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保家聲醇王忍小節 斮國脈宣統讓大位(3 / 3)

大福晉正彈得起勁,卻有一位知音客從外麵來了。這知音客是誰呢?自不消說得,便是那位醇王爺了。原來醇王聽了老九的一片鬼話,心上疑惑起來,也不到別處去,竟同了老九一直回 轉王府來。那些王府中的當差預得老九的知照,也一聲不吱地接了王爺進去,隻依例上前請了一個安退去,在一邊瞧他們演話劇。當下,醇王走進邸中。平日總是先到內書房,看了些各處來的公文請單,及外吏內臣送給他的許多禮物單;一樣樣的過了目,然後到上房和大福晉談些閑話,在福晉房裏用了點心,才出來再理公事。這個時候大約已是下午三時多了。因醇王從朝裏回 來,終在這個時候了。那時柳筱閣已去,萬萬不會撞見的啦。習慣成自然,是百無一失的啦。豈知今天醇王回 來得特別早,逾了往時的定例,大福晉是做夢也不防的。她不曉得還有一個冤家老九在那裏攛掇著是非呢!這天醇王有老九領了路,也不照例到書房,卻一直轉入後堂,望著園中來了。

但此時如無老九作倀,醇王就逾了時間早歸,他必定先到書房,邸中侍女瞧見了,忙去通知大福晉,打發柳筱閣溜走還正來得及哩。現在老九一作梗,醇王也忘了所以,便一直往前地走到花園裏去咧。

當醇王踏進後堂,已聽得琴聲嘹亮,知大福晉彈的,因府中無第二人會這玩藝的呀。醇王剛待跨入園門,老九就止住了步不走了。醇王見老九退立一旁,心裏愈不安了,想其中定有緣故,那疑雲更陣陣上來啦。這許多地方是老九的奸刁處,他似這般一做作,明明是提醒醇王,叫他注意的意思。在這當兒,一個侍兒手中提了一把酒壺從花園中出來,一見醇王,慌得倒縮回 去。醇王見這侍兒一種鬼鬼祟祟的樣子,更令他增添疑惑了。於是就喝住那侍兒,不許她回 轉,自己便順著琴聲走來,醇王在自己邸中,一望已明白了,知道大福晉是在花亭上彈琴,所以也向花亭而來,走到亭畔,聽得琴韻悠揚,不由得喝一聲采。這喝采聲把亭上的琴聲立時打斷,大福晉聽見是醇王的聲音,早吃了一驚,慌忙將琴一推,待探首出來望時,醇王已走上了花亭,瞧見柳筱閣坐在那裏,大福晉呆立在窗邊,兩眼直望著自己發怔。不覺大怒道:“反了,反了!真會有這件事的嗎?”柳筱閣一見是醇王,也不免嚇了一跳。他一時情急智生,待那醇王立在亭門口裏,便忽地直立而起,衝到醇王麵前,乘他不曾提防,隻飛起一腿,把醇王直踢下亭去,自己就拔步,一溜煙地逃出花園去了。

這也是柳筱閣淫罪未盈,不該絕命。老九怕做大福晉的冤家,中途見大功告成,便退出外麵去了。但一個王府之中,難道會沒有一個當差的跟隨嗎?因花園是醇王內府,遊玩的都是眷屬;當差的不奉召喚,不能進入後堂的,何況是到花園裏來了。那老九到園門退下,也是這個意思。醇王給柳彼閣踢了一個跟頭,已然頭暈磕銃,哪裏還能叫喊呢?不然,隻要他一聲高呼,柳筱閣就是生了翅膀也飛不出這個王府啊。那管園門的見柳筱閣很急促地跑出來,本要攔住他的;後想他是大福晉的紅人,雖有老九的命令,叫他將園門守住,卻不曾吩咐他捕人。

況老九的勢力到底不能和大福晉比較,自己做個管門人,敢與福晉作對嗎?想到這裏,便任那柳筱閣出去了。醇王跌在地上,由大福晉扶他起來,一麵替他拍著塵埃,一頭淚汪汪地跪在地上認罪。醇王起初是怒氣勃勃,恨不得把劍拔出來,拿大福晉一砍兩段。繼又想自己是個攝政王,這事如聲張出來,反於名譽有關,滿朝文武得知,必看輕了自己;且與大福晉多年的夫婦,也有些不忍。她縱不好,現在兒子溥儀做著皇帝,說不定存太後希望哩。倘一經揭穿出來,也須累及兒子。醇王想到這裏,氣早平了下去,隻長歎一聲,吩咐大福晉,下次不準和柳筱閣來往,否則須小心腦袋。大福晉含淚應允,且按下了。

再說革命黨幾番起事不成,倒犧牲許多生命,如何肯甘心呢?這次卻暗中運動了軍隊在武昌起義了,風聲所播,各地都響應。清廷聽得消息,頓時手足無措,平時又沒防備,萬不能和民軍打仗。因此,溥儀隻好讓位。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 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