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嗻。”
蘇培盛連聲答應:“奴才這就把好消息告訴側福晉。”
“去吧。”
胤禛背著手,走向書房。
陳四流民案的事情,他雖已擬好處理方案,到山西地方後卻還是免不了一番隨機應變。
倘若最終證實山西官員確如預料那般連續多年對朝廷瞞報災荒謊稱豐收,他們身後的主使者又該是誰?
難道說……
胤禛越想越煩惱。
老九胤禟以皇家名義敲詐勒索地方官員、富戶惡意斂財的消息,他早有耳聞,也一直都知道有“八賢王”美譽的老八胤禩並非人如其名的君子,但他們應該不至於膽大妄為到主動卷入此等大事……
……
……
女兒將要回門,年家上下歡天喜地,尤其是年遐齡夫妻。
“不知女兒在王府如何?”
年老夫人擦拭眼淚。
正所謂,一入侯門深似海,王府比起侯府豈止深邃百倍。
何況,明眼人都知道皇上是因為器重年羹堯、不希望前途無限的年羹堯和八爺、九爺太過親近才先把年家所屬的鑲白旗從納蘭揆敘手中撥到雍親王名下,又將年家小女兒指婚給雍親王做側福晉。
偏年羹堯恃寵而驕,仗著身在四川拒不回京出席幼妹入王府的婚宴,連給主子(雍親王)的賀禮都草草準備,隨便派了個奴仆送去。
想到此節,年夫人忍不住抱怨:“倘若華兒與他是同母所生,他怎可能如此怠慢無禮!”
“夫人,你少說兩句吧!”
年遐齡苦笑,提醒妻子:“王府的馬車快到了。”
“我也就是心疼女兒才抱怨這幾句,哪能不知道亮工是咱們年家最出息的那個,年家的將來大半係在亮工身上。”
年老夫人憤憤不平,但也無可奈何。
年遐齡夫妻身後,年希堯夫妻以及被年羹堯留在京城的續配妻子覺羅氏俱是一臉無奈。
……
……
年世華的馬車在前呼後擁中抵達年家的京城老宅。
依規矩,嫁給掌管鑲白旗的雍親王為側福晉後,她便成了父母、兄嫂的主子。
因此,年世華在嬤嬤的攙扶下才出馬車,年遐齡夫妻立刻帶領全家向年世華行禮。
武曌見狀,連忙上前攔阻:“父親、母親,你們折煞女兒了。”
“尊卑不可廢。”
年遐齡夫妻堅持帶領全家行禮。
武曌隻得受禮,然後以年世華的身份向年遐齡夫妻行兒女大禮,親密問候以年希堯為首的一幹人,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正廳坐定。
此時,年遐齡等人也已發現雍親王不在,嘴上不敢吱聲,心中難免嘀咕。
尤其是年遐齡。
[四爺身份如此尊貴,確實不太可能陪柔雅回門,但是……但是……四爺不來,當真隻是因為尊卑有別,不是因為亮工的怠慢?]
想到此處,年遐齡越發惴惴不安,不等寒暄結束便問女兒:“柔雅,四爺他對你可還滿意?”
“爺對女兒很好。”
武曌睜著眼睛說瞎話。
“當真?”
年老夫人不信。
她近來時常噩夢,夢見雍親王將對年羹堯的不滿發泄在女兒身上。
“爺若是對女兒不好,又怎會讓蘇培盛為今日的回門準備如此厚禮?”
武曌巧言安撫年老夫人。
在年遐齡夫妻身上,她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
“那為何……”
年老夫人欲言又止。
“四爺何等尊貴,怎麼可能——”
年遐齡板下臉。
武曌見狀,主動緩和氣氛:“爺原打算陪女兒回門拜會父親、母親大人,無奈國事緊急——”
“原來如此,是母親太不懂事了。”
年老夫人訕訕道。
這時——
[甭管四爺是真有事要處理還是壓根不想來,他不陪小妹回門,我們也能落得清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