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畢竟因為是新婚,加上尤氏的容貌也算是不錯,所以新婦回門的時候,姚珊這位大姐的臉上也算是如沐春風的。

姚珊看著這位姐姐,終究還是歎了口氣,事已至此,隻有希望老天開眼,讓大姐以後的日子能不那麼難過吧。

當然姚珊自己也會為她努力奮鬥的。雖然來自異世,但這些家人們待她,卻真心都是極好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為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她不拚上一拚, ⊥思⊥兔⊥網⊥

第三回家書

正所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姚珊才剛剛下定了決心要努力奮鬥,帶領全家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順便成為姐姐尤氏堅強的後盾,這機會便就來了。

事情的起因,卻是都中來的一封家書。

這封家書是寄給母親餘氏的。

聽得跟著母親的丫頭翠菊過來傳的話,姚珊還很是詫異了一會兒。想著一個大字兒都不認識的母親,竟然也會有人給寫了家書來,這本就已經是件稀罕事兒,更不要說,據她所知,她母親在餘氏家族那邊幾乎早就已經算是舉目無親了。

自從五年前母親餘氏不幸守寡,緊接著一年之內老外祖父也亡故了之後,本就人丁單薄的外祖家就幾乎沒人了。外祖母走的早,也沒能給母親留個同胞的兄弟姐妹,雖然有個庶出的舅舅,但是據說自小兒他人就不怎麼長進不說,更是早早地棄仕從商,跑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十來年都沒有音信,生死都不知,也基本上跟個沒有的一樣了。

如此的情形之下,能夠給母親寄來家書的人跟她到底是什麼,姚珊實在是猜不出來。

不過好在,她認識字。家裏頭除了尤老爺和已經嫁出去的尤氏之外,也就隻有她認識的字最多了。

二姐兒的愛好不在這個上麵,人家注重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每天專攻女紅針黹、廚藝家政,就等著過兩年嫁人了。

老娘餘氏是因為既沒有這個條件也沒有這個想法。像她那個年紀的女性,家境又是那個樣子,不認識字也是很正常的。

隻有姚珊,因為開了穿越的掛,還算是個文化人。雖然對古文和繁體字略覺蛋痛,但是比起母親和姐姐來,怎麼也算是基礎牢靠、觸類旁通,重新撿起來也是容易的很。

所以,當尤老爺滿腔教書育人的熱情被嬌妻、次女的倦怠和敷衍撲熄之後,終於在小女兒姚珊的身上重新煥發了活力。

特別是這小女兒居然一教就會,過目不忘,簡直是天資聰穎啊。兩年下來,姚珊便在尤老爺的指導下,“學完”了幾十本古書。除了老爺喜歡的道教經典之外,還有詩經、古文、甚至四書……不管是什麼書,隻要尤老爺教了一遍,隔天再問,姚珊已經都“記住”了,導致老爺子時常惋惜,如果這小女兒是個男孩兒的話,這等天資,幾乎都可以去考狀元了。

女兒被誇,餘氏自然是高興的,就連二姐兒也為妹妹高興。隻是姚珊自己卻時常有些汗顏,多少有些開了作弊器的尷尬。然而自己再不濟在現世也是念了二十來年的書的,學士的學位雖然跟這時代的神馬大學士的職位沒有啥可比性,但也不會真的變了吃閑飯的。所以說,把現世積累的知識升級下繁體字字庫和古文體格式啥的,真的沒有啥大驚小怪的,畢竟咱也是曾經在現世裏寒窗苦讀了十幾載的啊。這麼一想,倒也就漸漸淡定了。

由於有這個特長,