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抓住時機,借他人之手傳達自己的心聲,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21細分市場找出新商機
1969年時候,萬寶路在兼並了米勒啤酒公司後,通過分析市場,開發出了新型啤酒,因而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啤酒公司之一。
在推出營銷策略前,公司進行了認真的市場調查。他們發現,若按使用率分類,啤酒飲用者可細分為輕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兩類。輕度使用者數量雖多,但總飲用量卻隻占重度使用者的八分之一左右。
他們還發現,重度使用者多有下列特征:藍領階層;年齡在三十歲左右,每天看三個半小時以上的電視,愛好體育運動。
經過這番調查,他們決定將目標市場定位在重度使用者身上,並果斷地決定將“海雷夫”啤酒重新定位。要知道“海雷夫”啤酒是米勒公司的“旗艦”,素有“啤酒中的香檳”之稱,在許多消費者心中是價高質優的“精品啤酒”。這種啤酒原來的受眾多是婦女和社會高收入者,但這些人卻往往是輕度使用者。
重新定位從廣告開始,他們考慮到新顧客的心理、職業、年齡、習慣等特征,在廣告信息、媒體選擇、廣告目標方麵作了很大調整。他們首先在電視台預約了一檔叫“米勒天地”的欄目,廣告主題則變成了“你有多少時間,我們就有多少啤酒”來吸引那些“啤酒壇子”。
廣告畫麵也做了很大的處理:由原來的變成了激動人心的:船員們神情專注地在迷霧中駕駛輪船,消防隊員奮力滅火,年輕人激情澎湃地騎著摩托車衝下陡坡。他們甚至請來了當時美國最著名的籃球明星張伯倫來為啤酒客串助興。
為了配合廣告攻勢,米勒又推出了小瓶裝的“海雷夫”,用來滿足那部分輕度使用者,尤其是婦女和老人。他們喝完一杯,剛好夠量。
“海雷夫”的重新定位戰略非常成功。到1978年,“海雷夫”的年銷量達到兩千萬箱,僅次於AB公司的百威啤酒,名列第二。
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任何一個產品隻有進行足夠多的市場分析和調查,才能找準市場缺口,獲得大的收益。而商機,往往就是在調查分析市場的時候捕捉到的。
22確定自己做人處世的角色
卡內基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教訓:當我從密蘇裏州的鄉下到紐約去的時候,我進了美國戲劇學院,希望做一名演員。我當時有一個自以為非常了不起的想法,想法非常簡單,非常完美,並且驚訝為什麼那些富有野心的人沒發現這點。這個想法是這樣的:我要向那些有名的演員學演戲,學他們身上的優點,把每一個人的長處都學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集所有名演員優點於一身的優秀演員。
然而,很多年之後我才明白這是多麼愚蠢和荒謬的想法。一個人隻有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刻意模仿別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
這次痛苦的經驗,本來應該成為我的一個教訓,遺憾的是沒有。我並沒有從這件事上吸取任何教訓,我太笨了。
後來我寫了一本關於公開演說的書。在寫那本書的時候,以前的笨想法又回到我腦海裏。我打算把其他作者的觀念,“借”到自己的書中——使這本書能包羅萬象。於是我買了十幾本有關公開演說的書,花了一年時間將裏麵的理念寫到自己的書裏。可我再一次發現這樣做的愚蠢後果:這本書因此顯得非常做作,非常沉悶,沒有一個人願意一直看下去。
這就意味著我一年的心血被丟進了廢紙簍,所有的事情還要重新開始。這一回我對自己說,“你一定得維持本色,不論你有多少錯誤,能力多有限,都不要模仿別人。”之後我卷起袖子,做了自己覺得最應該做的事情:寫了一本關於公開演說的教科書。完全以自己的經驗、觀察,以一個演說家和一個演說教師的身份來寫。
也正是這次,卡內基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因為他終於明確了自己的社會角色,而不是一再盲目地模仿別人了。
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世界是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任何一個想要成功的人都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不刻意模仿別人,保持自己的本色,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那成功就離你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