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曉芳一樣想進劇組當群演的大學生,還有很多。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農科所的故事》第一部火了之後,不但幾個主演火得一塌糊塗,就連裏麵一些經常露臉的配角和群演,也跟著有了知名度。
再拍第二部,這些主要群演隻要不主動放棄,大概率是不會換角色了,黃曉芳再想進劇組,估計也隻能做個群演背景板了。
但周茂生不一樣。
周茂生在這部劇裏,扮演的是一個類似NPC的角色,他因為不小心踩死了教授的論文,被教授發配到實驗田,負責漚肥。
他的戲份在群演裏算是比較多的,主要負責向主角報喜或者報憂。
比如說誰誰種的胡蘿卜,被誰誰養的兔子吃了拉。
比如說誰誰種的觀賞植物出現錦化了啦。
錦化,植物的一種突變狀態
比如說誰誰養的雞,不小心吞吃了剛打過農藥的種子,當場嗝屁了啦……
因為導演一直給周茂生加戲,現在他已經算是這部劇的配角之一了。
當然了,工資也從群演變成了配角標準,寒假一個月,周茂生就拿到了三千多塊錢的片酬。
有了這三千塊錢,周茂生整個大學,甚至研究生期間,都不用讓家裏給他借錢交學費了。
這部劇火了之後,劇組那邊已經給他們幾個表現不錯的配角,都打過電話了,希望他們把暑假的時間預留出來,到時候再把第二部、第三部也拍出來。
周茂生算過了,按照配角的片酬,隻要今年暑假他再努努力,拍完接下來兩部,至少還能再賺六千塊錢。
到時候給家裏兩千塊錢還債,再給爸媽一千,留著給弟弟妹妹們上學用。
剩下的三千塊錢,他決定去承包一塊地,種植金坷垃公司新出的“蜜寶”火龍果。
S省這邊的氣候,非常適合火龍果生長,最重要的是,他不打算按照傳統模式,單純隻做水果種植。
他打算把整片地劃分成至少五百個區域,然後,把這些劃片區域,連同地上種植的火龍果苗,轉包給S大的學生,尤其是大一和大二的學生。
他們剛接觸到專業理論知識,學校和老師還沒給他們安排實踐課,但真要等到大三上實踐課的時候,學校的課程安排太少,實驗田也不夠,很多同學其實也就學了個皮毛。
但在他這裏就不一樣了,他不但可以讓學弟學妹們,係統地學習火龍果的種植和栽培養護技術,還會請一些優秀學長,給他們做技術指導。
隻要每學期支付五塊錢的土地承包費,不但能免費學技術,火龍果成熟的時候,還能免費領取十斤火龍果。
現在市場上火龍果可不便宜,一斤的批發價都要五毛錢,十斤火龍果,就把五塊錢的承包費賺回來了。
這麼劃算的買賣,周茂生相信,肯定有很多學弟學妹願意報名。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本來他承包土地種植火龍果,要請人看管、養護、鋤草、施肥、授粉、采摘……每一項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可要是把火龍果種植基地,劃片分包出去,不但能讓學弟學妹們免費幫他幹活,收回來的土地承包費,就能把他每年要交給村裏的土地租金給填上,甚至還能賺回來一點。
等於說他一分錢沒花,就讓學弟學妹們眾籌幫他湊到了土地租金,每年還能收獲至少十萬斤的火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