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道:“正是,主子們不過是圖個新鮮,便是我們想上前湊趣兒,隻怕還入不了她們的眼,那現成的好處我們亦得不著。你老又是有見識的,隻是別再如上次那番,一口一個‘你侄兒’即可。若是大家都高興了,不僅有許多的實惠,亦能長許多的見識,我看很劃得來的。別猶豫了,一會兒讓老太太等久了,怕是會不高興。”言畢不論劉姥姥願意不願意,與平兒一左一右拉著她便一塊兒走了。

小玉女歎道:“唉,世間的帳,到底該如何算?被人取笑,那給的,大概亦不過是些施舍而已,卻還要感恩戴德。不知道這算不算的是恩德?我隻記得若是待人心不誠,便算不得君子善人,在侮蔑之後便是萬兩黃金,亦不過是個濁物而已。”

菩薩搖頭道:“那兩個管家媳婦兒大概亦是無奈,想來主子們定是知道這姥姥在的,故而若是不見了,沒了樂子,大概少不了一頓責罰,或是受些冷眼。若是因此再心生嫌隙,日後不得好處,則又是一頭損失。再則大概亦是欲趁機邀功之意;若是她二人能將劉姥姥領來,又能哄得老太太開心,若是日後想起來,雖無明顯的論功行賞,心下卻是滿意的。

再則大概亦是一番好意,以為對莊稼人或是窮苦人而言,大概銀子比麵子要緊些。或是心下原本便瞧不大起這些鄉野莊稼人,故而心下以為為得她們謀利,很是將自己當菩薩了。不論如何,事已至此,隻好硬著頭皮強撐著了。”

天尊點頭道:“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層皮,她自己都要臉麵,為何別個便不要?大概是覺得她的臉皮比別個金貴些。雖則同為取笑,這取笑窮苦人與自己說笑卻不大一樣。一會兒瞧著罷,若是過分了,讓她們得些報應便是,別個卻沒辦法了。”

眾位回過頭來再看時,劉姥姥等已來至賈母房中,彼時大觀園中姊妹們都在賈母前承奉。隻見滿屋裏珠圍翠繞,花枝招展,並不知都係何人。隻見一張榻上歪著一位老婆婆,身後坐著一個紗羅裹的美人一般的一個丫鬟在那裏捶腿,鳳姐兒站著正說笑。劉姥姥便知是賈母了,忙上來陪著笑,福了幾福,口裏說:“請老壽星安。”賈母亦欠身問好,又命周瑞家的端過椅子來坐著。賈母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

小玉女道:“果真有些見識,知道那個便是老太太;行事亦落落大方,不見絲毫局促。隻是看模樣兒有些可憐,大概有點兒慷慨就義之感。老太太亦還算和氣,還給她個椅子坐。隻是既雲老親家,為何還要這般拿架子,即便是貴賤有別,我朝亦是奉行孝道,那姥姥顯見得是個老人家,該當孝敬些才是。”

絳珠點頭道:“當初大概正是這個模樣兒,她那孫子板兒,有些怯人,不懂得行禮。又四處東張西望的,格外好奇,你且看,大家都笑成什麼模樣兒了?還有那賈母問話,姥姥還得立身回話,想來心下必定不好受。即便是想來打秋風,得些好處,若是要這般委身下人,心下到底還是不大願意的,更何況還當著那許多人。”

小玉女道:“倒是奇怪,我怎麼記得是七十以上縣官供養,為何姥姥還會這麼窮苦?”菩薩笑道:“那是你菩薩心腸的母後在天下富足之後改的,此時大概是八十以上吧?或是便沒有?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都七十五了,還得自己辛勞做活,恩……”止了話搖頭歎息。

再看下麵,隻見劉姥姥笑道:“這是野意兒,不過吃個新鮮。依我們想魚肉吃,隻是吃不起。”賈母又道:“今兒既認著了親,別空空兒的就去。不嫌我這裏,就住一兩天再去。我們也有個園子,園子裏頭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嚐嚐,帶些家去,你也算看親戚一趟。”

鳳姐兒見賈母喜歡,也忙留道:“我們這裏雖不比你們的場院大,空屋子還有兩間。你住兩天罷,把你們那裏的新聞故事兒說些與我們老太太聽聽。”賈母笑道:“鳳丫頭別拿她取笑兒,她是鄉屯裏的人,老實,那裏擱的住你打趣她。”

小玉女忍不住冷笑道:“說的倒是好聽,不就是想聽劉姥姥說事兒給她取笑嗎?前頭還說‘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這會兒卻又來充好人。我可看她如何把好人做下去的。天尊,我看得過意不去,更加不喜她了。”看樣子倒是很替劉姥姥打抱不平。天尊笑道:“耐著點兒性子,看你的,急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