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以先拿幾個便宜兒女試試,就當替原身補償了。
至於大量使用,還得考慮井水會不會枯竭的情況,得慎重。
空間裏不用靈泉水灌溉的作物,效果會不會比現實裏的好,也要做一個對比。
這個回頭先找點野菜試試。
她發現空間院子外圍的地方,除了灰灰菜,還有車前草、薺薺菜、清明菜、折耳根、野胡蔥,山坡上有蕨菜、刺苞芽。
讓她驚喜的是,距離那片蕨菜不遠的地方,還有好幾株黃精,都快兩米高了,每一台葉片下都墜著一串紅花,地下的塊莖又肥又厚,單株采挖的話,鮮貨保守估計不低於兩公斤。
她前世就是從種植藥材起家的,看到那麼壯的紅花黃精,心裏一片火熱。
意念掃過這片山頭後,又發現了很多藥材,比如高山參、龍膽草、何首烏、板藍根、雞血藤、紅大戟、丹參、沙參、黃芪、赤芍、川芎、三七、天麻、當歸、重樓、靈芝。
除了藥材,還有十幾棵百年級別的古茶樹。
這完全是寶山啊!
雖然這些藥材數量不多,但空間裏有那麼一大片土地,完全可以采集種子發展成片種植。
像何首烏、雞血藤、這類藥材,都不需要培育種子,剪藤蔓扡插育苗更快。
袁朝英激動的都要跳起來,有了這些,她可以做回老板行。
古茶樹嘛,沒法做成產業,但做好自己喝也算享受極品了。
但激動過後,她快速冷靜下來。
就算有空間這麼個大寶貝在,但沒有現實基礎的話,這些藥材批量拿出來,那不是賺錢,是招災禍。
現在是1979年秋,西南省份別說改革開放了,連土地都還沒開始實施家庭承包呢。
袁朝英對這個年代的曆史,隻有一個粗淺的了解。
前世她爺爺奶奶倒是經常提及,但說的也是一些新舊時代交替,產生的變化而已。
其他的,偶爾也會涉及,但不多。
她大學選的是農學方麵,畢業了在大城市工作三年後,毅然決然的回鄉發揮自己擅長的東西。
她努力了八年,從一開始小麵積種植中藥材,零散初加工賣給中間商,到後麵發展規模種植,成立藥材公司,逐步做大做強。
她猝死的時候,公司已經著手建第三條深加工生產線,計劃投資額兩千萬,爭取到省級項目扶持資金四百萬。
想到辛辛苦苦打拚的事業,眨眼間變成回憶,袁朝英心裏很不是滋味。
這時候,李富春小心翼翼捧著一碗粥走進來,討好的說道:“媽,這是三妹煮的,切了洋芋丁,還滴了豬油,聞著都香。”
他把碗放在床頭邊的矮桌上,有點拘束的問道:“媽,我扶你起來吃,還是讓三妹來?”
袁朝英暫時拋開創業念頭,擺擺手說道:“我自己來就行。”
她一手扶著後腦勺,一手撐著床板慢慢坐起來,再靠在牆上。
傷口包著看不見,但麵上還是要做出點虛弱的樣子。
不過還是要找機會去醫院檢查一下,不能仗著有靈泉修複,就大咧咧的不放在心上。
原身畢竟是磕到腦袋沒了的,搞不好腦子裏會有淤血。
這種情況很危險,沒準哪天又死了。
就是目前的醫療條件……
萬一有淤血,手術風險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