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適宜地選藥——循環係統疾病(三)(1 / 3)

何謂缺血性腦卒中?

缺血性腦卒中(腦血栓)是由於供應腦血流的腦動脈壁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炎所造成的腦血栓形成,使動脈管腔狹窄或完全阻塞,導致其供血區腦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壞死,甚至閉塞而致的局灶腦梗死,形成血栓。

鑒於腦血栓形成所致梗死的麵積較大,其供應範圍內的腦組織得不到充分的側支循環而發生軟化、壞死,並可發生腦水腫和周圍毛細血管滲血。因此,使症狀和體征往往不能在24小時內恢複,所以又稱“永久性卒中”。

缺血性中風多見於老年人,且男性多發。動脈硬化是其病變的基礎,由於血管壁損傷,血液成分改變和血液淤滯或流速改變會導致血液在完整血管內形成血栓,使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組織或器官的缺血、缺氧和損傷。

血栓的形成可由多種病症引起,如動脈粥樣硬化、腦血管痙攣、早衰性腦退化、手術或外傷後靜脈血栓形成。另當患者處於睡眠、失水、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紅細胞增多等狀態時多易發生血栓。腦血栓起病較急,如治療延遲或失誤,則後果較差,常留有後遺症。如一側肢體癱瘓、感覺與意識障礙、口眼歪斜、話語不清、行走困難等。

缺血性中風的病因主要有顱內腦動脈硬化、吸煙、感染、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小板凝集,其中後四種因素為腦血栓最危險的因素。

缺血性腦卒中有哪些主要症狀?

缺血性腦卒中發作,在腦部形成血栓後,起病時可有頭痛,患者在一覺醒來或在靜止狀態下,感覺肢體一側反應遲頓、麻木、異常;重者行走困難、耳鳴、複視、眩暈、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失語、動作遲緩、一側肢體癱瘓;嚴重者在短時內可昏迷。缺血性腦卒中死亡率為5%~15%,多因腦水腫而致腦疝,並發出血、感染或心衰而死。梗死的複發率為50%~60%。

腦栓塞:起病突然,常在數秒鍾內神經功能缺失,為一側麵肌、舌肌和一側上肢癱瘓,常伴有運動性失語症或混合性失語症。

腦血栓形成:腦血栓形成的症狀主要取決於梗死病灶的部位和大小,通常在安靜狀態下(夜間睡眠)起病,迅速出現神經功能缺失,並在數小時或數日內症狀達高峰。神經功能缺失的臨床表現以受損血管而定。

頸內動脈係統狹窄或閉塞:頸內動脈主幹發生管腔嚴重狹窄或閉塞可使一側大腦半球缺血導致嚴重腦水腫,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病灶對側癱瘓、感覺缺失等,有時伴視覺喪失、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提示眼動脈供血障礙,嚴重時可表現為病灶同側上瞼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外展位、病灶對側上下肢癱瘓,患者常陷入深度昏迷,呼吸障礙,如搶救不及時可於短時間內死亡。

腦中動脈狹窄或閉塞:表現為對側偏癱,包括中樞性麵癱、舌癱,上肢往往重於下肢,可伴有感覺缺失,如病灶位於主側半球則可出現失語。

大腦前動脈狹窄或閉塞:表現為對側偏癱,下肢重於上肢,可伴隨有感覺喪失。右利手患者若癱瘓在右側則左側失用,有時出現精神症狀。

椎-基底動脈係統:椎-基底動脈狹窄或閉塞時症狀的嚴重程度取決於閉塞的部位與側支循環的完善程度。常見的症狀為眩暈、嘔吐、眼球震顫、複視、飲水嗆咳、吞咽困難、構音障礙,一側或雙側肢體運動、感覺障礙,嚴重時可出現四肢癱瘓、深度昏迷而死亡。

缺血性腦卒中可應用哪些藥物?

溶栓治療:急性期有效溶栓劑為阿普替酶,治療時間應在發病後3小時內,一般劑量為0.9mg/kg靜滴,動脈溶栓劑量小於靜脈溶栓,且時間要求嚴格,否則易引起顱內出血。瑞普替酶一次10萬單位緩慢靜脈注射3分鍾以上,間隔半小時可重複給藥10萬單位。或尿激酶一次100萬~150萬單位,溶於氯化鈉注射液100~200ml中,持續靜脈滴注30分鍾。

降纖治療:為降低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水平,可選擇巴曲酶(東菱精純克栓酶),用量為第一日10單位,第3日和第5日為5單位靜滴。

抗凝治療:有效抗凝血劑為低分子量肝素,一次0.3~0.4ml,皮下注射,一日2次,連續7日為1個療程。依諾肝素腹部注射一次40mg,連續6~10日。對溶栓者在溶栓後24小時可應用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一次150~300mg,一日1次;或氯吡格雷一次75mg,一日1次,連續4周後改為預防量。

保護腦組織:腦梗死的急性期,應用胞二磷膽堿靜滴一日500~1000mg,連續2周,有利於神經細胞的恢複。在栓塞麵積較大、有腦水腫或高顱壓狀態下,不宜應用鈣通道阻滯劑。

鈣通道阻滯劑可選擇桂利嗪一次25~50mg,一日3次,餐後服用;氟桂嗪一日5~10mg睡前服用。鈣通道阻滯劑尼莫地平可降低血黏度,抑製血小板凝集,拮抗腦血管痙攣,增加腦血流量,對缺血性神經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在發病後96小時內靜滴,一次25mg,但滴速宜慢。

血管擴張劑:直接擴張周圍血管、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循環。環扁桃酯一次1~2粒,一日2~3次;複方阿米三嗪(都可喜)片,一次1~2片,一日1~2次,於早、晚餐後服用較好。長春西汀(卡蘭)一次5~10mg,維持量一次5mg,一日3次。腦血流促進劑吡拉西坦口服,一次400~800mg,一日3次,連續服藥2周~3個月;或茴拉西坦一次200mg,一日3次,連續1~2個月為1個療程。

中成藥:選用具有祛除風邪、解痙定驚、平熄內風作用的祛風劑。如消栓通絡片,一次6片,一日3次;大活絡丹,一次1丸,一日2~3次;人參再造丸,一次1丸,一日2次,連續2個月為1個療程。

何謂出血性腦卒中?

出血性腦卒中或出血性中風常由腦血管病變(腦動脈硬化、高血壓)、先天性畸形或出血性疾病所致的腦實質或腦表麵出血的腦血管病,前者為腦出血,後者為蛛網膜下腔出血,血液由破裂的血管直接進入蛛網膜下腔。

腦出血中風常見於50~79歲的中、老年人群,男性高於女性,多數有高血壓病史、腦出血或腦梗死史,幾乎均在清醒和活動時發病,可能有情緒激動、費勁用力、疲勞、排便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