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一把劍,兩粒棋,書畫和釣魚(2 / 3)

話音才落,知非挺劍出列,傲然道,“吾劍利,可斬星輝!”

一筆也不甘示弱,接口道,“吾畫大,可困星輝!”

知非瞪了他一眼。

大家同門多年,一個屋簷下看風景,默契自不用多說,不消一會,分工就分好了。

兩廂站定,長生拱手道,“小十一師弟的安危,皆係於我等之手,望盡力。”

眾人連忙還禮。

知非脾性急躁,率先拔劍,跳出屋外,眼睛注視星河,握劍的手躍躍欲試。

星輝連綿不絕,知非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從何處切入,隻得挑了個順手位置,挺劍而去。

“道法自然!”

知非一聲斷喝,抬頭看天,瞳孔裏像是結了冰。

無悲無喜,一視同仁。

知非舉起劍來,氣勢一時內斂,渾然無了平日間的鋒芒,哪怕是舉著一把舉世無匹的劍,也都像是一個要去深山裏打柴的樵夫。

這就是道的麵目,沒有那麼多的修飾,沒有那麼多的說法,有的,隻是太古時代天地初開時的荒莽。道的神韻是質樸的,因為它暗合最簡單的道理。

前方有敵人?斬開就是了!

這就是道!這就是道觀的道理!

知非前跨一步,瞳孔裏仿佛燃燒起上古時的篝火,篝火映著劍光,照亮一切敵。

知非朝著星輝的方向,隨意地橫揮一劍,渾似漫不經心,卻又仿佛盤古開天時的一斧,簡潔而自然,帶著天地間最初的道理,質樸到極致。

劍的力量迅速擴散,擴散到星輝。星輝雖然強大,卻畢竟隻是星河的虛影,道的載體,不是真正的本源大道,麵對著這來自天地初開時的一劍,也自覺的有些退讓。

於是星輝在半空中,頓住了。

知非在揮出這一劍之後,力道盡脫,拄劍半跪。可是他並沒有立刻倒下去,而是立馬回轉過頭,衝著一筆大吼,“小九子你楞什麼愣?還不快快動手!”

一筆聞言,難得的沒有吵嘴。轉身揮開大袖,袖子落下時,掌心裏赫然多出一卷畫。一筆用力地將畫軸向天空一擲,於是畫軸便自動的朝星輝頓住的方向而去了。

知非的一劍,隻是暫時緩住了星輝,而就在星輝又要再次落下時,一筆的畫卻是到了。

畫軸浮到星輝停止的地方,緩緩展開,蔓延十丈,無數虛影從畫麵上躍出——沉沉地的黑雲,怒吼地浪濤,峭立的礁石,還有遠處的海麵下即將升起的金色太陽。

一切躍然紙上。

暮色中的大海仿佛墨染地一般,帶著凶狠地浪潮,重重地拍擊在岸邊上,天空上黑沉沉地烏雲,也仿佛一千座大山,要將大海填滿。

這一切都充斥著壓抑,憤怒和絕望!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方的太陽終於升起,無數金色霞光破雲而出,斬開一切黑暗,滌盡大海,天地一片光明。

這是畫中的景象,可是畫中的太陽破開的不僅僅隻是畫中的烏雲,還有現實裏的星輝。

隻見無數星輝被納入一筆的畫中世界,被太陽所消融,星輝再是強烈,又怎能比得上太陽的熾烈呢?於是星輝開始變得黯淡。

這幅畫名曰《大日出海圖》,是一筆的得意之作。

當年一筆為老師駕車東遊,過泰山,登東山之上仰視星河,攀岱宗之頂俯察天下。當時天色盡黑,一筆在泰山之上遙望東海,但見墨濤滾滾,黑雲壓地,雖有萬千水族,卻並無一絲生機,萬裏之內,形如絕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