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珠搖頭笑道:“這將老太太逗開心了亦不是,不能讓她開心亦不好。連大姐兒生病都能算到劉姥姥頭上,還是趕緊兒回去罷。否則若是明兒個宅子裏何等樣事故都能算上他們的份兒。巧仙不會是看見我們了吧?隻是我們又非花神,昨日你們誰見花神了?我卻未見。”

天尊笑道:“她眼睛再淨,不過肉眼凡胎,如何能瞧見我們?那不過是劉姥姥鄉下人自己猜測著說的。鄉下之人,有些恐懼之心,雖則胡言亂語些,卻亦能約束行為,亦算的是件好事兒。不信待會兒你聽大夫之言便知。隻是這些心中有鬼的富貴之人,卻是最信這個的,劉姥姥倒是借此方得了些體麵,不知,該哭還是該笑……”菩薩亦有些哭笑不得。

絳珠與小玉女到底差著許多,不大明白,隻得接著看。卻見劉姥姥道:“這也有的事。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曲,再他小人兒家,過於尊貴了,也禁不起。以後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鳳姐兒道:“這也有理。我想起來,他還沒個名字,你就給他起個名字。一則借借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隻怕壓的住他。”劉姥姥不怎樣,絳珠與小玉女卻搖頭失笑不已。

又見鳳姐兒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劉姥姥忙笑道:“這個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這名字,他必長命百歲。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

小玉女與絳珠麵麵相覷,望著天尊道:“‘巧’?劉姥姥怎知這個巧字,還是天尊?菩薩?你們誰透露或是教得?或是劉姥姥亦是?不對呀,未曾聽說她是誰投胎下凡去的呀?”天尊搖頭笑道:“你又打岔,看完了告訴你。免得一會兒又問。”

幾位略略停下來,隻見鳳姐兒歡喜喜地的,忙道謝,又叫平兒來吩咐道:“明兒咱們有事,恐怕不得閑兒。你這空兒把送姥姥的東西打點了,他明兒一早就好走的便宜了。”劉姥姥忙說:“不敢多破費了。已經遭擾了幾日,又拿著走,越發心裏不安起來。”鳳姐兒道:“也沒有什麼,不過隨常的東西。好也罷,歹也罷,帶了去,你們街坊鄰舍看著也熱鬧些,也是上城一次。”

待得鳳姐兒說完,天尊方道:“你就愛打岔,看見沒,這才完呢?悟了些什麼?”小玉女晃著絳珠的胳膊,過了一會兒道:“此時才算得是真正當了劉姥姥是親眷了,那幾句才是知心話。緣故不是敬老或是親戚情分,乃是因著自己的女兒,頂多不過是愛屋及烏而已。好大一隻黑老鴰子,還長出鳳頭來。”想起昨日聽得那句,還伸手比劃起來。

絳珠道:“她大概便是那黑老鴰子,隻是那鳳頭,亦,該是從黑老鴰子身上長出來的吧?我細想起來,她唯有這母女的情分是真的,因此生出來的此次之情大概亦是真的。當初還想著她如何,原來還是因著巧兒。想來劉姥姥忙活幾日,唯有才剛幾句才得著了心意,亦得了些實惠。巧嗬,沒了這個‘巧’,還不知她能帶多少東西回去。”

菩薩頷首道:“世事便是如此,前幾日那般費勁兒,得的卻是一大一小生病,又怪罪到她頭上,不論好壞都是因著她。此時不過又是隨口一說而已,湊巧稱了她的心意,才得著些微真心。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一個積年老人,還得沾小姑娘的光。”

天尊道:“那亦不過是一時興起,日後亦未必。且不過是她一人而已,別個主子亦未必便會變更多少。我們再去瞧一回,便該離了此地了。”眾位離了此地,便往賈母上房而來。路上隻見賈珍、賈璉、賈蓉三個人將王太醫領來。王太醫不敢走甬路,隻走旁階,跟著賈珍到了階磯上。早有兩個婆子在兩邊打起簾子,兩個婆子在前導引進去,又見寶玉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