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要當《水滸傳》上的白衣秀士王倫,他也是不準人家革命。凡是不準人家革命,那是很危險的。白衣秀士王倫不準人家革命,結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
《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207頁。
白衣秀士王倫是梁山基業的開創者。他本是落第秀才,窘困之時得到過柴進的資助,後與杜遷、宋萬、朱貴等到梁山落草,聚集了七八百嘍羅,打家劫舍,占山為王。在王倫等人的苦心經營下,梁山建立了三道關隘;設置了朱貴酒店為情報機關,專門探聽消息;山寨有槍刀劍戟等武器裝備,有房屋錢糧等基本設施和儲備,可說防務井然,進退有序,使遠近官軍“都嚇得尿屎齊流,怎敢正眼看他”;王倫也有政治號召,勸人入夥則說“不如隻就山寨歇馬,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同作好漢”,頗懂平均主義的誘惑力。應該說,王倫使山寨初創草成,功不可沒。
但是王倫也有致命的弱點:心胸狹窄,妒賢嫉能。這給讀者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以至後世人們把他看成是無肚無量排擠人才的典型,見到此類人物就稱之為“白衣秀士王倫”。
1955年10月11日,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共七屆六中全會上曾談到幫助犯錯誤的同誌改正錯誤,他說:
“關於犯錯誤的同誌,我想隻有兩條:一條,他本人願意革命;再一條,別人也要準許他繼續革命。本人也有不願意繼續革命的……那是極少數的。大多數人是願意繼續革命的。但是還有一條,要準許別人革命。我們不要當《阿Q正傳》上的假洋鬼子,他不準阿Q革命;也不要當《水滸傳》上的白衣秀士王倫,他也是不準人家革命。凡是不準人家革命,那是很危險的。白衣秀士王倫不準人家革命,結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207頁)
白衣秀士王倫怎樣“不準人家革命”?小說寫了兩個場麵,來提示他氣量窄小不能容人的心態和劣行。
第一次是對林衝上山的刁難。王倫占據山寨是受了柴進的恩惠,林衝是柴進推薦去的。但王倫一聽林衝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不像本領平庸之輩的杜遷、宋萬容易控製,就想送幾個錢把他打發走。趕人走的理由又實在說不過去,於是想出個三天內繳納“投名狀”的法子來為難林衝。那時正值嚴冬,冰雪封路,行人稀少,無頭可殺。林衝等到第三天,偏碰上了勢均力敵的楊誌。王倫又想把楊誌拉上山,以便形成兩虎相爭的局麵,寨主可以從中操縱,於是才勉強收容了林衝。
第二次是對晁蓋等七人的刁難。見到這批武藝高強身懷絕技的好漢豪傑,又聽到他們擊敗追捕官兵的能耐,眼見阮氏三雄如此英雄,視梁山泊為私有家業的王倫怎麼能對這夥人放心呢?於是又使出以金銀來打發走的老伎倆。
王倫的心胸狹窄,社會影響很不好:
阮氏三雄曾對吳用說過:“我們弟兄幾遍商量要去入夥,聽得那白衣秀士的手下人說他心地窄狹,安不得人。前番那個東京林衝上山,慪盡他的氣。王倫那廝,不肯胡亂著人,因此我們弟兄們看了這般樣,一齊都心懶了。”
楊誌失陷生辰綱後,也曾想到投梁山泊,曹正卻對他說道:“小人也聽的人傳說,王倫那廝,心地偏窄,安不得人。說我師父林教頭上山時,受盡他的氣。”楊誌便打消了上梁山泊的念頭。
王倫的心胸狹窄,容不得人,不可避免地激怒了向往梁山投奔而來的各路江湖好漢:備受刁難的林衝心懷宿怒,受到冷遇的晁蓋七人怒氣衝天……使大家一肚子不快活,王倫為自己創造了死機,埋下了禍根。結果,在組織路線上實行關門主義的王倫“把他自己的命革掉了”。小說第十九回,對此有詳細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