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愛讀書,培養人格
讀書與做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讀書可以修身、明智。
古今的智者、偉人,都是讀書、修養與做人的榜樣。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從15歲開始“誌於學”。經過“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的漸進修養過程,到70歲時才自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即所思所為都符合道德規範。
周恩來在少年時代就把“為了中華之崛起”作為讀書的目的,繼而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並終生為之奮鬥。被後人用“死不留灰、生而無後、官而不顯、黨而不私、勞而無怨、去不留言”來評價他那源於千錘百煉的修養而形成的偉大人格。
鬱達夫在日本生活時,平均每月讀書20部,四年內閱讀了俄、德、英、日、法等國家的一千多部小說。
易卜生在其當童工期間白天幹活,晚上讀書,三四年的時間,閱讀文學名著上千種。
“發明大王”愛迪生每天必讀三本書。
斯大林每天必讀500頁書。
正是大量的閱讀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使他們取得了成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先哲們用他們如此言簡意賅的話語告訴了我們多讀書的重要性。
2讀到癡時方見奇
北宋詩人蘇舜欽對書非常著迷,成婚前有一段時期他住在嶽父的西廂房裏,下人對他嶽父報告說,西廂房裏的酒每晚都少一壇。他嶽父感覺很奇怪,就去偷偷地觀察。
看見蘇舜欽正在津津有味地朗讀《漢書·張子房傳》,在讀到張良狙擊秦始皇,誤擊到副車時,他突然拍案叫道:“惜乎擊之不中!”隨即滿飲一大杯酒,在讀到張良對漢高祖說“此天以臣授陛下”的時候,他又滿飲一大杯說:“君臣相遇,其難如此!”
蘇舜欽的嶽父頓時明白了他為什麼每晚能喝一壇酒,自語道:“以書下酒,一壇還不算多哩!”
我國有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王亞南。他一生翻譯出版41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他自幼就學習勤奮,酷愛讀書。
有一次,他乘船去歐洲,正在讀書的時候遇到了風浪,顛得他站不住腳,可又不忍心放下手中的書,於是就讓船員將他綁在了一根柱子上。船員以為是他怕自己摔倒,但當船員綁好王亞南的時候,卻驚異地發現他又開始聚精會神地讀書了,這讓同船的許多外國人都投來了敬佩的目光。
正是他這種刻苦的學習精神使他成為了一名學識淵博的學者。
明代文學家張溥從小就喜歡讀書,然而往往記不住,為此,他常常罵自己笨,可這不能解決問題,他想,唯一的辦法是比別人多用些工夫。
於是他想了個辦法:反複地抄寫。他每讀一篇文章,就整整齊齊地抄上一遍,邊抄邊讀,抄後又讀,讀後燒掉,再重新抄寫。這樣重複七次,一篇文章也讀了一二十遍,自然也就記住了。
為此,他把自己讀書的屋子取名為“七錄書齋”。由於他長年累月地抄寫,握筆的手指上都長滿了老繭。
張溥正是靠這種紮紮實實的功夫,才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文學家。
我們每每欽羨巨星大家們的淵博的學識,驚人的見解和過人的智慧,殊不知每位大家的背後都有一段對書,對前人留下的知識的癡迷的故事。
3生命是用時間組成的
德國“狂飆”運動的傑出人物、偉大的藝術家歌德說:“朋友,要成就大業,就要在青年時代。曆史上有成百上千個能幹的人在青年時代就已在內閣裏或戰場上立了大功,從而博得了巨大的聲譽。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
可見,中外有識之士都深刻地領悟到了時間的意義,並發出了在少年時代應珍惜光陰,銳意進取的呼喚,因此,莫讓年華付水流,對人一生的事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名人都是把握他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的,如愛因斯坦,去世前還在工作,當有人問他還有什麼問題時,他說他還想多留幾個小時,把剩下的稿子整理好。
瑞士數學家歐拉是在讓孫子給他報了一下自己演算的結果和天文學家觀測的天王星軌道相符不相符之後才閉了眼。
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積勞成疾,視力模糊,臨死手上還握著筆,麵前是寫完的一部著作。
魯迅先生,同樣把時間把握得很緊。他在病魔已經威脅著生命的時刻還在不停地寫信,寫文章,參觀木刻博覽會,直到逝世前一天,他還在不停地寫。
我們整天說要愛惜生命,然而卻不知珍惜時間,殊不知生命正是用時間組成的。古人一再地強調時間的重要,這才留下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慨歎。
4競爭能促人上進
一個人在平等的競爭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夠極大地發揚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奮鬥精神。因此,競爭可以成為催人上進、促人前進的有效動力。
在心理學中競爭被視為能激發一個人自我提高的一種動機形式。
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羅歇·吉耶曼和安德魯·沙利持續22年的競爭就是一個生動的事例。
沙利是波蘭出生的美國科學家,吉耶曼是法國科學家。1955年,他倆不約而同地宣布了一個相同的基本發現——主張首先從下丘腦分離出垂體釋放的“促皮質素的下丘腦因子”(C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