幹渴廠的,到時被押解回來,受悔恨折磨之苦。且不許接受羹飯、紙帛等祭品的拜祭,看你那時又該如何?如果再不收斂形容,立即發配各地獄去受極刑,最後打入阿鼻地獄,不許超生。到時可別後悔。”絳珠與小玉女皆學著菩薩的神情,搖頭晃腦裝模作樣道:“南無解冤孽菩薩,我來救你……”還不曾說完,便一齊笑將起來。

如是笑鬧夠了,小玉女方道:“既然他們陽壽有限,又不能更改天意,不如我們跟著,多給他們些活罪受受,如何?不過就是個頭疼腦熱的,叫喊殺人而已,又並未當真造孽,玉帝該不會怪罪我們吧?”兩隻機靈的大眼睛滴溜溜望著天尊與菩薩,又是以絳珠一塊兒求情。

天尊笑道:“你不思多積德行善,卻想著來搗亂,擔心觀世音菩薩與你急,亦是不大好辦的。”絳珠解圍道:“我以為不相幹的。賞善罰惡,皆是一理,觀音菩薩亦會下凡點化愚頑,那不得一般的行事?我們不過替菩薩辛勞一趟,不要她酬謝便是。”

大勢至菩薩搖頭笑道:“話有些牽強,意思倒也差不多。我們這就再看另外一場戲去,隻是你們都很該老實些,以免泄漏天機。”天尊亦是點頭告誡道:“你們兩個就是不肯安靜,還有你,小仙女兒,若是再那般哭哭啼啼的,下回果真不肯再帶你去了。”心下卻很是滿意:小仙女兒越來越看開多了,行事便能更加清明起來。

絳珠撅著嘴兒嘟噥了兩聲,眾位便又離了此處,依舊往凡間而來,卻是已經時過境遷。絳珠低頭一瞧,笑道:“還是賈府,隻是看著似乎安靜了,大概傷疤都好了吧。”天尊點頭笑道:“疼亦忘了。今次不再取笑你,卻要去取笑另一個了。我們且去看看。”菩薩隨後跟著,搖頭笑道:“他們笑她,我們又去笑他們,不知誰再來笑我們?”

絳珠頭也不會的應了一句:“瘋子笑癲子,癲子笑傻子,傻子指著路人笑,路人看著瘋子笑。各得其樂,管他作甚。”兩眼卻仔細打量著賈府。天尊與菩薩在後頭聽了個明白,忽而皆止了步,形容大為吃驚。原來竟是如此,果真有些意思,忽而又一想:各得其樂,管他作甚。待得明白過來,但見小玉女早已隨著絳珠在一旁找好地方坐了細瞧起來。

隻見上房一院子內,一年輕的管家媳婦兒,進門衝著一老太太笑道:“可是你老的福來了,竟投了這兩個人的緣了。”絳珠看得仔細,小聲兒告知小玉女道:“那進來的該是周瑞家的。那老太太,該當便是劉姥姥,看著那模樣兒,怪可憐見的。雖則是來打秋風,有好處可圖,到底亦是低三下四的,拿不出手。旁邊那個嬌俏的大丫頭,應該便是平兒。”

小玉女點點頭,又側耳聽來,卻是那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的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訴二奶奶,‘劉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趕不出城去。’二奶奶說:‘大遠的,難為他扛了那些沉東西來,晚了就住一夜明兒再去。’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緣了。這也罷了,偏生老太太又聽見了,問劉姥姥是誰。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說:‘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緣分了。”說著便催劉姥姥下來前去。

誰知那劉姥姥卻並非如此以為,雖則爬滿皺紋的臉上瞧不出什麼來,那細眯著的雙眼卻不經意間露出些許緊張,似乎還有些無奈,腦子卻轉個不停,過得片刻,口中應道:“我這生像兒怎好見的。好嫂子,你就說我去了罷。”說著話,便從炕上下來,一邊兒不停的抬手拿袖子拭眼睛,想是擦眼屎,又誰個注意到那是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