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2005年 把骨幹變為股東,為公司注入活力(4)(1 / 3)

等不到一個月時間將兩百畝五通一平的土地用圍牆圍起來,柳鈞站在專門通往騰達的雙車道水泥路上,看著似乎一眼望不到邊的雪白圍牆,對抱著孩子跟來看熱鬧的崔冰冰說,這感覺,真像是建立一個小王國。人在此時不產生出一點兒自豪感,幾乎不可能。而羅慶他們也紛紛拖家帶口開著自己的車子過來看,他們這會兒看騰達,與以前看到騰飛的時候心情大不相同,現在如小王國一般的騰達,其中有一塊就是他們的。那種擁有的感覺,就是當家做主人的踏實感。

騰達的進程順利推進,似乎除了錢是個問題,其他都不是問題,因為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大小股東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效果當然非柳鈞當年與他爸兩個人管理騰飛基建時候可比。然而就在這順風順水的時候,一個東北口音的電話打進柳鈞手機,沒頭沒腦地問柳鈞是不是騰飛公司老板,德資公司老板怎麼是中國人,老板的電話怎麼能一打就通,會不會是沿海一帶有名的皮包公司。柳鈞沒回答,讓他們如果有疑問,不如直接過來這邊工商局查注冊登記,說完就掛了電話。

但是放下手機,柳鈞卻想到一處破綻,那個沒頭沒腦的電話怎麼知道騰飛是德資。再翻看手機來電記錄,沒錯,顯示的區號正與安總的相同。柳鈞心中生出一絲不詳。他想來想去,決定自己暫時不出麵,由羅慶與一位客戶聯係,詢問安總公司究竟怎樣了。

消息很快傳來。安總的公司目前奄奄一息,眼看新年來臨,可公司賬戶上連發基本工資的錢都沒有,公司財務每天須得拆東牆補西牆才能維持公司日常開銷,連安總的車子也賣了抵債,安總眼下打車上下班,也不常出門開會出差了,倒是經常跑政府機關要政策。許多工人家中沒存款,東北人家一到冬天就麵臨供暖問題,許多工人交不出供暖費。公司目前人心惶惶,說什麼的都有。

柳鈞心說,看來,第三筆,也就是最後一筆研發款項必然泡湯了。雖然年初從安總那兒討得第二筆研發款的時候,柳鈞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是他想不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按說安總底下公司資產不少,算是百足之蟲,在眼下的大好經濟環境下,怎麼會死得這麼快。

柳鈞給安總打去電話,以前他也是隔三差五地打電話給安總,基本上都是報告進度,交流感情。這回他問安總需不需要幫忙。安總在電話裏的聲音依然中氣十足,而且還挺樂觀,他說困難隻是暫時的,讓柳鈞隻要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為了安撫柳鈞,安總還說了他最近的設想,窮則思變,公司既然已經窮得有半年揭不開鍋,那麼就應該考慮走出去,改革現有落後體製,尋找外部資金注入。

柳鈞提出自己的疑問:“公司需要養那麼多閑人,誰家敢往公司注入資金?”

安總道:“我們接觸的投資者都有類似想法,你說得沒錯。但這是我們老國企的痼疾,沒辦法,企業性質不變,就隻能看著它爛下去。我們正彙總各方麵的意見,上報市領導,爭取政策。總之你安心做科研,最後一筆研發款可能會比較波折,但我答應你的事不會賴賬。”

柳鈞心裏想,安總你憑什麼不賴賬。可是他也不好多問,唯有勸慰安總勞逸結合,保重身體。但柳鈞心中幾乎放棄對第三筆研發款的指望,看來從此需要自力更生。他不斷告訴自己,當初若無安總支助,他本來也想通過自力更生,騰飛多花兩三倍時間全資開發類似機器人的,現在有安總幫忙解決三分之二款項,應該說結果已經好於預期,他沒什麼可怨,他早應該感謝上天待他不薄,他是幸運兒。如安總所言,他應該安心做好他的工作。

想明白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可即使想得明白,心裏總是不痛快的,誰都不願聽見希望的泡沫破裂的聲音。

隻是,柳鈞心頭有絲隱隱約約的擔憂,安總與其公司處境不同步的反常態度,讓他懷疑他在安總棋局中的角色。他沒怎麼猶豫,不嫌麻煩又給安總打去一個電話,試探性地提出,他的公司正組建二線工廠,大量求購設備,性能良好的二手設備是首選,如果安總那邊需要變賣設備籌資的話,他願意出良心價購買,而且保證現款現付,拖誰也不拖安總的。柳鈞聽安總在電話裏笑言很受用朋友的雪中送炭,但目前還不考慮變賣家產,等哪天撐不下去了,肯定不會客氣。柳鈞聽得出安總並沒有變賣機器設備的打算,那邊公司目前連工資都已經發不出,這還不是撐不下去是啥,還要到什麼時候才算是撐不下去可以變賣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