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理財分析師黃芳指出,一般來說,剛剛工作的年輕人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扣除生活費,一般每月手頭可以掌控的資金約1500元。就目前廣州的租金價格來說,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租房、尤其是合租比較劃算。
由此可知,對於不同的人在處境不一樣的情況下,應該采取不一樣的理財方式。如果依然保持已有的傳統觀念,為了所謂的“起碼房子是我的”,就這樣讓自身投入到水深火熱的購房族之列,這樣會讓你的投資更劃算嗎?不會也不可能,因為對於理財而言,更注重的是計算而非感覺,更不是追隨大流,隻有懂得學習理財、理性計算,真正分析清楚如今自己的狀況是適宜購房還是租房,究竟哪一種方式可以讓你更劃算,讓你在理財上獲得更大的利益。
買房決策是這樣作出來的
隨著房價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投資於房地產,在麵對租房還是買房的抉擇中,人們不再困惑其中,不再去想到底哪種方法更為合算。既然你已經選擇了買房,那在買房的過程中,你同樣要作出抉擇,無論你是想通過房子賺錢還是僅僅隻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隻有作出正確的決策,才會購買到更滿意的房子。
在你決定買房之後,就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要考慮以便選擇自己更需要的房子、更適合自身的房子:
(1)地段。購房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一般來說人們考慮的第一步就是地段,因為地段的選擇關係到其他很多因素。如何選擇地段,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適應自己的需要,比如說郊區可能有一些房子價錢比較便宜,質量也非常不錯,但是業主在城區上班,按照目前的交通狀況可能無法滿足要求,這樣的話會造成許多麻煩。所以,選擇地段首先要考慮自己生活工作的便利性,必須在自己生活、工作最適合的一個半徑範圍內。另一個方麵地段的選擇包括周圍的配套設施,比如交通、人文、教育、醫療以及基礎設施等,這些都構成對地段好壞判斷的因素。
(2)麵積。量體裁衣地選擇戶型就如同穿衣服一樣,同樣要考慮適合自己。北京目前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年輕人置業,他們都是新生代,一般會選擇小戶型;而另一種則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並且對居住條件也形成了自己的標準,同時他們可能是二次置業或者是三次置業,這樣他們就會跟自己以前的房子比較,要比原來的大,質量要更好,要能滿足更多的需求,同時價格也在能承受的範圍以內。
(3)園林景觀。建築物中的園林景觀包括兩個方麵,小區周邊的自然環境和小區內部環境,後者主要取決於開發商的投入。這兩個方麵之間也是互相聯係的。周邊大的環境對內部環境有著重要影響,比如房子如果建在工廠邊上,空氣質量不好,就算在內部投入再大,這個小區的環境也很難說好。對於社區內部的園林景觀設計,應提倡自然、以人為本,以實用耐用為主要標準。比如種草與栽樹,樹可能從長遠來看更能創造一種好的自然環境,而種草則不太適合北京缺水的現狀,所以栽樹顯然比種草更有利於環境。園林景觀是一個立體的概念,而種草則過於平麵化了。
(4)樓間距。樓間距要達到日照標準。國家有專門的法規對樓間距作出了限定,樓間距首先必須符合國家的規定,同時也體現了社會規劃的合理性。不管是塔樓還是板樓,都必須達到日照、通風、采光有利於居住的要求。對於塔樓和板樓的區分,板樓南北通透,采光好,而塔樓則土地使用率高,雖然從形式上看比較單調,但是實際效用比較高。板樓的樓間距按照國家的規定不能低於樓高的1.7倍,而塔樓則不能低於樓高的1.2倍。
(5)戶型設計。關於戶型設計,並沒有一種絕對的所謂合理的標準,主要應該是從功能上劃分,幾種空間必須要明確因而要注重功能劃分。如動靜分離,就是說起居室跟臥室的劃分要明確,同時室內的交通路線要明確;淨汙分離;房子的中心位置要明確;廚房不能小於5.5平方米,必須要適合使用;衛生間不能小於3.5平方米,應該是三件齊全,包括洗澡,坐桶和洗手池;客廳不低於15平方米,當然如果更大的房子,客廳可能也更大,對於不同戶型之間廳的麵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比例。
(6)使用率。對於關鍵指標,業界有一個通用的公式,就是用室內建築麵積除以整個房屋建築麵積。塔樓的使用率應該不低於70%;從設計的角度來看,一般是不應低於75%,這是最低的標準。板樓的使用率一般應該能夠達到80%到85%,最高的可能達到90%,板樓使用率的計算涉及公攤麵積的計算,一般由房管局去測量計算,超過80%即為合理的數值。同時,層數不同,使用率也不同。
(7)戶型的劃分標準。戶型的劃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對於大戶型而言,兩居一般在120平方米左右,三居大概在160~180平方米,四居應該在200平方米左右。中戶型兩居在90~110平方米,三居大概在120~150平方米之間。關於小戶型的劃分目前市場上還比較混亂,從居住功能來講,必須各種空間都包含在內,能夠滿足生活的各種需要,從成套來看,一般的一居室應該滿足45平方米的要求,而市場上存在的十幾平方米的一居室,可能隻能滿足睡覺的需要,其他的功能則不能滿足,對於一個房子而言,是不能把門推開就上床睡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