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更梆,故人來!(1 / 2)

春雨如霧,蘊著一股溫暖肺腑的氣息,浸潤小城巨鹿已有三日。

對於那些靠耕種為生的普通平民來說,自是喜不待言,觸及那微微沁涼的細雨,就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眉眼中盡是笑意。春雨貴如油,恰逢耕種時,想來今年秋時的收成,肯定是大有可期。不少人難免會臆想一番,年末,是不是可以為父母,多置辦一套新衣,奉上一份孝心;或為兒女尋得一樁美好姻緣,了卻一段心願;抑或是盤算著平日裏攢下的銀錢,籌劃來年做點什麼小買賣,徹底告別多年來這頭朝黃土的日子......

這些小小的期盼,在那三日的春雨滋潤下,如初發的柳芽,在眾人眼中看來,似乎舉手可得。說來也對,天道酬勤,隻要辛苦勞作經營,這些並不算奢侈的願望,總有實現的那麼一日!

但是想到明日要發生的一件事情,巨鹿城裏的男女老少,士農販卒,個個心上心下!那連綿的三日春雨,漸漸地淡掉了先前的喜氣,像是在眾人的頭頂遮上了那麼一層厚厚的霧靄,心底不僅憑添了一份濃濃的陰翳,甚至連最為自然的呼吸,都比以往困難了許多!

這一切,都緣自當今皇帝陛下明日午時午門的那次監斬!

皇帝陛下的這次紆尊監斬,對於巨鹿城裏許多有幸見過皇帝陛下禦駕西征東伐的的人來說,心中震撼莫名!

到底所斬之人犯下何等滔天大罪,才可令萬乘之尊的天子親臨這邊陲小城,坊間私下議論頗多,眾說紛紜,卻又找不到一絲由頭!

位於神州西南邊陲的巨鹿城,隸屬江南道,群山環繞,峰巒疊嶂,氣候不冷不熱,倒也風景宜人,貢茶春蕊就出自於那離江旁的梅花坳。近二十年來,從一個不足百人的小鎮,演變成在江南道西南三州都排得上號的名城之一。又因北靠西南重鎮蘭陵州,東臨茫茫滄海,西近皚皚秋霜原,更是兵家相爭之地!

巨鹿漸漸為天下所知的,不是那拒西禦東的要塞地理,也不是那“飲一盞而三日不渴”的貢茶春蕊,而是以清稻,高梁和燕麥為主料釀造而成的名酒玉稻。玉稻辛辣醇烈,酒香獨特,不僅深受王公大臣所親睞,更為天下文人雅士所推崇,前有當壚賣酒的美談,後有煮酒論英雄之傳奇,但究其根源,還得從二十年前醉後上青雲的那位說起!

每每提及那件逸事,大多數的巨鹿老人都會會心一笑,想那位醉後上青雲的主角,可是地地道道的巨鹿人,當年的落拓,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八字形容也不為過,誰想現在卻官居宰相,兼文華殿大學士,可謂位極人臣,領袖群倫!究其緣由,隻因豪飲玉稻三天三夜大醉之後,著詩一首,受到當時翰林院大學士柳靜觀的親睞而入仕,從此便青雲直上。而那首巨鹿五歲小孩兒皆可誦讀的稻梁歌,從此廣為流傳,近十年來,更被無數欲求魚躍龍門的文人士子奉為圭臬!

自有淩雲誌,當為天下憂。

十年寒窗苦,豈為稻梁謀?

一段耳熟能詳的風流逸事,一段賢臣大儒的騰達之史,為那本就品佳的玉稻,憑添了一道神秘色彩,而小城巨鹿,於是也漸漸聞名於天下!

春風巷,聽雨樓。

雖近三月,但冰雪初融,加上三日微雨,仍有餘寒,好在寬廣的大廳座無虛席,此刻人聲鼎沸之下,倒也多了一絲暖意。這賓朋滿坐的場麵讓聽雨樓施老掌櫃春風滿麵,一邊對熟悉的街坊頻頻點頭,一邊對新來的客人連連致意。

聽雨樓的生意一向不溫不火,近日來卻天天爆滿,猶如老樹開花,身為首席茶倌的宋小新,此刻卻完全看不到笑意,一臉疲憊的他靠柱而立,附和著眾人有氣無力的叫了一聲“好”後,捶了捶本就細弱的胳膊,磕起了瓜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