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除異己慈禧有急智 燭奸謀安後運獨斷(3 / 3)

慈安太後辦理朝政一秉至公,她凡事托恭親王做主,說:“俺們娘兒,原不懂什麼事體,隻請六爺忠心為國,替皇上辦事不錯,遇事奏明一聲便了。”恭親王領了慈安太後的諭旨,便常常進宮奏事,商議朝政。慈安太後知道曾國藩是一個好官,便把他從兩江總督升做大學士。後來何桂清失陷了城池,刑部議定斬罪。何桂清卻暗暗地托同鄉同年同官在京城裏的十七人上奏折,替他求情,又拿了整萬的銀子去買通榮祿,求他在慈禧太後跟前說好話。他們認定慈安太後是不管事的,便不把慈安擱在心上。誰知這一回 。慈安太後獨依了太常寺卿李棠階的奏本,下諭斬了何桂清。諭旨上說何桂清臨陣脫逃,罪無可貸。

這樣辦了一辦,把全國的將士嚇得人人膽寒。慈安太後又把李棠階調入軍機,一年之中官升尚書。將軍勝保打了幾次勝仗,便十分驕傲橫暴,又十分貪淫。李棠階知道了,痛痛地參了他一本,慈安太後赫然震怒,下諭把勝保捉來關在刑部大牢裏,審問明白了,又下諭賜死。這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一班漢大臣屢立戰功,慈安的主意,便下旨封他們侯爵伯爵。

慈禧太後一向認為慈安太後是懦弱的,如今見她殺殺辣辣地辦了幾樁事,不覺有些膽寒起來。她回 宮的時候,便召安得海來和他商量。那安得海是慈禧太後寵用的人,莫說是宮裏,便是滿朝中,他的權柄最大,常常仗著西太後的勢力壓迫一班王公大臣。這時恭親王的權柄也不小,那恭親王又是慈安太後親信的大臣,他見安得海如此跋扈,早在心中懷著憤怒。遇到慈安召見的時候,便奏稱安得海如何貪贓枉法,越分專權。那安得海卻睡在鼓裏,依舊是橫行不法,他在外麵便處處替慈禧太後拉攏,有許多大臣都入了慈禧的黨。慈禧的同黨一天多一天,那安得海的權柄也一天大一天。

風向不對,慈禧太後便把安得海傳進宮裏,告訴他說:“如今慈安太後漸漸地擅權了,動不動殺大臣辦將軍,你須小心些,在外麵不要招搖得太厲害,當心犯在東太後手裏,不是玩的。”誰知那安得海聽了,非但不害怕,還氣憤憤地說道:“害怕她怎的!皇上是俺們太後的皇上,東太後的權威,無論怎的大,總蓋不住俺們太後的上麵去。皇太後原是和東太後客氣,凡事盡讓她些,奴才看來,如今皇太後再不能講客氣了;俺太後讓一步,東太後便進一步,照著這樣下去,莫說俺們做奴才的將來沒有飯吃,便是俺太後將來也沒有立足的地方了。”這幾句話正說在慈禧太後的心眼兒上,便點點頭說不錯。

從此以後,安得海便常常在慈禧太後跟前獻計,如何專權,如何結黨。又常常出宮到榮祿家裏去商量事體。那恭親王也在背地裏隨處偵探安總管的行為。他們的事體,恭親王統統知道,常常去奏明慈安太後,要下安得海的手。那慈安太後總礙著慈禧太後的臉麵,不好意思動手。有一天,恭親王為江南的軍務進宮去見慈安太後,慈安太後叫他去請慈禧的旨意。那恭親王走到西宮門口,隻見安得海在前麵走著,也走進西宮去。安得海明明瞧見恭親王的,他也不上前去招呼,竟大模大樣地走進宮去。恭親王心中不覺大怒,但他在宮門外卻被太監們擋住了,說太後有事。恭親王沒奈何,隻得忍著氣在宮門外候著。誰知直候到天色快晚,還不見傳見,把個恭親王氣得不住地頓足,氣憤憤地走出宮去。見了醇親王,便說道:“安得海這奴才如此無禮,俺非殺他不可!”

原來這一天,慈禧太後在宮中盡和安得海商量到山東去采辦龍衣的事體,卻不曾知道恭親王在宮門外請見,那安得海原是看見恭親王進宮來的,卻故意不叫太監們通報,有意捉弄恭親王的。安得海得了慈禧太後的密旨,便悄悄地出京,動身到山東,預備下江南替慈禧太後置辦龍衣錦緞去。照清官的祖宗成法,做太監的不許出京城一步,如查得有太監出京的,便立刻就地正法。如今這安得海出得京來,非但不知道隱瞞,反沿途招搖,借著慈禧太後的威勢,自稱欽差大臣,一路上騷擾地方,逼勒官府。那山東地方官被他敲詐得叫苦連天。他坐著大號太平船兩隻,船上插著日形三足鳥旗,一麵船旁又插了許多龍鳳旗幟,帶著許多美貌的童男童女。又沿途傳喚官妓到船上供差,品竹調絲。船在水中央走著,兩岸閑著的人站得密密層層,好似打著兩重城牆。船過德州,正是七月二十一日,是安太監的生日。安得海便在船中大做起生日,在中艙裏陳放著龍衣,有許多男女上船去對他拜著。這消息傳到德州知州趙新耳朵裏,知道太監私自出京是犯法的事體,便親自帶了衙役趕上去查拿,那安太監的船已去遠了。趙知州不敢怠慢,便親自進省去稟報山東巡撫丁寶禎知道。接著又有各府縣的文書寄到,眾口一詞,說安太監如何騷擾地方,逼勒官府。那丁寶禎聽了大怒,一麵動公文給東昌、濟寧各府縣跟蹤追拿,一麵寫了一本密奏,八百裏文書送進京去,專奏與慈安太後知道。那天,恭親王正在軍機處,接到了這一本奏章,一看,也不覺大怒。

便袖著這本奏章匆匆趕進宮去,請見慈安太後。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 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