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1 / 1)

諺語說:

不經失意不懂得人生,

不經失敗,不會成長。

我們應該感謝每一次的磨難,

因為是它們讓我們變得更加成熟!

人總是在挫折中成長,在傷害中成熟。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隻有親身經曆過的,我們才能有更深的體會。隻有當我們自己親自撥開陰霾見到月明的時候,我們才能發現:原來經曆真的隻是一種財富,創傷事實上是一種成熟。

曾經有一個孩子蹲在地上觀察一顆露出地麵的種子,種子已經開始發芽。“爸爸,芽苞是種子的傷疤嗎?”孩子問站在旁邊的父親。

父親認真地想了想,說:“孩子,種子在發芽時,確實會留下傷口,但那傷口處開出的是希望,是生命之花。孩子,你看這芽苞,是不是更像一朵美麗的花呢?”

的確,每一種痛楚都是一種成熟,每一顆種子都需要經曆破裂之痛才能發出新芽。蚌在痛苦中孕育的是晶瑩的珍珠,蛹在桎梏中孕育的是美麗的蝴蝶,生命隻有經曆痛苦的洗滌,才會逐漸完善。創傷是成長和成功最好的養料。

拿破侖·希爾從商學院畢業後,找了一個速記員兼簿記員的工作,由於希爾運用“付出多於報酬”法則,因此他晉升得很快,同時他在銀行也有了存款。就在希爾開始得意時,他的老板宣布破產,希爾也因此失業了。

之後,希爾在一家木材廠找到了一份工作,他的職務是銷售經理。雖說對於木材一無所知,但是第一次工作的經驗讓希爾有信心做好這樣一份工作,為了做得出色,希爾一向都是主動做事,而不是讓人安排他去做事。這樣,希爾在新公司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希爾的第二份工作開始穩定並轉好時,1907年的大恐慌襲擊了很多商家和銀行,希爾一夜之間“破產”了,他被大恐慌奪走了每一塊錢。

希爾的第三份工作是汽車推銷員,由於希爾在木材方麵有豐富的銷售經驗,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希爾一貫的“付出多於報酬”的好習慣,讓他的銷售業績很出色,從而接觸到了汽車製造業,而後,希爾在汽車廠開設了一個把一般工人培訓成為汽車裝配與修理工的培訓部,這個培訓部很紅火,希爾又一次接近成功的彼岸。

由於信貸方麵的失誤,希爾再一次成為了窮光蛋。後來經過家人的幫助,希爾成為了一家大煤礦公司的首席法律顧問。他又過上了安穩又自在的日子,但是這些都不是希爾需要的,他毅然辭掉了工作。

不進則退,希爾知道,安逸的環境隻會讓一個人退化。隻有不斷地努力與奮鬥才有力量,才能成長,否則就會衰退。

希爾選擇去芝加哥重新開始他的事業。

希爾在芝加哥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所大規模的函授學校擔任廣告部經理。但是希爾對於廣告所知不多,還是因為以前有過推銷的經驗,再加上希爾運用“付出多於報酬”的原則,很快希爾就嶄露頭角。希爾仿佛看到成功在向他招手。慢慢地,成功的光環又開始圍繞著希爾,希爾又看見那一桶閃光的金子就在他觸手可及的地方,希爾不由得飄飄然起來。

“我深信,自我陶醉是最可怕的敵人。就我個人而言,自我陶醉和挫折相比,我更害怕前者。”希爾這樣說。果然,希爾又一次失敗了。

直到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希爾站在窗口望著歡慶戰爭結束的群眾,開始回顧自己20多年來的大起大落,他在打字機前坐下來,迅速、輕鬆地開始寫他的《希爾黃金法則》,此書一問世就引起了轟動。希爾終於取得了成功。

希爾的經曆讓我們看到:在每一次的創傷背後,都演繹了另一種成熟。它不僅讓我們接受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更重要的是,它一次次把你推向成功的巔峰,指引你找到新的道路,“每一種逆境中都蘊含著相等或更大利益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