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關鍵詞:人情消費
“去年10月份一個月的時間,我參加了5個婚禮、1個孩子滿月、1個喬遷新居、1個開業慶典、還有1個葬禮。”而參加這些活動,一次最少要搭上200元的禮金,多的300至500元,一個月光搭禮就2000多塊錢。我們是不是也常常聽到類似無奈的牢騷?
其實人情消費作為人際交往的投資,具有加深感情和促進交往的功效。然而,當下各種由頭引起的五花八門的人情消費難以勝數並且逐漸演變成一種赤裸裸的斂財方式。
有一個調查表明,80%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曾經有過“害怕過年”的心理,遭遇過種種“過年心理病”。專家分析,大概有這麼幾種人比較怕過年:一是領導。他們大都應酬很多,對他們而言,過年已變成“社交頻繁期”,有不少人想起過年就感到害怕和恐懼,甚至引發胃腸功能紊亂。二是中年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在全家的過年大戲中唱主角,很容易引發心理問題。三是年輕人。他們一到過年,就會放鬆到放縱的地步,不規律的生活和過度放縱,會使人體力透支。另外,他們剛工作不久,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但是又需要支出很大一部分壓歲錢,一般比較拮據。
針對這種現象,心理學家指出,過度的人情消費其實是人們攀比心理、補償心理、斂財心理的集中體現,說到底就是“麵子”在作怪。我們一麵在為人情消費的增長發愁,一麵卻又為此“推波助瀾”。當“人情”變成一種“債”時,對於社會,對於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我國素稱“禮儀之邦”,注重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但不可將禮金多少作為衡量情感深厚的標準。在人情消費中,要選擇適可而止、量力而行且最能表達情感的方式。如逢年過節發個短信,打個電話或送個賀卡,道聲祝福;遇有喜事送束鮮花;同行朋友搞些小聚會,交流感情;親戚鄰裏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務等等方式,都能加深感情、增進友誼。這樣既不落俗套,又經濟實惠。這才能體現出禮物原本應有的“人情味”。專家提醒我們要理性對待人情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