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政策,我們是有許多要檢討的地方,這次我們請毛先生來,就是要改正我們以往的過失,請毛先生來國民政府中任職。”
“哈哈哈哈,”毛澤東一陣大笑,“你是國民黨中央的組織部長,你看任命我個什麼官合適呢?不過我跟蔣委員長已經說過,光安排我一個人是不行的,解放區一萬萬人口都得有個妥善安排。我看你這個組織部長沒有這麼大的氣魄吧!”
在引古喻今的談笑中,毛澤東巧妙地對陳立夫給予了批評。最後,顯得理虧氣弱、窘迫無詞的陳立夫,不得不尷尬地表示:
“對這次國共和談,兄弟一定盡心效力。”
同樣是“逼上梁山”的道理,毛澤東講給“抗大”學員,講給革命同誌,是激勵,是鼓舞,是興奮劑;毛澤東講給國民黨,講給反共頑固派,是揭露,是批判,是清醒劑。也許是大勢所趨,也許是良心發現,也許是毛澤東講話的震撼力,陳立夫這位頑固派似乎真的對和談“盡心效力”了。重慶談判結束,毛澤東回到延安的當天,在政治局會議上報告重慶談判的經過,講到陳立夫時說:“陳立夫表明是他首先主張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有許多人說CC派破壞談判,我看很多CC派人物包括陳立夫在內是動搖的。”(《毛澤東年譜》下卷,第34頁)在和平談判這個重大曆史事件上,死硬的頑固派轉化為動搖的中間派,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指出共產黨上山打遊擊是國民黨“剿共”逼的,這就揭露了國民黨破壞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罪行。那麼,誰破壞重慶和談,誰就是破壞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罪魁。“逼上梁山”四個字,字字千鈞,在毛澤東與國民黨頑固派的鬥爭中,它是“照妖鏡”,它是“斬妖劍”。這句話講清了國共兩黨的政治關係,講清了共產黨人行為的正義性,也講清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動本質。
七逼八逼就逼上了梁山
毛澤東還將“逼上梁山”這一農民運動規律,引入國際範圍,用以觀察世界趨勢。1955年10月15日,毛澤東接見東鄰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剛好10年,抗美援朝戰爭過去不久,中日兩國在法律上還處於不正常的戰爭狀態。毛澤東同議員訪華團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在談到“世界大戰”問題時,他說:
“我可以說一句,將來世界上的事情,和平友好是基本的,世界大戰這個東西意思不大。說打仗我們就一定害怕,這也不見得。丟原子彈誰也害怕,日本人怕,中國人也怕,所以最好還是不打,盡一切力量爭取不打。”
毛澤東認為,美帝國主義發動戰爭,對他們自己也不利,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到那個時候,我看他們的事情就不好辦了。你們沒有殖民地,我們也沒有殖民地,我們都不怕喪失什麼東西,所以打世界大戰隻對他們不利。他們非常怕共產,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出個蘇聯共產,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出許多國家共產。”
由此,毛澤東推論出一個新鮮的結論:
“從曆史上看,共產是世界大戰打出來的。打仗,人民的精神就緊張,緊張的結果,就另外想出路。人並不是一生下來,他母親就囑咐他搞共產,我的母親也沒有要我搞共產。共產是逼出來的,七逼八逼就逼上了梁山。”(《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4—225頁)
毛澤東繼續舉例論證說:“還有一些非共產的民族獨立國家,如印度、印尼及亞非的一些國家,也是世界大戰打出來的。兩次世界大戰就得到這麼些結果。你們可以去調查,世界上確實有個蘇聯,確實有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有獨立的印度等等國家。所以,你們沒有辦法講我是扯謊的。雖然我不是個曆史學家,但曆史卻明明擺在那裏。當然,世界大戰還是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