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2006年 稅務調查背後的秘密(2)(3 / 3)

錢宏明忙碌之餘,不斷打電話詢問事情辦得如何,得知手下員工很是盡心盡力,嘉麗也與之相處和諧,索性叫嘉麗以後有事直接找那員工,不要找那些大忙人了。

柳鈞不知道事情原來牽涉那麼多前因後果,他在安總的安排下協助審查,本就滿心如履薄冰,壓根兒無暇考慮嘉麗這邊的事情解決與否,再說他也相信崔冰冰的能力,一個連銀行都管得了的人,怎麼可能管不好一樁小事。

他原以為麵對質詢的時候,他很難理直氣壯。他本來就認定安總行為有鬼,而他與安總也存在貓膩,調查小組問起來,他懷疑自己很難對付,這也是他當初想到如果安總公司出事,他避去國外免得配合調查的原因之一。可他竟然意外順利地應付了質詢,而且還贏得工作小組的好感,進而影響到小組對安總的調查。這麼大筆而且很容易台下起貓膩的資金的運作既然能經得起調查,而且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大家就有了抓大放小的心。再加上安總回國後便加緊扭轉乾坤,調查工作竟然無聲無息地無限拖延下去,漸漸上麵沒人提起了。

柳鈞應付調查小組的質詢之後,又順便到安總公司向生產技術部門彙報研發進程,拿人錢財,總得讓人花錢花個明白。他在電腦上向大夥兒展示一段錄像,是初步搭起來的東海一號分段部件框架,以及試驗加工全程。人們可以清楚看到全自動的喂料,全自動的加工。如果最終參數能達到某一數值,那麼這台設備可以說是大功告成了,而且,類似精度的設備在市麵上也應該有一定市場。可是東海一號的要求不同,東海一號要求的現代國際中等偏上的加工水平,那麼騰飛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還將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對於線性輸出問題的進一步解決,業內技術人員都清楚,非一朝一夕可以達到。而目前的進度,已經讓在場諸內行人無可挑剔。

大家你一嘴我一嘴提問的時候,柳鈞意味深長地回答:“整個研究工作,大家都是內行人,說白了就是燒錢。目前第二批資金已經燒完,已經在動用我公司的資金。可是看貴公司的現狀,我真是開不了口。我很犯愁,接下來怎麼辦。青黃不接,停止就意味前功盡棄,而繼續往前走,則是麵臨一個資金問題。”

眾人麵麵相覷,沒有人回答柳鈞。公司生存堪虞,哪兒拿得出資金繼續讓騰飛搞研發。生存擺在第一位的時候,其他什麼都可以往後靠。在大多數人的眼裏,研發,隻是公司的奢侈品。

“看起來,我們研發中心得自謀出路了。”柳鈞點到為止。他也知道眼前這幫人解決不了資金問題,但他必須說,免得安總公司的這幫人總是以為他們是金主,有十足理由對他指手畫腳,把騰飛幾乎當作殖民地,想來就來,想調查就調查,把他柳鈞使喚得經常飛來飛去。現在,好吧,你們可以閉嘴了。果然,大家難堪的沉默之後,便不再理直氣壯地提出問題。會議就這麼草草結束了。

柳鈞下午的飛機離開,會後便去安總辦公室告辭。安總辦公室有五六個人在,柳鈞不認識這些都是誰,而安總也不打算回避這些人,握住柳鈞的手道:“你是個大忙人,這回又讓你來回折騰兩天,很過意不去。不過說明問題還是有必要的,算是幫我的忙,人情記在我賬上。”

“安總不客氣,舉手之勞而已。我們公司自行研發的新產品多,向稅務局申報的退稅也多,稅務局見我們新產品退稅申請數目超行業平均水平,對我們非常警惕,經常下來查賬。我們也因此被培養出每個產品每個項目單獨建賬的習慣,稅務下來檢查的時候一目了然,非常清晰。這回我們合作的研發項目也不例外,不麻煩,隻是我們公司的正常管理程序,再說查賬也是出資方的權利,嗬嗬。”

安總感慨:“跟你們這種管理先進的公司合作,不僅我們省心,也讓我們學到不少好的管理理念。你好好幹,相信我們公司的困難也是暫時的,上至省市領導對我們都很重視,我們的合作項目應該前途無量。”

柳鈞直說:“安總,三期資金我先墊付。希望貴公司盡快落實,要不然我那邊真是無米開炊了。到目前設備實際調試階段,那真是開動一下機器,燒一刀子的錢。我真擔心撐不住。”

“先克服克服,克服克服。”

柳鈞在眾目睽睽之下,無功而返。其實他心裏也清楚,估計安總第三筆款子肯定不會爽快地付。若是改製成功,錢成了安總自家的錢,一般很少有人舍得為研發實實在在地掏腰包,那麼安總可能會跟他軟硬兼施討論一個方案,盡可能將第三筆款子打個折扣支付,或者換種形式支付。若是改製不成功,他們公司還哪來的錢。但是,合同上麵有個約定,若是不按期支付,超過多少時間,那麼可以從這個時間起中止合同。離約定時間還有三個月,柳鈞唯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