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美與美學 (3)(1 / 2)

第2章 美與美學 (3)

20世紀的80年代,醫學美學開始萌芽並發展起來,有學者研究並提出醫學美學(Medical Aesthetics)的概念。國內往往把1988年邱琳枝、彭慶星主編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外第一部《醫學美學》專著,作為一個標誌。此後,我國的醫學領域許多有關“醫學美學”“護理美學”“口腔醫學美學”和“中醫美學”等理論書籍出版,與此同時,1990年11月中華醫學美學與美容學會成立;以刊載醫學美學與醫學美容學為辦刊宗旨的《中華醫學美容雜誌》等全國性期刊發行,醫學美學逐漸從模糊的思想觀念發展成為一門係統理論,擁有了獨立的研究對象、研究範圍及手段,並在臨床中得到越來越廣泛及深入的實踐探索。當然僅僅20年的發展,這一新興學科在學科理論及實踐方麵還是任重道遠。

二、醫學美學與相關學科

醫學美學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結合形成的交叉學科,其理論基礎和學科內容涵蓋了人體美學、醫學人體美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美容醫學、美容醫學心理學等諸多學科,這些學科之間既密切關聯又彼此區別。

(一)醫學美學與美學

醫學美學和普通美學的理論淵源密切,醫學美學是美學的一般原理與醫學理論有機結合形成的交叉學科。美學僅僅是研究美,研究人的審美和創造美的一般規律,醫學美學是應用美學原理,研究醫學美、醫學人體美以及醫學審美等特征和規律的理論,屬於應用美學,是普通美學的醫學分支。

(二)醫學美學與人體美學

醫學美學和人體美學都是以人體美為研究對象,均應用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運動學、體質人類學和人體測量學等自然科學的手段,探究人體之美和人體審美的規律。二者研究人體美的側重視角以及目標是不一樣的,人體美學側重於把人體作為藝術的載體加以研究,是藝術人體美。藝術家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或方法,如體育運動、舞蹈等對人體的美進行發掘、探索、研究和完善。醫學美學從醫學角度研究人體美,以健康為基礎,是現實的人體美學。醫學美學是醫學家為滿足人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通過臨床實踐維護、修複和塑造人體美,促進生命質量的完整和提升。

(三)醫學美學與美容醫學

美容醫學和醫學美學有共同的研究對象——醫學人體美,同時二者均以增進人的生命之美為學科目標。其差異在於以下2點。

1.差異之一醫學美學是從人的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生存環境等方麵多層次全方位去研究和促進人的生命活力之美和人體美;美容醫學主要運用形式美的法則和美學相關理論,結合醫學和美學手段,維護、修複和塑造人體形態美,增進人的形體美和生命活力之美感,實現人的身心和諧。

2.差異之二醫學美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主要研究醫學領域的美學現象和發展規律,美容醫學是以實踐應用為主要特征的臨床學科。顯而易見,醫學美學理論是美容醫學實踐的理論指導,美容醫學則是對醫學美學理論的實踐應用。

(四)醫學美學與醫學倫理學

醫學倫理學是一門關於醫學職業道德的科學,探究醫學範圍中的善與惡,美與醜,這一點和醫學美學是相同的,因此都具有一定的社會功利性。

誠然,醫學倫理學和醫學美學作為兩門獨立學科擁有自身完整的理論體係。醫學倫理學主要是研究醫學道德理論及其實踐,醫學美學則主要研究醫學美學理論和醫學審美實踐。醫學美學以美學原理指導醫學實踐,把醫學領域中的美、醜作為醫學審美的評價標準,促進人的健康,提高生命質量。醫學倫理學是倫理學在醫學領域的實踐,以善、惡作為評價標準,依靠社會輿論、良知和道德信念維持和諧的醫學倫理關係,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

三、醫學美學的研究意義

(一)探尋醫學領域的美

醫學美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在醫學實踐基礎上,探尋醫學領域的美——醫學美,找到實現人的身體健康、身心和諧及生命的尊嚴價值——真、善、美的途徑。從醫學審美的角度,解決人體的健康、完整與和諧之美,明確良好的醫患關係,醫生美好的職業形象,優美的診療環境等對於實現人道主義、對於醫學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推動臨床醫學的發展,推動社會的發展

社會的革新,醫學模式的轉變是醫學美學產生發展的前提,醫學美學從理論上為醫學實踐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寬廣的方向,更為科學完美的理念以及具體的技術規則;醫學美學研究的深入發展也會在此基礎上促進醫學模式的不斷完善,把實現人的身體健康和身心完整,以及生命的尊嚴和美好作為醫學實踐的終極目標,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第四節 醫學審美與醫學美感

一、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