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除了投資,還要這樣理財(1)(3 / 3)

長袖善舞的精英人士,一直在考慮如何利用相關稅收政策,合理減輕壓力,如何合法地規避稅收監管,留足資金賺取更多利潤。冒著巨大風險偷稅漏稅並不是明智之舉;到處鑽法律漏洞的“避稅高手”也終究會受到法律製裁。聰明的你該選擇做好稅務籌劃。

既要依法納稅,也要作好稅務籌劃。愚昧者偷稅,糊塗者漏稅,野蠻者抗稅,精明者籌劃。

稅務籌劃是指在尊重稅法、依法納稅的前提下,納稅人采取適當的手段對納稅義務進行籌劃,減少稅務上的支出。稅務籌劃並不是逃稅漏稅,它是一種正常合法的活動;稅務籌劃以對法律和稅收的詳盡研究為基礎,對現有稅法規定的不同稅率、不同納稅方式的靈活利用,使自己創造的利潤中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歸自己。

稅務籌劃如同法庭上的辯護律師,在法律規定範圍內,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稅務籌劃與偷稅、漏稅以及弄虛作假鑽稅法空子有本質的區別,它是合法的。

個人所得稅在實行申報機製之後,有許多納稅人就開始關注起了稅務籌劃問題。工資以外的年終獎和兼職收入如何進行稅務籌劃?買房買車的支出又該如何將稅額規劃在最低限度?這些關於“稅務籌劃”的問題都是你應該關注的,它們可以更好地保護你的收益。

以下幾點可作為稅務籌劃的考慮。

(1)投資國債免征個稅。根據規定,個人投資國債和特種金融債所得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國債素有“金邊債券”之稱,是各種理財渠道中最安全、穩妥的投資種類,可以將定期銀行存款轉換為國債或銀行理財產品來免稅以增加投資收益。

(2)利用公積金。根據所得稅有關規定,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單位和個人住房公積金免稅比例確定為12%,即職工每月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隻要在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就可以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公積金、補充公積金來免稅。

(3)均衡地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收入和獎金,分次領取可以減少稅負。目前一般工資、薪金所得按月計征應納稅款,稅率為5%~45%。其中,工資收入越高,相應納稅就越多。隨著工資薪金的提高,如何合理節稅的重要性便越高。

專家建議,由於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征稅,工資收入越高,適用的稅率也越高,相應納稅就越多。因此年終獎等收入采取“分批領取”的方法,可適當減少繳稅額度;而兼職的收入,采取“分次申報”也可適當減稅。在納稅人一定時期內收入總額既定的情況下,其分攤到各個納稅期內的收入應盡量均衡,最好不要大起大落,如實施季度獎、半年獎、過節費等薪金,會增加納稅人的納稅負擔。

(4)充分利用稅法中費用扣除的規定,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減少納稅。例如,該居民個人出租住房的房屋修繕費可以作為房租收入的扣除項目,每月以每次800元為限扣除,一次扣除不完的,準予在下一次繼續扣除,直到扣完為止。

(5)受近年來政府調控房地產的影響,個人住房轉讓納稅不可避免,因此盡量不要讓這房產的增值部分變現,如果需要資金,可以考慮選擇用財產作抵押進行信貸融資。

(6)投資基金籌劃稅務。投資開放式基金可能會給自己帶來較高收益,還能達到籌劃稅務的效果。由於基金獲得的股息、紅利及企業債的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向基金派發時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因此,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時不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投資者可以投資的開放式基金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以貨幣型基金為例,目前貨幣型基金的年收益降到了2%以下,但考慮不納稅因素,仍然比一年期的稅後儲蓄收益要高一點。

(7)教育儲蓄。因為教育儲蓄是國家為鼓勵城鄉居民積累教育資金而設立的,其最大特點就是免征利息稅,因此教育儲蓄的實得收益比其他同檔次儲蓄高5%。

一般而言,教育儲蓄在各大銀行的開戶對象為在校四年級以上(含四年級)學生,50元起存,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2萬元。開戶時,儲戶與金融機構約定每月固定存入金額,分月存入,存期分為1年、3年、6年。到期支取時,需憑存折和非義務教育的錄取通知書原件或學校開具的證明原件才能免稅。如果提前支取,存夠1年且提供有效證明的,可按1年定期儲蓄利率辦理,不收利息稅。如存滿兩年,按兩年定期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